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胰腺癌联盟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义为“世界胰腺癌日”,今年是11月16日。 近日,素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因相关热点事件再次回到公众的视线,又让大家对这一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有了新的认知。我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是指来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常见类型为导管腺癌。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因为胰腺癌恶性度高,侵袭性强,进展迅速,容易扩散转移,手术切除率低,而术后复发率或转移发生率高,导致患者总体生存率低,总体5年生存率不到15%,而晚期更是连5%都不到;此外起病隐匿,早期较难发现及确诊,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属中晚期,晚期治疗手段又很有限,总体治疗效果不佳,虽然近年来医学发展让胰腺癌诊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不够理想。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局部消融治疗(HIFU、射频、纳米刀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是治疗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高质量的胰腺癌根治性术是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必备条件。化疗和放疗是化学药物和放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达到缩瘤的目的,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胰腺癌领域也取得一定的进展,为胰腺癌全身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而局部消融治疗中的HIFU治疗,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在快速减轻疼痛及肿瘤负荷,治疗后恢复快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缓了肿瘤的进展。 2023年8月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整合医学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超声治疗专委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HIFU治疗”精读巡讲活动发布了全球首个系统阐述HIFU(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和治疗理念的临床应用指南:《CACA技术指南-HIFU治疗》。该指南按照肿瘤治疗技术应用的“评-扶-控-护-生”原则,在整合医学框架中详细讨论了HIFU技术的原理、比较优势、最佳适应证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CACA技术指南-HIFU治疗》强调了HIFU治疗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微无创治疗手段,符合当前对肿瘤“慢病化”的认识,在控制肿瘤、保护器官和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中HIFU技术在胰腺癌热消融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结合胰腺癌疾病的特点,HIFU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治疗效果好:HIFU治疗通过高温作用于肿瘤组织,局部消融效果良好,可有效杀死癌细胞,有效的毁损肿瘤侵犯的相关神经,起到显著的止痛效果,疼痛缓解率高,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2.创伤小:HIFU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不需要开刀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3.安全性高:HIFU治疗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延缓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时间;4.经济成本低:治疗费用低可减轻患者负担,可重复性强,易联合其他治疗方式,治疗周期短。目前HIFU治疗胰腺癌临床适应证有:(1)无法获得手术根治的患者;(2)不能耐受或拒绝手术的患者;(3)疼痛或止痛药物副作用明显影响生活质量;(4)胰腺癌术后原位复发;(5)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6)预期生存期较短,进行姑息止痛治疗的患者。海扶刀®(HIFU)技术1988年开始研发、1997年突破关键核心术,1999年生产第一台设备,2020年入藏国家博物馆。截至2022年底,海扶刀®(HIFU)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已在全球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患者超24万例及非肿瘤200多万例。迄今为止,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扶刀®设备已获46个国家和地区的准入,已在国内外400余家医疗机构应用。出口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德国、古巴、南非、阿根廷、韩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医院有:英国牛津大学丘吉尔医院、欧洲癌症中心、德国波恩大学医院、西班牙HMT医院、意大利匹萨大学Cisanello医院、英国圣玛丽医院等。声明:上述图片除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科普知识及新闻报道适当引用。科室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FU肿瘤中心成立于1999年元月(前身为“重庆市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中心”,1998年9月由重庆市卫生局授牌成立),依托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中心拥有世界首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海扶®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其核心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获国家技术发明最高奖项及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治疗肿瘤的临床中心,优先将该技术应用在良恶性肿瘤的无创消融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截止2023年1月,先后承担了国外20家;国内105家医院的技术指导工作;共培训指导国外110名、国内442名医护人员学习。本中心6000余例及全球各中心累计50000余例的治疗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与传统方法的肿瘤治疗疗效相当,且更具独特优势。让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高效的作用,造福了更多患者。
过年后上班,收汁的第一个胰腺癌患者,腹痛,发现胰头占位。全面检查后诊断为胰腺癌。经过准备后接受了HIFU消融治疗。手术时间40分钟,加上准备麻醉等也才1个半小时。患者恢复很快,第二天早上就能下床活动进食流质饮食了。昨天是术后半月复查,病灶缩小,CA199从1450降低到400多。 很高兴! HIFU消融是胰腺癌,尤其是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胰腺癌和伴有转移的晚期胰腺癌的良好治疗方法。对患者几乎无损伤,恢复非常快,一般不需要进入ICU进行术后观察。24-72小时就能下床活动,进食流质饮食。单独治疗或者结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命。80%的患者会获得疼痛改善,30%的患者会完全缓解疼痛,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期望能有更多患者从HIFU治疗中获益。 感谢阅读!
高强度聚焦超声,又叫高能聚焦超声,对很多人来说,这名字比较陌生。但提起海扶或海扶刀,估计很多人会感觉曾经在哪里听说过。其实,海扶或海扶刀与高强度聚焦超声二者所说的是同一类治疗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是学术名称,即学名,海扶刀或海扶是其商品注册名,二者俗名来源,据说是这样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英文为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即为HIFU,这也是大家经常所见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的英语缩写名称。首个单词英文发音与“嗨,海”差不多,fu中文与“夫,扶”等差不多,因而HIFU逐渐被叫做海扶,又其具有手术刀类似的局部毁损组织功能,又叫作海扶刀(商品注册名)。究竟什么是海扶呢?我们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什么是超声波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而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000Hz。因此,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人类听不见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特点是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 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超声波在医学上主要用于超声诊断和超声治疗。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主要是脉冲反射技术,包括A型、B型、D型、M型、V型等。其中,B超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诊断技术,不仅用于产前的胚胎、胎儿的诊断,还用于人体的心、肝、脾、肾等重要内脏、浅表器官、组织的影像诊断,几乎对人体无任何伤害,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技术。超声图像的分辨率及清晰度很高,它可以在体外清楚显示我们肝脾等重要器官有无肿块等危害身体的疾病。诊断超声已经发展为彩色显示及三维立体显示,大大增加了诊断的精确度。 不同频率和强度的超声波具有不同的效应,其临床应用也不同。如临床上常见的超声波碎石,即是利用电能转变成声波,声波在超声转换器内产生机械振动能,当与坚硬的结石接触时产生碎石效应,但对柔软的组织并不造成损伤。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原理从其字面意思,高强度聚焦超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能量来源于超声波、通过聚焦方式、其能量强度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太阳光经过放大镜聚焦以后可以将柴禾引燃的道理,也就是将能量不够高的阳光聚焦以后就可以形成足够引燃柴禾的能量(图1)。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原理与此类似。它也是将低能量、低强度的超声波束通过聚焦的方式,在超声波传播方向上汇聚成一个具有一定大小的高强度、高能量的焦点。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进步,现可将焦点的能量提高到非聚焦时超声能量的几千倍,甚至上万倍(图2) 由于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和良好的穿透皮肤等人体组织的特点,理论上认为,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束可以穿过皮肤及其深部的组织到达如肝脏等某个部位,这也是超声波能探查我们内部器官的基础。同样,体外用于聚焦的低能超声波束也可以通过皮肤及其深部组织,其焦点区域的能量也可以足够高,对焦点部位的人体组织产生破坏。很多研究也证实,焦点覆盖的组织被高能量的声能“煮熟或烧熟或烧焦”,即凝固性坏死。其主要的作用原理是以高温为主的热效应和空化、机械效应。现有的设备可以将焦点区域的组织在照射很短时间(0.25-1秒)就出现局部温度达到60-100摄氏度,使被焦点照射的组织产生不可恢复的凝固性坏死,而焦点覆盖周边的组织因能量很低而不受损伤。见图3。 我们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制造出用于超声波聚焦的“治疗头”(超声换能器),在计算机控制下按照我们需要“煮熟”的范围来覆盖组织,使其产生不可恢复的坏死。现在的工程技术可以将聚焦的焦点做得很小,小到1cm3左右,其能量较周边非聚焦时更高、更集中,照射组织后会出现边界很清楚锐利的“烧熟”区域,就像手术刀一样把焦点照射区域“切除”一样。与外科手术比较,“烧熟”的组织和手术切除的组织同样失去了活性,只是“烧熟”的组织还在体内,切除的组织离开了人体。这可能就是高强度聚焦超声被称为聚焦超声刀、海扶刀的缘故吧。当然,除了关键的“刀尖”“治疗头”外,还需要“眼睛”才能准确无误地破坏病变组织。迄今为止,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眼睛”主要有核磁共振(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色B超),两种各有优缺点。目前,用于治疗肝脏等移动器官的病变的设备主要采用B超为“眼睛”。B超可以实时成像,对移动器官或静止状态的器官均能很好地实时监测其位置及其变化,与我们的眼睛集中注意力观察某个物体类似,因而,B超实时监测、引导下的海扶设备应用更为广泛。此外,B超也具有很好的分辨率,能清楚显示体内器官组织的病变,且也比MRI更经济实惠。为了提高对病变的定位精确,我们通常将治疗前的MRI图像与实时的海扶治疗设备上的治疗时图像进行融合、比较,能更精确地显示病变、“清楚看见病变”,使我们的治疗更加精准。 鉴于高强度聚焦超声具有的体外非侵入性治疗及其特有的超声治疗的生物学效应,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机构、大型医疗设备公司积极进行了深入的研制。其中,重庆医科大学及重庆海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JC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设备早在1997年最先用于肝癌、乳腺癌、骨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该设备也是国内首家通过欧盟认可的CE认证的设备。具体设备见图4。 为了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推广,国内外首家专门以海扶刀治疗为特色的肿瘤微无创治疗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HIFU肿瘤中心于1999年1月成立,目前已采用海扶刀成功安全有效治疗肝癌等恶性肿瘤患者近万。重医二院的海扶肿瘤中心不仅是该设备的全球首家用户,也是该型设备的临床研究基地,很多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临床治疗方案皆出自该中心。2005年卫生部授权的首家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培训基地落户该中心。国内外很多知名医院的海扶治疗医生均在此培训过,如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波恩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的附属医院以及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等。海扶刀目前已遍布全球,其中国内很多大型医院已有类似医疗设备,服务于患者。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优点主要优点包括:不用开刀,不流血,不受肿瘤大小、形状限制。一般情况下采取一次性治疗,术后恢复快,可以激活免疫系统;无辐射、无化学损伤,不会出现放、化疗遇到的肿瘤不敏感问题,可以重复治疗,也可以实施有计划的分段治疗;对于早期病变可以根治性治疗,对晚期病变可以姑息治疗,以有效减少肿瘤负荷。同时可以配合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不会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冲突。此外,乳腺肿瘤、骨肿瘤、子宫肌瘤的海扶刀治疗还具有保留乳房原有形态、保留肢体、保留子宫的优点。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主要适应症目前海扶刀主要用于肿瘤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适应症为: 1.肝脏肿瘤 肝脏良、恶性肿瘤。 2.胰腺癌 无黄疸的胰腺癌或经过减黄治疗后的胰腺癌。 3.软组织肿瘤 软组织良、恶性肿瘤。 4.子宫肌瘤 5.胸腹壁转移癌 6.肾脏良恶性肿瘤 7.原发或转移性骨肿瘤 8.其他 具有良好超声通道的腹膜后或腹、盆腔实体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禁忌症1.空腔脏器的肿瘤,如肠道、胃等。 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3.治疗相关区域存在皮肤破溃或感染时。 4.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 5.不能耐受相应麻醉的患者。 6.机械定位影像系统不能清晰显示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