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脱位,在1992年北美骨科年会正式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简称DDH,更准确的表明了该病的特点。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婴幼儿时期,此病症状通常不明显,而且,宝宝没有明确主诉,所以往往会被忽视。但病名中的“发育性”三个字,提醒我们,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病情则会逐渐显现。比如,宝宝会走之后出现跛行,髋关节疼痛。有的成年之后会出现难以负重,无法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皮纹不对称仅仅是DDH早期的一种症状,不能仅凭这一项就判断宝宝是DDH。但是由于皮纹不对称的孩子患DDH的风险更高,所以为避免贻误治疗,一旦发现宝宝皮纹不对称,最好还是带到专业小儿外科检查一下更放心。 那宝宝腿纹不对称,到底需不需要被重视,希望总结的这些可以给所有新妈妈们一些提醒和帮助。有些宝宝也许在儿童保健的时候,被告知“腿纹不对称”“怀疑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一般这时候家长就懵了,不知是什么意思,继续听下去,脸色越来越难看,髋关节脱位会引起“长短腿”、“跛行”、甚至发现不及时会做手术;宝妈们可能会想:不就是宝宝吃的胖点,两条腿上的褶子不一样多这样简单吗?这有这般严重?带着疑问,我们先来正确认识一下“皮纹不对称”。 皮纹不对称通俗点说就是宝宝臀部、腿部皮肤皱褶的深度、长度、数量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真的不是胖这么简单。臀纹、腿纹不对称,这只是一个表象,是我们能看的。儿保医生之所以建议带这类孩子去专科医院检查,是因为与之对应的,可能是我们看不见的疾病一一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也称作“发育性髋脱位“先天性髋脱位”很多家长会有疑问:宝宝好端端的,怎么就髋脱位了呢? 髋关节是骨盆的一部分,股骨头应该完美地契合在髋关节窝中。而在外力的作用下,股骨头会脱出髋关节窝,造成髋关节脱位。脱位,就是脱臼,也即人们常说的“错窝儿”。 宝宝出生前缩在子宫里,空间非常狭小,尤其是在臀位、头胎、羊水偏少的情况下,产程较长,阴道分娩过程中会使关节承受很大的外力挤压。而宝宝的股骨头不同于成人,它多是软骨,非常柔软。有多软呢?估计跟咱们的耳朵差不多软。这么软的骨头,生产时要承受数小时的强力挤压,是很容易从关节窝中脱出的。新生宝宝,骨头依然很软,在某些外力的作用下,比如绑腿、兜抱等,股骨头上的软骨也容易变形移位,从而影响髋关节发育,甚至造成髋关节脱位。 那DDH如何自测?哪些属于DDH高风险患病因素呢?由于小宝宝没有主观描述,对于存在高风险的宝宝,家长最好多上心,自己无法判断的,主动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①女宝宝:大约80%的病例是女孩。②头胎:大约60%的病例是头胎。③臀位阴道分娩:臀位阴道分娩的宝宝,患DDH的风险,是非臀位宝宝的17倍。④运动的制约:多胎、孕后期羊水过少、绑腿、兜抱等,都会限制宝宝的活动,增加患病风险。⑤有家族史: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统计数据表明有家族史者占10%。⑥相关异常:有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斜颈和其他四肢畸形的婴儿。存在以上几种情况的,即便宝宝没有皮纹不对称的情况,英国医疗咨询委员会(The Standing Medical Advisory Committee,SMAC)建议所有的新生儿都应纳入DDH的临床筛查,并强调多次检查,包括出生当天、出院时、6周、6~9个月和开始行走之后。家长自测DDH,需观察孩子是否有以下异常:①皮纹不对称: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皮纹不对称,包括臀纹、腿纹皮肤皱褶的深度、长度、数量等;女宝的阴唇是否对称等。②双下肢长度不等:就是看宝宝的两腿是否一样长。方法是:让宝宝屈膝平躺,看其双膝是否等高。③髋关节外展受限:正常宝宝髋关节外展对称大腿能贴到床面,患病的宝宝下肢不够灵活,且外展角度受限。④髋关节外展弹响:患病宝宝的股骨头在外展运动时,会产生跳动感,甚至会“啪啪”作响(建议由医生操作)。⑤疼痛:少数宝宝患侧髋关节僵硬,外展时,会因疼痛而哭闹。那么DDH如何治疗??? 前面提到过,DDH属于发育性疾病,症状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显现的。有的家长一开始发现宝宝有皮纹不对称,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想着等两个月再说吧~结果……等到孩子会走路了,出现像鸭子一样左摇右摆的步态了,谁都可以看出孩子的异常了,却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 可能也有的家长会说,我当初就没听社区医生的话孩子现在也好好的。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说这孩子比较幸运,因为纹不对称的宝宝中大约有10%的DDH几率。不过,我们也应看到,有的孩子上小学还好好的,有的甚至到30多岁,问题才会显现。所以,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最好还是去专科医院查一下。越早发现问题,治疗越简单,孩子越少受罪。 比如,1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内,你可能只需将尿布垫厚一些,让宝宝的髋部在自然轻度髋关节屈曲位下外展;或者抱孩子的时候,让他的双腿呈高度外展蛙式位,坚持3-4个月就可治愈。而等到孩子1-2岁时,因脱位时间长,治疗时就需要牵引,佩戴 Pavlik挽具,或者用大夹板、石膏固定。孩子的痛苦就会增加。2岁以上,甚至需通过手术矫正。而且,治疗越早,预后效果越好。DDH是否可以预防呢? DDH是先天疾病,目前还没有找到百分百的后天预防措施。不过,相关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保护宝宝的关节,减少宝宝患DDH的风险。①拒绝绑腿。不当的包裹方式会限制宝宝下肢的活动,最好给宝宝穿双下肢能分开的衣服。宝宝能像青蛙一样外展双腿是最好的。②选择正确的背巾和背带。抱孩子的时候多用骑跨式,避免宝宝双腿下垂,最好能蛙式外展,确保股骨头紧贴髋臼,降低发生DDH的风险。③提倡给孩子用尿不湿。尿不湿能让宝宝双腿自然外展,尿不湿导致O型腿的说法纯属谣言。④选择合适的座椅。比如选择宝宝安全座椅,座位不要太窄,应确保宝宝双腿能自然弯曲外展,并保持活动状态。这样股骨头和关节囊能得到自然的“治疗”,即使孩子本来有发病基础的,也有望缓解。再次强调!!!①皮纹不对称,只是个提示信号,二者不能划等号。很多正常的宝宝,也存在皮纹不对称的现象,,是由于婴幼儿的下肢较成人短小且脂肪堆积导致的。②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做B超排查,6个月以上,拍片子可以直接看到股骨头和髋臼的关系,基本可以确定是否有脱位以及脱位的程度。③1岁以前的宝宝,通过治疗基本上都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走路,而且治疗方法不是很复杂,孩子也没什么痛苦。所以,家长要多观察,争取早明确,早治疗,给宝宝一个健康的髋关节。
1.血管瘤易破溃和感染,平常要注意保护,避免损伤,破溃。 2.注射治疗后1天内,注射处不要沾水; 注射治疗后1~2天孩子可能会不适或者发热, 3.局部肿胀,都属于正常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8.5时可以给予退热药。 4.血管瘤破溃,感染:遇到注射部位出血,感染,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后包扎伤口,每天换药一次。 5.血管瘤,淋巴管瘤,注射治疗期间,有可能会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也与药物有关系,但这只是短期的影响,当治疗结束后就会恢复正常。 6.局部注射治疗不会进行到血管瘤完全消失,一般看到明显好转后就会结束治疗。 7.血管瘤治疗好转的表现,瘤体平坦,颜色变淡,甚至中间出现白色的皮肤。 本文系王苏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包皮术后注意事项: 1.疼痛:术后均会有不同程度疼痛,轻者外涂止痛软膏,重者口服止痛药。不疼就不必涂抹软膏。 2.排尿困难:往往是伤口疼痛引起,需要加强止痛,另外慢慢排尿。 3.龟头表面白色分泌物:包茎手术时,有时需要将包皮自龟头上剥离,造成龟头表面轻微糜烂或少许分泌物,不需要特殊处理,仅用消毒液浸洗即可。 4.肿胀:由于线的切割损伤,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应该多卧床休息。 5.出血:往往是不小心碰到了包皮所致,轻轻用棉签压迫出血处数分钟即可。 6.龟头突出于包皮圈:应该轻轻挤压龟头,不能让龟头经常突出于包皮圈。如果龟头突出且颜色青紫,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7.包皮圈脱落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逐渐裂开脱落,如果超过3周没有脱落,应该到医院检查。 8.包皮口疤痕狭窄:部分患儿包皮术后,因为疤痕狭窄,导致龟头不能外露,包皮口细小,不需特殊处理一般一年左右可以渐渐缓解,也可以涂抹地耐得软膏以减轻疤痕的形成,促进软化。 9.药物使用方法: 将硼酸粉一袋配温热水2000毫升备用,浸洗时取150毫升水,将阴茎前段浸入水中3~5分钟,每天3次即可。硼酸使用完了也可以用淡盐水代替,大概浓度是2%。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抹在阴茎中部周围一圈,并用保鲜膜覆盖,4~6小时一次。 曲马多或其他止痛药物:疼痛剧烈时可以临时口服止痛药。 本文系王苏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总访问量 4,747,290次
在线服务患者 5,304位
科普文章 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