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中国医大一院

放射科

科室介绍

现收录科室医生26名,其中14位正高级专家、8位副高级专家,现已有4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帮助了154位患者,获得25次患者好评。  1921年从南满医学堂奉天医院(次年改为满洲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肺结核科分离出来,与理疗、放疗等专业共同组成的物疗科,只有技术员负责摄片等工作。日籍人员秋元龟次、入江、中泉正德、中山太郎等先后为主任。  1945年国民党政府接管满洲医科大学,更名为国立沈阳医学院。郭绍伦教授接任主任。开始有临床医师转行成为专业放射科医生。  1948年,中国医科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物疗科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安天佑和王家璘先后担任主任(王克仕曾代理主任),杜筠(分管放疗)、张景荣担任副主任。至文化大革命前,已有医生、技师各10余名,和护士数人,一些人后来成为我国放射学界权威,包括放射医学界唯一的工程院院士刘玉清教授。1958年,放射治疗分离,单独成立放射治疗科。  1972年,恢复科主任负责制,先后任命张景荣、梁书林、王长龙为主任,王家璘、何芳显、马述盛分别担任副主任,放射科逐步发展。1982年徐荣天作为放射科第一位硕士生毕业;1983年,徐克、李松柏、杨立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入科;何芳显副主任为科室与日本各大学之间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骨干徐荣天、王天君、韩铭钧、徐克、李松柏、金巨光等均由他的推荐实现了留学愿望。  1985年在张景荣主任支持下,同济医科大学硕士毕业生韩铭钧来放射科与徐克、张汉国一起组建介入治疗小组。1991年10月7日,放射科设立介入病房,负责人是留日归国的徐克博士。  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东北地区影像诊断与介入诊疗中心: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卫生部医学影像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  辽宁省重点学科  辽宁省创新团队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蝉联全国第8名。  组成单元:  诊断放射科:心血管学组、胸部学组、腹部(泌尿)学组、骨骼(头颈)学组、神经(儿科)学组  介入放射科:血管学组和非血管学组  辽宁省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实验室重点实验室  人员构成:共有医护人员181人  医生55人(正高职16人,副高职8人)  技师组68人(副高职2人)  护理组45 人(副高职1人)  学术骨干: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1人,中华放射学会学组副组长2人,学组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各学组委员10人。中华影像技术学会学组副组长1人,学组委员3人。辽宁省护理学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兼秘书各1人。  高端设备:拥有国内一流的磁共振、CT、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数字化X线摄影机等设备资产总值为2.35亿余元。拥有较为完备的数字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RIS)。  发展目标: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中心”  服务理念:坚持以病人及临床为中心
打开App收藏
去收藏

科室公告

官方暂无公告。

本页面信息由好大夫在线负责更新,对真实性负责。

科室医生

26位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选择疾病
  •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