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华
主任医师 教授
4.0
精神科刘忠纯
主任医师 教授
副院长
精神科王惠玲
主任医师 教授
4.0
中医精神科郭鑫
主治医师 讲师
3.7
精神科陈振华
主任医师 教授
3.9
精神科王晓萍
主任医师 教授
3.9
精神科徐顺生
主任医师 教授
3.9
精神科肖卫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精神科陈耀银
主任医师 教授
3.8
精神科李秋英
主任医师 教授
3.8
刘浩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黄永兰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精神科章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精神科白汉平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翁深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精神科阳胜秋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精神科朱志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精神科胡茂林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邱德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精神科孙敬烈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8
张淑芳
副主任医师
3.6
精神科郭俊慧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成敬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舒畅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杨灿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万其容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宗小芬
副主任医师
3.8
精神科肖玲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王熇生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王晴
主治医师 讲师
3.7
谭华威
主治医师 助教
3.7
精神科苏德振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姚丽华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陈诚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李睿婷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黄欢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桂瑰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南彩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张宝立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王慧
主治医师
3.7
霍颖超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相丹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郑雅格
主治医师
3.7
精神科汤世明
心理咨询师
3.7
精神科王利
医师
3.7
“我病了,家务都不想做!” “你病了,可以不做啊!” “家里那么多灰!” “灰,放在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饭都不想做!” “不想做饭可以吃面,不想吃面可以出去吃啊。” “最近都是老公做饭的。” “平时都是你做饭,对吧?” “是的,他好忙的!” “养夫千日,用夫一时嘛!” 患者终于笑了笑:医生,你好幽默。 亲爱的中年女性,几十年走过来,你已经很辛苦。身患抑郁,是否与你压抑自己追求完美有关?你可以适当考虑自己的感受,你可以不做那么多。 三月八日写给任劳任怨的妈妈们
今天来了一位门诊患者。病史是这样的:一个多月前出现头晕、看东西旋转、恶心。在当地医院诊断是“椎动脉供血不足”,用了些扩血管的药物,还有“黛力新”、“艾司唑仑”。用药后几天头就不晕了,但一周后出现心慌、身体说不出来的不舒服,坐立不安,睡不着觉。被介绍到当地精神科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抑郁焦虑”,给予米氮平、丁螺环酮、右佐匹克隆、劳拉西泮治疗。吃药一个月,睡眠好转,身体感觉也好多了,但很脆弱,情绪容易波动。医生叫她停用劳拉西泮。她停用劳拉西泮后容易出现紧张、担心,服用劳拉西泮很快就缓解,她觉得劳拉西泮对她很有效,但医生不让她吃。很纠结,托亲戚找到了我。 经过检查,我发现她没多少抑郁症状,最主要的是对身体的担心,以及躯体不适感。于是告诉她,她并不是抑郁症,焦虑也不重。她听了马上笑了,放松了很多,说我为她卸了担子,她一直以来担心自己得了抑郁症、焦虑症。 其实抑郁症、焦虑症也没什么,可以治疗得很好。但她的确不是抑郁症、焦虑症。她眩晕治疗后出现心慌、坐立不安、身体不舒服很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但抑郁症或焦虑症也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很多医生会认为她的表现是抑郁焦虑。也许简单的减药就可以减轻症状。但她没减药,而是换用了很多抗抑郁抗焦虑的药物。如果她真的是抑郁症焦虑症,这些药物应该可以解决她大部分问题,但她只是睡眠好转了,身体舒服些了,情绪却更容易波动,更容易紧张不安。 另外,她觉得劳拉西泮对她很有效,但医生却不许她再吃了。估计医生担心劳拉西泮会出现成瘾、认知损伤的不良反应。事实是,劳拉西泮可能会有这些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很低。我们不能因为几率很小的不良反应而不去使用很有效的药物,就像我们不会因为空难而拒绝坐飞机一样。 因此,我给她开了西酞普兰,一种很温和的抗抑郁药,同时叫她停用丁螺环酮(她服丁螺环酮时感觉没效果),米氮平减量,告诉她劳拉西泮可以服用。一共开了12天左右的药。告诉她一周后复诊,因为我不是神仙,这个方案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需要一段时间调整治疗方案。 这个患者可能最终会停用所有药物,但我现在需要做的是让她在感觉舒服的情况下慢慢减药。
又是一年高考季。每年7、8月份,复诊的少年会来告诉我他们中考、高考的成绩和他们对未来的选择。今年7月份,我也收获了很多喜:有中考的孩子告诉我他考上了理想的重点中学;高考的孩子告诉我他高考考了600多分;有的孩子告诉我“我能坚持下来就是胜利”;还有的孩子告诉我“我已经尽力,我对自己还很满意”;还有的是告诉我“我暑假打工一个月天了4000多块钱”......只有经历了病痛才知道病痛的艰难:症状对情绪及判断的影响,服药后的副反应,对未来的迷茫......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一名心理咨询师在陪伴孩子走过这段困难时光后,知道孩子多么不易。你们的微笑是给我最好的礼物!祝福今年启航的孩子们!
总访问量 7,063,300次
在线服务患者 8,331位
科普文章 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