王泽华
主任医师 教授
妇产科主任
妇产科蔡俐琼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妇产科邹丽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妇产科赵茵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妇产科朱剑文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妇产科张媛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妇产科于利利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妇产科汪宏波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妇产科沈怡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妇产科欧阳为相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夏革清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妇产科沙慧兰
副主任医师 教授
3.5
妇产科林美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妇产科李红发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妇产科徐柳青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妇产科舒家振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妇产科许家璇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妇产科邓飞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妇产科杨守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妇产科王绍海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董卫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妇产科吕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妇产科朱颖
副主任医师
3.4
妇产科熊宙芳
副主任医师
3.4
妇产科李晓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妇产科闵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妇产科康翔
副主任医师
3.3
妇产科贺晓琪
副主任医师
3.3
妇产科郭剑锋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妇产科高慧
副主任医师
3.3
王乾华
副主任医师
3.3
妇产科周隽
副主任医师
3.3
妇产科孙传芳
副主任医师
3.3
妇产科孙军英
副主任医师
3.2
妇产科金志珊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张权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袁红方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彭明刚
副主任医师
3.2
妇产科王晓翊
副主任医师
3.2
妇产科杨强
副主任医师
3.2
陈岚
副主任医师
3.2
妇产科曾想枝
副主任医师
3.2
妇产科曹晋
副主任医师
3.2
妇产科陈颖
副主任医师
3.2
妇产科高瑞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沈艳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郭诗奕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路思思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易晓庆
主治医师
3.2
妇产科刘双格
主治医师
3.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按发病机制可分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前者占70%-80%,多见于青春期和绝经过渡期妇女;后者占20%-30%,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一、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持续时间长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者需要输血。2.青春期及生育期无排卵性功血的治疗以止血、调经为治疗原则,有生育要求者需促排卵治疗。3.绝经过渡期功血的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治疗原则。二、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1.促进卵泡发育;2.促进月经中期LH峰形成;3.黄体功能刺激疗法;4.黄体功能替代疗法;5.黄体功能不足合并高催乳素血症的治疗。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于恶性肿瘤,占畸胎瘤的1%-3%。多见于年轻患者,平均年龄11-19岁。肿瘤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胚胎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肿瘤多为实性,可有囊性区域。肿瘤的恶性程度根据未分化成熟组织所占比例、分化程度及神经上皮含量而定。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恶性程度分级标准如何?0级:成熟组织,极少核分裂;I级:未成熟神经组织少。生存率100%;II级:未成熟组织中等量,生存率70%;III级:未成熟神经组织多,生存率33%。在未成熟畸胎瘤中常可有绒毛膜癌、胚胎性癌的成分存在,恶性程度极高,预后则很差,死亡率可高达66%-92%。未成熟畸胎瘤的复发及转移率均高,但复发后再次手术可见未成熟肿瘤组织具有向成熟转化的特点,即恶性程度的逆转现象。
卵巢成熟畸胎瘤的常见并发症有肿瘤蒂扭转、破裂、感染和恶变。1.肿瘤蒂扭转是卵巢成熟畸胎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发生原因是肿瘤中等大小,重心偏向一侧,瘤蒂较长。扭转易发生于妊娠期和产褥期,也常见于小孩和年轻女性,瘤体在肠蠕动或体位改变的影响下发生转动。表现为突发性下腹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等,扭转严重者势必造成卵巢血管受压、血流受阻,导致肿瘤坏死、感染。2.肿瘤破裂囊肿自发破裂的发生率很低,约1%,常发生于体积较大的囊肿。表现出腹膜炎的症状,甚至出现腹腔内出血及休克。3.肿瘤感染发生率不到1%,常继发于囊肿扭转或破裂。4.畸胎瘤恶变发生率约1%-2%,多发生于40岁以上女性。最常见的恶变为鳞状细胞癌,发生率1%,其他还有腺癌、类癌、肉瘤、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
总访问量 44,776,713次
在线服务患者 41,264位
科普文章 98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