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湘斌
主任医师 教授
4.0
心血管外科张桂敏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心血管外科王忠明
主任医师 教授
心血管外科主任
心血管外科谢涌泉
主任医师 副教授
4.1
心血管外科顿耀军
副主任医师
4.0
心血管外科张恒
主任医师 教授
3.7
心血管外科王小啟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小儿心外科张本青
副主任医师
3.6
心血管外科孙志强
副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外科董靖
主治医师
3.4
王宁
主治医师
3.4
心血管外科孙毅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心血管外科夏健明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心血管外科黄莹山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余松华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赵勇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孔继昌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曹宁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周绍昉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汤吟
3.2
欧阳培刚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李鑫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吴忠诚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赵永康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赵亮
3.2
心血管外科沐明华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马瑞成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徐金宏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白赟
主治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穆纯杰
医师
3.2
郝雨知时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唐洪彬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蔡云金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金雄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乔磊
医师
3.2
心血管外科成常富
医师
3.2
一、风湿性心脏病是怎么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又称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急性风湿性心肌炎遗留下来的,以瓣膜病变为主的心脏病。原来光滑、纤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瓣膜经过反复发炎后,瓣膜增厚、粘连、变形及腱索缩短变粗,造成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其次是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主要表现为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风心病年轻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有2/3患者患过典型的风湿热。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由乙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产生变态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此外,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和免疫功能等亦可能与风湿热的发病有关。二、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风湿性心脏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因心功能受损出现一系列心功能失代偿症状,甚至心力衰竭而死亡。不同的临床类型其症状亦不同:1、二尖瓣狭窄出现左心衰竭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2、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心悸、疲劳、乏力、劳力性呼吸困难等。3、主动脉瓣狭窄的症状:头晕、晕厥、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甚至猝死。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心悸、胸闷、胸痛等,患者感到头部有振动感,颈动脉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比较明显。三、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1、药物治疗:积极治疗风湿热,保持和改善心脏代偿功能。2、手术治疗:心脏瓣膜分离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3、治疗并发症。4、预防感冒和风湿活动。四、日常生活中风心病病人应注意些方面?1、心理调节风心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进入中年后症状逐渐发展,患者面临着疾病缠身、丧失劳动力及年轻女性面临生育问题,大多数患者情绪低落、顾虑重重、焦虑不安,这种心态不利于控制疾病发展。风心病患者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了解疾病,相信只要配合医生治疗,就能改善心功能,促进疾病恢复,阻止发生并发症。2、合理饮食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肉、蛋、奶等,以促进机体恢复,增加患者抵抗力。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饮浓茶或咖啡,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脂肪等,多吃豆制品,夏天可多吃西瓜,不但可补充维生素C,还有利尿作用。多摄蔬菜、水果和纤维丰富的食物,预防便秘。控制水分摄入,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防止水肿加重。一般来说,风心病患者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在5克以下,避免食用盐腌制品。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3、充分休息,适当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以8—10小时为宜。风湿活动时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但可以在床上翻身、进食、看电视、听收音机、阅读书报等。症状控制后可适当活动下肢、按摩及用温水泡脚或下床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程度以活动后不出现胸闷、气短、心悸或休息数分钟后能缓解为限,不宜参加剧烈的体力活动。伴有房颤的患者应注意防止屏气和突然用力、剧烈咳嗽,以减少血栓脱落,防止栓塞。五、怎样预防风心病?由于风心病的直接原因为风湿热,故要有效的预防风湿热的发生和发展。其主要预防措施在于:1.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居住环境,避免受冷、潮湿、劳累、饥饿;改善工作、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按时饮食,加强营养,增强机体营养,增强抵抗疾病的力量;2.积极治疗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等,避免强体力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可做扁桃体摘除术。3.反复发作风湿热活动者可注射长效青霉素星苄西林以预防链球菌感染。青霉素过敏者或不愿肌注青霉素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儿童患者最少预防至18岁,成人患者最少不短于5年。对存在高度易感因素如受冷、受潮等,风湿热多次复发及现患有风湿性瓣膜病者其预防时间应尽量延长,甚至终身。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个病例,很典型。这是一个来自新疆的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重度二尖瓣狭窄重度心功能衰竭。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个心脏比我们正常人大了不止一倍。为什么建议我们心脏瓣膜病的患者在确诊之后就尽快治疗,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几年来,我们遇到过好多例这样的患者,虽然手术都成功了,但是只能延长患者的寿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说实话效果有限。
今日成功为一例50岁的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高压合并三尖瓣返流 患者施行 外科手术治疗。10:05分手术开始,10:40手术结束。过程顺利。患者目前稳定,已脱呼吸机。动脉导管属于胎儿时期正常的供血通道,位于主动脉弓部下左肺动脉之间,在出生后随着婴儿生长,一般半岁到1岁内将完全关闭,形成韧带。如果在此期间不能关闭,则为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对于小儿的危害主要在于因为主动脉血流向肺动脉,增加了肺动脉血流量,从而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小儿时期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目前其治疗大多可以通过介入封堵,但有一部分因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三尖瓣返流,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才能彻底解决。
总访问量 850,275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00位
科普文章 13篇
年度好大夫 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