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业海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耳鼻喉邱建新
主任医师 教授
3.5
耳鼻喉童步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耳鼻喉方平
主任医师 教授
3.4
耳鼻喉张文继
主任医师 教授
3.4
耳鼻喉沙群
主任医师 教授
3.3
耳鼻喉王恩普
主任医师 教授
3.3
耳鼻喉杨克林
主任医师 教授
3.3
耳鼻喉张琨龄
主任医师 教授
3.3
耳鼻喉江世英
主任医师 教授
3.3
吴开乐
副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马燕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耳鼻喉陆地红
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尹蔚明
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江立琦
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赵益
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王琴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里晓红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高潮兵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吴静
副主任医师
3.2
张亮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余得志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余崇仙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陶冶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王杨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刘一苇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张燕影
3.2
耳鼻喉李亦凡
医师
3.2
耳鼻喉赵仁伍
医师
3.2
耳鼻喉马云霞
3.2
汪东
3.2
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喷嚏清涕鼻塞鼻痒眼痒鼻出血等问题,除了有这些症状,还需要过敏检查:吸入性过敏点刺试验和sIgE检查,当过敏点刺试验和sIgE结果阳性时,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体征符合时,确诊为过敏性鼻炎,一般这种过敏性鼻炎很难自行好转。
峰速仪是简易肺功能监测,患者可以在家自行监测,监测的目的是可以多次,随时观察峰流速动态,方便患者了解自己肺部状态。例如患者哮喘、咳嗽、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时,肺部功能是否收到影响,如果有影响需要调整药物,控制病情。另外,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者在整个脱敏治疗过程中均需要监测峰速仪,影响肺功能的情况下,需要暂时停止脱敏治疗,调整好肺功能后,再开始脱敏治疗,减少过敏风险。峰速仪监测方法如下:1、将透明口含器粗的一头,与峰速仪圆口接口部套紧。2、将峰速仪的红色游标指针轻轻拨到标尺的最低处。3、尽量吸足气,将嘴唇包住接口部,注意嘴唇四周不要漏气,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用力将气一下子呼尽。记录此次数值4、每次测试可进行三次,在每次测试前,都要将红色游标指针拨到刻度的最低处。记录最高的一次呼气流量值(PEFR),与测试的日期、时间,一起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中。
脱敏治疗是什么吗?为什么脱敏治疗能治过敏性鼻炎? 脱敏治疗全称是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就像注射疫苗一样,在找到过敏原之后,让身体不断接触过敏原,采用逐渐增量最终适应剂量较大的过敏原,比如花粉过敏,就让患者不断接触花粉(高于自然环境中的花粉浓度),使得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转变,之后再接触到这种过敏原就不会出现或者出现很轻的过敏反应。 用脱敏治疗能根治过敏性鼻炎吗? 过敏体质其实是基因所决定,目前还没有改变基因的治疗办法,但脱敏治疗能让身体适应所过敏的过敏原,不再对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甚至在停止脱敏治疗以后很多年都能持续有效,所以也算是达到了根治的效果。 脱敏治疗具体是怎么做? 脱敏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舌下含服和皮下注射脱敏两种。舌下含服,也就是把脱敏剂滴在舌头下,最早源于欧洲。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操作比较方便,但治疗效果要弱于打针(即皮下注射)。舌下含服需要每天用药,皮下注射每周注射一次到每月注射一次不等。 另外,舌下含服脱敏剂后,每个患者能吸收多少都不一样,无法确定到底多大剂量的脱敏剂能确保起到治疗作用,而皮下注射的有效剂量非常清晰,更能比较好判断患者治疗效果。所以目前舌下含服更适合病情比较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而且当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不佳时需要跟主治医生沟通,考虑更改换成皮下注射的方式。 脱敏治疗多久能起效? 脱敏治疗分成两个阶段,常规阶段和维持阶段。 常规阶段,也就是先从很低的、不会让患者出现反应的剂量开始治疗,逐渐增加剂量,让身体循序渐进适应过敏原,最短两、三个月,长则半年才能达到真正能起到治疗效果的最高剂量。 维持阶段,就是一直使用最高剂量的脱敏剂进行治疗,这个阶段中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转变,这时才可能看到过敏症状开始减轻,比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子堵、鼻子痒都会有所改善,需要用的药物也会明显减少。 一般观察脱敏治疗的疗效需要一年的时间,尤其对于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一般发作就是在7、8、9月份,要看疗效也是第二年的7、8、9月份看有没有改善。 开始脱敏治疗一年后,要进行初步的评估,如果症状有所改善,说明患者达到减敏的效果,减敏就是敏感性下降,患者接触这种过敏原后出现的过敏反应减轻了,但此时体内的过敏主导细胞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如果停止治疗,减敏效果不会持续很久。只有坚持脱敏治疗达到三年以上,才能够清除体内的过敏细胞,达到真正的脱敏的效果,这样在停针之后,不再出现过敏反应的效果也能维持很多年。 脱敏治疗期间,使用的脱敏制剂会不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舌下含服的脱敏剂剂量小,安全性比较高,不太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但皮下注射,打进去的剂量比较大,如果身体状态不太好,比如感冒、发烧,或者本身的过敏症状没有控制好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轻的不良反应,可能只是在打针的地方鼓出一个大包,严重的不良反应则可能加重鼻炎或者哮喘的症状、出现全身的过敏反应,甚至休克。 所以每次注射前,医生都要询问患者最近这一周有没有感冒、有没有病情不稳、过敏症状有没有发作,还会做一些肺功能的检测,看上次打针之后有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如果这些都没有问题,才能进行下一次治疗。打完针还要留观30分钟,这30分钟是用来观察速发型过敏反应,也就是会立即出现的不适症状,比如皮肤鼓包、鼻炎哮喘加重,甚至全身的反应。在正规的变态反应科的门诊,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都可以及时处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30分钟之后没有出现问题,交代患者及家属,要注意回去以后可能会出现的迟发型反应,即四到六小时之后出现不良反应,如果没有出现速发反应,迟发反应也基本不会发生。出现任何不适,都要记录下来,下次治疗前告诉医生,帮助医生进行判断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总访问量 3,221,566次
在线服务患者 7,105位
科普文章 46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