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恺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心血管内科廖玉华
主任医师 教授
心内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魏宇淼
主任医师 教授
3.9
心血管内科冯义柏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程龙献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曾秋棠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汪朝晖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陈志坚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李大主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李景东
主任医师 教授
3.8
袁璟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心血管内科卢永昕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王祥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于世龙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周子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王朝晖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李裕舒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程翔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内科黎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7
急诊科韩继媛
主任医师 教授
3.6
杨钧国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唐婷婷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何少林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赵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苏冠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张家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廖梦阳
副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毛晓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朱峰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邓珊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5
余淼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心血管内科邱志华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刘坤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黄丹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程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陈芬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心血管内科张敏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心血管内科杨勇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心血管内科夏霓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冷良
副主任医师
3.4
汪程
主治医师 讲师
3.4
心血管内科彭江通
主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文强
主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钟禹成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心血管内科聂福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彭昱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王妍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心血管内科陈霄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内科聂少芳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心血管内科朱争凤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直播时间:2024年08月02日18:58主讲人:廖梦阳副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问题及答案:问题: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走起的的肺高压,腿上老有淤清怎么办?视频解答: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这段时间病房里住着两位老太太——李奶奶和张奶奶,她们是前后脚住进医院的,病因都一样,都是急性心梗。两位老太太一到医院立即做了急诊心脏造影,发现血管完全闭塞,血流完全没有了,紧急开通血管,心脏恢复了正常供血。可是李奶奶住了一周左右,病情明显好转,很快就出院了。而张奶奶住了半个多月,住院期间竟然全力救治,还是经常出现呼吸困难、喘气,做心脏超声发现竟然还有胸腔积液,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胸水,明显就是心衰了。同样是急性心梗,结果为什么大不同呢?问题就出在发生急性心梗后有没有到医院就诊。李奶奶发作后马上就到医院来了,而张奶奶在家拖了十几个小时才到医院。为什么急性心梗后要立即到医院,不要拖时间?急性心梗是多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造成血管狭窄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引起血流完全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凋亡;另外,冠状动脉持续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梗。近些年,我国心梗的发病人数有明显的上升,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有患者达200万以上。急性心梗如果不能及时救治,很容易发生猝死。心肌细胞的坏死从血流完全阻断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随着在家拖延时间的延长,心肌坏死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当心肌坏死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心脏衰竭。也有一些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会直接导致心脏骤停而丧失抢救的机会。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缺血坏死后无法再复活,就像田地里的庄稼,长期缺水枯死以后,再浇水也救不活了。急性心梗造成的心肌细胞坏死无法复活,也没有替补,坏死范围过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到了心衰那一步,预后很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基于以上原因,现在国内外急性心肌梗死诊疗规范一致建议: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急诊开通血管,挽救心肌。与心梗"赛跑",分秒必争!牢记这两个"120"突发事件总是会打破原本的安宁,搞得人措手不及,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之一,在与死神的赛跑中,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宝贵,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投入“胸痛中心”建设,就是为了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避免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每年的11月20日是“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1120”包含着两个重要的寓意,把握住救治的“黄金时间”,了解正确的救治方法,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牢记两个120,关键时刻能救命”。第一个120是及时拨打120。如果身边的人或者自己突然发生急性心梗,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及时拨打120,保持安静休息,等待救援。切不可大力奔跑,捶胸顿足,希望能“震通血管”,都是徒劳的,而且有害。第二个120是在发病的120分钟内及时就诊开通血管。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是发病最初的120分钟内,越快越好。若能及时开通阻塞的血管,可以最大程度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此时作为患者的身边人,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切莫犹豫不决,否则会错过最佳救治时间,追悔莫及。怎么快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不能缓解的心绞痛。急性心梗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心绞痛。突然出现胸痛,或原有的心绞痛突然加重,吃救心丸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持续15-20分钟以上。疼痛主要集中在胸骨后、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内。常表现为压榨性疼痛,疼痛难以忍受,常伴有大汗、濒死感,常放射到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也有少数病人没有疼痛,刚开始就出现休克或者心脏骤停等危重情况。怎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上医治未病,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远大于治疗。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预防心肌梗死呢?以前有冠心病的朋友,应注意避免劳累、情绪激动,戒烟戒酒,不可过度运动,尽量降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的风险。日常生活中清淡饮食,低盐低脂,规律运动,运动量要适当,不可过度。减少过多的油脂摄入,适度锻炼。有胆固醇高等血脂问题时,适当多运动,必要时口服降脂药物降低胆固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推荐阅读:担心伤肝不想吃他汀,还有哪些方法能降血脂?)戒烟戒酒:戒烟戒酒,烟草中尼古丁能损伤血管,造成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上,增加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戒烟戒酒可以减少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重视血糖、血压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医师意见,严格控制好血压、血糖,减少高血压和高血糖对血管的损伤,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推荐阅读:降压药一旦吃上就不能停,所以我不吃?)控制体重,拒绝肥胖:结合运动、健康饮食,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之间,能降低高血压、糖尿病患病风险,同时降低急性心肌梗死风险。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定期体检。如果父母亲或者兄弟姐妹中有得冠心病的,那么得冠心病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一定要定期体检。总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一定要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就诊,与心梗"赛跑",分秒必争!牢记两个"120"。第一个120是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第二个120是最好能到120分钟内开通血管,越快越好,挽救心脏。上医治未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适当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控制体重,做好这些预防工作,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医生,别人说高血压的药物一旦用上去了,就要终身用不能停了?”这差不多是在门诊新发高血压患者问我最多的问题了。他们往往因这个原因,不愿意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即使血压很高。那么,是不是高血压一旦用药了就不能停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科普下高血压的一些基本的概念。1、什么是高血压?简言之,高血压就是血液对动脉血管的压力高了。那么多少才叫高呢?目前我国定义的承认标准是超过140/90mmHg(美国比较激进是130/80mmHg)。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值是人为界定的,主要是根据大规模的人群调查,发现血压超过某个值后中风心梗等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那么我们就把这个值作为标准。所以,很可能随着社会发展,这个值会改变。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高血压标准是来源于人群,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么具体到某个人来说,有可能血压即使超过140/90 mmHg对他来说可能是“正常”的(有点难理解,不明白就略过哈),这也是某些患者所说的“某某血压高了几十年没治疗什么事都没有”的原因,但这个几率非常小(个人认为1%以下),大家不要把这当作不治疗的借口。2、得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目前高血压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我们先说少的那一类继发性高血压,就是由其他疾病导致的高血压,如肾病、肾上腺疾病、肾动脉狭窄等等有很多,约占总高血压人数的5-10%,这部分病人如果能去掉病因,有可能减药甚至停降压药,病因去不掉的话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最多见的是原发性高血压,说得直白点就是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高血压,目前多认为是在一定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和环境因素(直白点说就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活方式不健康这个原因我们可以改变,所以有一部分轻症高血压患者,控制好生活方式后血压有可能正常,可以减药甚至停药。但是,遗传基因来自父母,这部分我们没法改变,大部分人即使在生活方式调整的很好后血压仍难于恢复正常,何况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很难调整好生活方式,所以,对于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治疗。3、高血压不治疗有什么后果?血压升高后心脏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才能把血打到主动脉里去,时间长了后心脏会增厚变大,最后发生心力衰竭。如果血压短期内急剧升高,可能冲破血管导致脑出血、主动脉夹层,直接危及生命。长期慢性血压升高,为了对抗压力血管壁势必会增厚,小血管的管腔会变窄导致大脑、肾脏、心脏等缺血;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壁一些脂质沉积到大血管壁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会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因此,我们需要把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要低于140/90mmHg,年轻、糖尿病、肾病等病人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4、高血压能治愈么?见第3点,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不能治愈,但有些病人在发生心肌梗死、心衰或中风后,血压可能正常甚至降低,这个时候可能就不需要用降压药了,当然我不希望发生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轻度的高血压病人,冬天需要应用降压药,但夏天血压正常可以不用药。综上所述,对于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应用降压药物,但原因不是因为用了药而是因为目前原发性高血压不能根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可以减药或停药:继发性高血压已去除病因;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恢复正常;部分轻度高血压病人夏天如血压正常;发生心衰、中风后血压正常或降低。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它我没有想到的情况。至于您本人能不能停药,主要看你的血压水平,如果只用一种药血压仍然很低,可以减半,过2周血压还低,可试着停药(注意,对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不要尝试),但一定要密切观察血压(建议买个臂式电子血压计自己在家测量),如果血压能维持在120-130/70-80mmHg,就继续停药观察,如升高了特别是在冬天就要继续用药。祝健康!
总访问量 11,420,603次
在线服务患者 12,025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8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