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ET中心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箭头 医学PET中心 箭头

  2004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中心成立,为浙江省的第一个PET中心,2013年我院引进了西门子公司全球最新一代的PET/CT。中心现拥有一台临床全身PET/CT、一台医用回旋加速器和配套的热室(放射药物合成室)。张宏教授任PET中心主任,主任助理包承侃。我院PET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6名,博士学位医师和科研人员多名,教授博导2名,副主任医师1名,形成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中青年临床和科研团队。有1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全国委员,1人担任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1人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对外联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担任浙江省核医学理事、浙江省核医学会委员等职。科室人员还担任着《柳叶刀》、《美国核医学杂志》、《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世界核医学杂志》、《英国核医学杂志》、《日本核医学英文杂志》、《韩国核医学英文杂志》、《循证补充替代医学》等多个国际有影响的英文专业杂志编委工作,参加编写了我国多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核医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核医学》等专著,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美国临床肿瘤研究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欧洲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学杂志)》、《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美国核医学杂志)》、《Cancer Biotherapy and Radiopharmaceuticals(美国癌症生物治疗与放射药物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英国放射医学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欧洲放射医学杂志)》、《Molecular Imaging and Biology(美国分子影像与生物学杂志)》、《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 s(英国核医学杂志)》、《Annuals of Nuclear Medicine(日本核医学杂志)》、《中华核医学杂志》、《浙江医科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11人次获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癌症学会、美国分子影像科学院、日本核医学会等国际学术奖项。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省级、校级、和院级科研项目和课题多项,协助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心理卫生和高压氧科等各科室完成多项临床课题的研究工作。参加了卫生部批准的1类新药(131I-chTNT)的二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1999全国优秀科技图书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省卫生厅颁发的新技术二等奖等。目前除常规开展PET、SPECT显像、功能测定及核素治疗等临床工作外,还承担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和大专学生的临床核医学的教学任务,重点开展了肿瘤、神经精神系统和脑认知核医学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目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PET中心是浙江省唯一的核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以附属第二医院、医学院基础医学、光仪系、化学系等学科为支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和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形成了一个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联合、医学与工科联合的学科团队。中心和科室全体人员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进一步吸取国内外核医学界的先进经验,提高临床检查、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全心全意地为浙江省和全国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