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主任医师 教授
4.0
头颈外科樊晋川
主任医师
院长
头颈外科孙荣昊
副主任医师 副研究员
4.9
头颈外科李春华
主任医师
4.6
头颈外科王少新
主任医师
4.4
头颈外科王朝晖
主任医师
4.2
头颈外科陈建超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头颈外科陈锦
主任医师
3.5
头颈外科刘坤
副主任医师
3.5
头颈外科于涛
副主任医师
3.4
徐川
副主任医师
3.4
头颈外科蔡永聪
副主任医师
3.4
头颈外科姜健
副主任医师
3.3
头颈外科周雨秋
医师
3.3
头颈外科王薇
副主任医师
3.3
头颈外科张兵
副主任医师
3.2
头颈外科伏桂明
主治医师
3.2
头颈外科张翔宇
主治医师
3.2
头颈外科马霖杰
主治医师
3.2
头颈外科杨金民
医师
3.2
疫情防控进入第三年,防控不松懈。复查随访是头颈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重要环节,持续数年,复查是否规范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非住院患者不能进入外科大楼,我的老患者既往每周二在外科楼8楼的随访暂停,如何让肿瘤患者的随访复查不能影响?患者随访看报告、答疑等如何找到我?复诊患者最好在当地检查,资料上传。无紧急治疗需要或复查的患者建议网上咨询,外省患者如果挂不了号,又是首诊患者确需要来就诊者,可以网上预约门诊加号。一、门诊患者就诊要求:祥见我院官网告知书,只预约挂号,不能现场挂号;就诊时戴口罩,家属限一人,均要测体温戴口罩,体温正常才能进入头颈专科门诊。(外省患者进诊室需要核酸报告,行程码不能有星号)。如果复查患者最好挂我科随访门诊和特殊疾病门诊吴万梅医生的号,结果拿到后可以网上问诊,也可以门诊找我看,我的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和周四上午。看报告不用挂号,尽量把有限的号源留给需要治疗的首诊肿瘤患者;确需要现场就诊的疑难疾病,无法挂到号者,可以好大夫网上预约现场加号,现场加号限5个。二、 足不出户,在线复诊随访1, 可以通过好大夫公众号,找到王朝晖大夫,关注后,与医生对话,将检查报告拍照上传。2, 扫描王朝晖大夫好大夫二维码,甲状腺肿瘤患者可以扫描本人的好大夫二维码,关注后就可以和我沟通,上传检查报告,这个二维码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一病区患者管理群上有公布 3、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复查检查包括:甲功全套(包括Tg甲状腺球蛋白)、颈部彩超(术后3个月以上的复查患者需要做),甲状腺髓样癌患者需要做降钙素和癌胚抗原检测,根据情况咨询是否需要其他检查;上传报告是,把手术后的出院证和病理报告一起上传,不同的病理分期和转移淋巴结多少不同,给与的优甲乐服药指导不一样,个体化治疗必须看到当时手术的情况才能回复。4、口腔肿瘤患者复查,先完成颌面部和颈部增强MRI或增强CT再就诊,最好是我院影像检查,便于电脑上放大仔细阅读和前后对比。口腔肿瘤患者最好门诊面诊看报告,需要查体。为了您和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非常感谢大家的理解与配合,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疫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前不久,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最新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建议(2022年版)》,通过以下方式可帮助高危对象发现甲状腺癌,及时就诊。以下患者为高危人群,应提高防控意识,定期筛查: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性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②由于其他疾病,颈部接受过放疗的患者;③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及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如Cowden征、Carney综合征、Werner综合征或Gardner综合征等)的既往史或家族史(有血缘关系)者;④甲状腺结节>1cm,且结节生长迅速者;⑤甲状腺结节>1cm,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声困难、伴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可排除声带病变(炎症、息肉等);⑥甲状腺结节>1cm,同时颈部淋巴结肿大;⑦降钙素高于正常范围者;⑧RET基因突变者。筛查建议:①甲状腺癌筛查需要同时进行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的形态检查(即彩超),以及血液实验室检查(即甲状腺功能全套);② 一般无症状人群不推荐进行甲状腺癌的筛查;③甲状腺癌高危人群: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每年1-2次;④有甲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体检甲状腺,每年一次颈部彩超;⑤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⑥对于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可每6-12个月行颈部超声检查1次,对暂未治疗的可疑恶性结节,可缩短颈部超声检查的间隔;必要时考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五、甲状腺癌治疗基本原则是什么?根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最新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90%。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术后根据情况辅以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某些情况下需辅以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外科治疗包括传统颈部开放手术、内镜辅助颈部无痕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方式。比较少见的滤泡癌、髓样癌治疗仍然以外科治疗为主。甲状腺未分化癌恶性程度很高,少数患者有手术机会,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预后很差、生存时间短。同时需要注意,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很重要,每一个患者病情、诉求不同,临床诊治有一定灵活性。「本期科普医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候任主委,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常委兼整形修复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专委会常委兼任腔镜智能机器人学组副组长等职;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及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起草参编甲状腺癌全国指南,规范及专家共识13部。
甲状腺癌术后需要终身服药吗?这是所有甲癌患者特别关心的问题,这里提到的服药,是指服药外源性的左甲状腺素,临床上常常服用的是优甲乐。谈药物补充就要谈谈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为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促进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甲状腺激素缺乏会出现新陈代谢低下的症状,如精神不振、乏力、嗜睡、怕冷、血脂增高、记忆力减退等,甚至出现心血管疾病及粘液性水肿。如果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的患者,由于甲状腺被全部切除而丧失了分泌甲状腺激素的能力,需要通过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来补充甲状腺激素,即替代治疗,因此,需要终身服药。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口服左甲状腺素的目的和剂量不同:如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DTC),口服左甲状腺素的目的不仅是替代治疗,更主要的是TSH抑制治疗,后者是应用超过生理剂量的外源性左甲状腺素抑制TSH水平达到降低分化型DTC复发率和转移率的目的,根据肿瘤的分期及危险分层确定药物剂量和TSH抑制治疗的时间长短(一般5-10年,之后转为替代治疗);如果为髓样癌行甲状腺全切,给与外源性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就行。总之,甲状腺全切的患者肯定是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常用的是左甲状腺素)来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行甲状腺腺叶及峡叶切除的患者(单侧切除)是否需要终生服药?多数观点及证据认为,TSH抑制水平与DTC的复发、转移和癌症相关的死亡密切相关,即使是低危的DTC患者,其术后进行合适的TSH抑制仍然可改善整体预后,所以DTC患者术后都需要服药。但是TSH抑制治疗应该兼顾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摒弃单一标准。低危组患者抑制治疗时间5-10年,之后改为替代治疗,由于单侧切除还有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有功能,则部分患者有可能不需要终身服药。根据美国ATA指南:初治期(1年内)TSH抑制治疗目标,腺叶切除的低危DTC患者TSH控制在0.5-2(mU/L)即可;临床上的确部分患者术后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功能可以使TSH维持就在0.5-2(mU/L)区间,可能就可以不用服药。因此,DTC的单侧腺叶切除的患者术后是否需要服药以及服药多久?需要根据患者的复发风险及残余甲状腺功能确定。图一,术后1年内TSH抑制治疗目标推荐图二,术后1年以后即随访期,TSH抑制治疗的目标推荐(中国指南)
总访问量 5,808,761次
在线服务患者 23,653位
科普文章 69篇
年度好大夫 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