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蠡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3.7
儿科尹飞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儿科王霞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儿科黄榕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儿科张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儿科俞燕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儿科郑湘榕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唐勇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陈晨
副主任医师
3.5
儿科杨良春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曹励之
主任医师 教授
3.4
儿科张慈柳
副主任医师
3.4
儿科毛华雄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邓小鹿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金立明
主任医师 教授
3.4
儿科徐正谷
主任医师 教授
3.4
儿科段元冬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张国元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谢岷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小儿神经内科何芳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宁来忠
副主任医师 教授
3.4
儿科肖朝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刘沉涛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梁莉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儿科毛蕾蕾
主治医师
3.3
儿科邓文军
副主任医师
3.2
儿科李波
主治医师
3.2
儿科蔡欣妍
主治医师
3.2
儿科廖正嫦
主治医师
3.2
儿科张伟茜
主治医师
3.2
吕梅
主治医师
3.2
儿科司道林
主治医师
3.2
儿科郭丹丹
主治医师
3.2
儿科刘腾
主治医师
3.2
儿科谭洁璐
主管技师
3.2
儿科廖冬磊
医师
3.2
儿科陈淑媛
医师
3.2
儿科钱玉洁
3.2
小儿神经内科王晓乐
医师
3.3
生酮饮食不仅仅一种癫痫治疗方法,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挑战。孩子开启生酮饮食前,营养师都会给家长叮嘱很多的注意事项,避免由于一些细节导致生酮饮食的波折。然而,一旦宝宝开始生酮饮食,家长们总还是手忙脚乱。究竟要怎么做才能顺利渡过生酮初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细数开展生酮后需要注意事项。1.生酮饮食对一部分难治性癫痫是有效的。持怀疑态度的家长会将注意力集中到不可避免的生酮饮食开始的困难上,而不是在饮食治疗后发作减少和儿童的行为改善上。过于焦虑和急于求成,会影响生酮饮食的效果。这需要全家人对生酮饮食的信任和支持。2.开始生酮饮食治疗后仍需按时、定量服药,切忌自行漏服或停服。若需减药或停药时,必须严格遵医嘱执行。3.避免一切计划以外的食物,如口香糖、饼干、巧克力、饮料等。注意避免接触一切含糖物品,如唇膏、防晒霜、牙膏、润肤霜、沐浴露、香皂等。4.生酮期间,由于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较少,必须长期补充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强化多维矿饮品),避免生酮饮食期间缺乏某些营养素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5.尽量固定时间进餐,不要把一餐未用完的食物留到下一餐。所有食物称重精确到克,所有食材未做特殊说明均为生称,且仅指可食用部分重量。煎煮食物请使用平底锅(不粘锅),预热应额外放入适量烹调油(1-2g)。6.为了让家长能明显看到宝宝生酮后的变化、防止异常情况发生,也为了让营养师能更为准确的给宝宝进行精细调整,早日控制住宝宝的发作。家长应做好以下事情:每日:癫痫发作日记,家长记录患儿每天的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血酮。每周:测量身高、体重,尿隐血(生酮1月后开始测量)。7.与服用抗癫痫药物一样,生酮后需要定时进行复查,确保我们在控制宝宝发作过程中也保证宝宝各项身体指标的正常。一般生酮前三个月每月复诊一次,之后每三个月复诊一次。8.生酮过程中宝宝感染或患有其他疾病,在当地医院及时对症处理,在处理中尽量避免用葡萄糖注射液,应改用生理盐水,用药时避免使用糖浆制剂。需要提醒的是:1.几乎没有完全不含蔗糖、乳糖、糊精等碳水化合物辅料成分的药物;2.只能尽可能选择含碳水化合物少的药物,因此药物中宜首选片剂,然后是颗粒剂型。3.儿童用口服溶液剂、糖浆剂等含糖量较高的应尽量避免。生酮饮食对于宝宝和家长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方案,更是一种治疗方法,希望所有宝宝都能早日康复!
蛋白质是指通常所摄入的动物肉类或豆腐(植物蛋白),优质蛋白主要是指动物廋肉类蛋白。优质蛋白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每天有一定的摄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的肾脏病患儿来讲,和普通儿童正常的饮食一样,所摄入的蛋白质饮食,尤其是鱼肉、牛肉等优质蛋白的正常需要量摄入不要进行刻意的或有意的限制,以确保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恢复所需。对于活动性肾脏病患儿来讲,即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要适当进行蛋白摄入,即只能摄入优质蛋白食物(需要量参见肾病综合征章节的饮食)。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目前发病原因不明,但临床观察发现该患儿具有对称性皮疹、关节肿痛和血液中存在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符合风湿性血管炎的基本特征,被归类为风湿性疾病之列,感染(细菌、病毒等)、食物和药物等与该病的发生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导致该病的直接过敏原,过敏性紫癜只不过是多年以前对该病认识局限性所得出的一个称呼而已。一.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为“三联征”:紫癜、疼痛和肾炎。紫癜: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臀部或以下对称性紫癜,也可出现于其他部位。紫癜的形态表现可以多样。分批出现,绝大部分持续一月左右消失。紫癜本身无明显不适,偶有瘙痒,不需处理,持续1月左右自行消失。疼痛:突出表现为肌肉肿痛、关节肿痛和腹痛。肌肉肿痛主要表现为紫癜密集分布部位肌肉肿痛,如小腿肌群、大腿肌群。而在头皮,偶尔在躯干或颜面部可表现为疼痛性包块,鸡蛋大小,压痛明显。关节肿痛主要表现为下肢膝关节、踝关节等肿痛,也可出现双上肢关节肿痛。腹痛是导致患儿不适最常见的症状,出现于发病早期,偶尔腹痛率先出现数日到数周以后方才出现紫癜,导致疼痛难忍、难以确诊,通常该类诊断伴随有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因消化道紫癜导致肠套叠或肠穿孔。肾炎:在紫癜基础上出现尿异常——血尿(肉眼血尿、镜下血尿)、不同程度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称为紫癜性肾炎,是导致该病远期预后不佳或后遗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过去传统的治疗,发生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肾衰竭)高达20%,近代治疗可以将之降低到3-5%。三.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该病自限性明显,皮肤紫癜和疼痛绝大部分在1月左右即消失。紫癜:通常无明显不适,且一般在1月左右消散,一般不需要治疗;肌肉肿痛、关节肿痛、腹痛:常致患儿痛苦难忍,需要进行处理,激素治疗有明显效果,大多在1月即自行消失。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或以上的肾炎,通常需要肾穿刺进行病理分型,以指导进一步的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四.注意事项:过敏性紫癜疼痛缓解不明显,提示治疗需要调整;肾炎是该病预后好坏的关键因素,常常需要行肾穿刺确定病理分型以后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和监测药物副作用,所以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如果有感染症状,还需要抽血复查感染相关指标、照片甚至行肺部CT检查。过敏性紫癜的极端病例极少,但可致命或致残,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紫癜,表现为嗜睡、昏迷、抽搐;也可表现为肢端的爆发性紫癜,出现缺血性坏死,导致截肢、残废。
总访问量 3,860,989次
在线服务患者 10,681位
科普文章 2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