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瑗
主任医师 教授
科室主任
眼科杜之渝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眼科张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眼科李立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眼科刘苏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眼科郑延川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眼科刘丹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眼科胡晓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眼科马华锋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眼科汤永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王茜
副主任医师
3.3
眼科陈君平
主任医师
3.3
眼科王秀青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眼科许燕
副主任医师
3.3
眼科郑政
副主任医师
3.3
眼科简嘉
副主任医师
3.3
眼科周宇
副主任医师
3.3
眼科李兰娇
主治医师
3.2
眼科姚浩
主治医师
3.2
眼科郑敏明
主治医师
3.2
彭晶莹
主治医师
3.2
眼科武明星
主治医师
3.2
眼科陈旭
医师
3.2
眼科熊晓菁
医师
3.2
眼科李科伟
3.2
眼科唐茂涵
医师
3.2
眼科王梦蕾
医师
3.2
眼科胡鹏程
医师
3.2
眼科周家林
医师
3.2
眼科田琭璐
医师
3.2
得了青光眼并不可怕,怕的就是不把它当回事,或者认为我做过手术了,我用药了,不需要反复去看医生,结果等发现眼睛看不清的时候再去治疗,医生也已无力回天。 大部分的青光眼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发展过程中可能病情时好时坏,即使已经调整用药至眼压稳定的患者,或者激光、手术治疗后眼压控制正常范围的患者,也不可能完全避免这种波动和进展,毕竟人是情感动物,会有情绪的波动和作息时间的不规律,饮食的差别,这些都可能导致病情的发展。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就需要经常去看医生,借助专业人员的帮助,尽量减少这种损害。 那么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原因会引起眼压的波动,进而病情加重呢?如何预防? 1. 精神因素是引起青光眼的一大原因,平时生活压力大容易发脾气、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的人该注意。 2. 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 3. 经常熬夜,作息时间无规律者 4. 暴饮暴食者 5. “三高”人群,全身情况控制不稳定者 6. 趴着睡眠者 明白以上因素后,我们生活中尽量控制自身情绪,饮食休息规律,全身状态控制稳定。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后,如不能迅速调整,则需寻求专业青光眼医师的帮助,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眼压,减少眼组织损害,保护视功能。 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 一、药物治疗:目前应用的降眼压药物有6大类,其中开角和闭角只有一种药物的差别就是缩瞳剂,闭角型青光眼尤其是急性早期一定要用缩瞳剂,开角型则不需要,其它的抗青光眼药物应用均一致。 1、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就是我们所说的缩瞳剂 2、前列素类药物:如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贝美前列素等,降压幅度大,眼压维持稳定,可以降低基础眼压的30%,目前是公认的一类抗青光眼药物,但是价格比较贵。 3、B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倍他洛尔、左布诺洛尔、卡替洛尔眼液等 4、拟肾上腺素药:A受体激动剂:如溴莫尼定眼液 5、碳酸酐酶抑制剂:如醋甲唑胺,有口服药物及眼液2种剂型 6、高渗剂:如甘露醇 二、激光治疗: 包括激光虹膜周切术,激光周边房角成型,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型术等 三、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和激光治疗不能达到治疗效果,或者患者不能遵医嘱进行上述治疗,眼压控制不稳定,视野持续性进展,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抗青光眼手术分为3大类 1、解除房角阻塞:针对闭角型青光眼,术式为虹膜周切术 2、增加房水引流:适用绝大多数青光眼,是最常用的方法 最为经典的是小梁切除术 3、减少房水生成:多作为小梁切除术的补充治疗。方法是破坏睫状突减少房水产生, 包括睫状体冷凝、睫状体光凝术 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哪种治疗方法,都是控制眼压,防止视野的进一步变坏,防止病情进展。换句话说就是最好的治疗效果就是病情不进展,已经损失的视野是无法恢复的。对药物治疗稳定的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不管哪种治疗方法,都不是一劳永逸永不再变的,所以一定要经常复查,根据结果医生会调整用药或治疗方法,最终保住目前的视功能。
根据患者年龄、家族史、检查结果及治疗经历,医生会给出明确的诊断,目前常用的分型如下: 一、原发性青光眼: 多是双侧性,但两眼发病可有先后;可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其中闭角型又分为急性和慢性 1. 闭角型青光眼是原发性青光眼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年龄多在45岁以上,30岁以下较少见。由于在发作时,可以出现明显的眼充血现象,故以往称之为充血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如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处理,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以至治愈。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过程分5个阶段:a.临床前期;b. 发作期;c.间歇缓解期;d.慢性进展期;e.绝对期 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常有诱因,如情绪波动、脑力或体力过度疲劳、阅读过久或看电视电影等。发作开始时,患者感到有些轻微的眼胀和头痛或者恶心感,白天视物呈蒙雾状(雾视),夜晚看灯光则有虹视(有彩虹围绕灯光)。病人常在这种现象频繁出现或症状严重而不能再缓解时,方来就医。此时,眼压急剧上升,视力高度减退,以致仅存光感(患眼看不见东西,只有一些光亮)。此时,需要刻不容缓地积极进行抢救治疗,迅速控制眼压使之下降,视力可以逐渐恢复。如果没有经过正确的治疗,因为青光眼对视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经过多次发作后,视力就会越来越差,最后的结果是失明。 闭角型青光眼如果能早期发现,通过手术治疗可以痊愈而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如果错过了手术时机,则即使进行手术,效果也大打折扣。 2.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单纯性青光眼。病情进展甚为缓慢,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不易早期发现,个别病人甚至一只眼已经失明,尚不知何时起病。这种在没有症状下逐渐导致失明的眼病,就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患者年龄分布于20~60岁之间。 二、继发性青光眼:由全身或眼局部的原发病引起,有很多种如下 1、角膜前粘性白瘢引起的继发青光眼; 2、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3、眼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 4、眼底血管病变与继发性青光眼; 5、眼内肿瘤与继发性青光眼; 6、颜面血管痣与继发性青光眼; 7、激素性青光眼;(全身或局部使用激素,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以产生高眼压)。 8、睫状体炎青光眼综合征; 9、囊膜性青光眼;(因白内障所致)。 三、先天性青光眼: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婴幼儿性和青少年型 先天性青光眼是由胎儿时期前房角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大多于出生时已存在。由于婴幼儿眼球壁易受压力的作用而扩张,使整个眼球不断增大,故有“水眼”之称。 先天性青光眼一经确诊,原则上要及早施行减压手术,以挽救视觉功能 其中医生可能会告诉患者,你得的是难治性青光眼,比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无晶体眼青光眼、晶体嵌顿性青光眼等,这种诊断是从治疗的角度给出的诊断,与上述分型不是同一分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