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或者下肢动脉血栓的病人行手术治疗后,肢体血供恢复,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外周动脉疾病并不是销声匿迹了,手术并不能彻底治愈这一疾患。为降低术后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发生率,仍需继续康复治疗。1.休息:腔内微创治疗压迫止血者术后手术侧肢体制动24小时,使用血管闭合器或血管缝合器患者一般需6-8小时,开刀手术患者需卧床3-7天。2.病情监测: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感觉及脉搏强弱等,测量皮肤温度时应选择两侧肢体相同部位。若出现肢端疼痛、苍白、麻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可能发生血管痉挛或继发性血栓形成,需及时就医。对于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应观察有无渗血和出血倾向,如口腔牙龈是否出血,是否有血尿或者黑便等。3.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观察有无不良反映。保持切口辅料清洁完整,定时更换,观察患者切口处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好血糖。(2)低盐低脂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适当控制体重。(3)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情绪稳定。5.患肢护理:(1)患肢适当保暖35°-37.7°,禁热敷,不能泡脚(2)患肢禁冷敷,以免引起血管收缩(3)取合适体位,睡觉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易灌注下肢(4)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变,以免影响血液循环(5)坐时应避免一脚搁在另一脚膝盖上,防止动静脉受压阻碍血流,避免盘腿和蹲便(推荐坐便)(6)保持足部清洁干燥,用肥皂、温水洗脚,以免烫伤(7)皮肤瘙痒时,可涂止痒药膏,避免手抓,以免造成继发感染(8)如有皮肤溃疡或坏死,应避免受压及刺激,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6.功能锻炼: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坚持每日行走7000步-10000步左右或3000米以上。另外可做Buerger运动,增加末梢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不适用与溃疡或坏疽的情况)。方法:抬高1-2分钟,下垂2-3分钟,平卧2-3分钟;足部旋转、屈伸,反复锻炼20-30分钟。或散步法20-30分钟,每日数次.7.药物治疗:为保证术后血管通常,常需继续口服抗凝药物,改善微循环药物。饭后口服拜阿司匹林抗凝治疗(100mg/次,1次/日),不管是否高血脂都推荐使用降血脂药物:立普妥或可定(1片/次,1次/日,睡前口服,定期复查肝功)。放置支架患者需加服半年利伐沙班,一年波立维(氯吡格雷)75mg/次,1次/日。(根据医嘱可口服安步乐克凯纳西洛他唑等改善循环药物)8.定期复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常常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为预防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需定期复查(第一次一个月复查,以后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控制合并症。(如发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诊①伤口有较多的渗出物或发红、发热及疼痛。②实施手术部位远端肢体皮肤温度、颜色、脉搏发生改变。③又出现间歇性跛行等供血不足的表现)专家简介:黄任平教授,哈医大四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七年制。师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国际血管外科专家Thaveau教授,国际血管病专家瑞士伯尔尼大学Willenberg教授,国内普外科大家孙备教授。2008年9月至2021年4月就职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血管外科、糖尿病足处理中心、创面外科。2021年5月至今就职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血管外科。发表国内外论文40余篇,主编外科学专著一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两部,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获得黑龙江省医疗新技术应用一等奖。已从事微创血管病治疗与创面治疗10余年。治愈各种静脉曲张,婴幼儿血管瘤,下肢静脉血栓,血管畸形,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胸、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血栓,肺栓塞,各种疑难创面等20000余例。学术地位: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血管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血管通路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慢病管理学会血管与腔内血管专委会主任委员。黄任平博士专家门诊地址:哈医大四院南岗院区门诊部三楼3诊室血管外科诊室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二上午。(具体以当日门诊发布信息为准)疫情期间挂号模式:微信关注“”哈医大四院”微信公众号,进去网络挂号,选择南岗院区外科门诊-血管外科周一或周二黄任平医生挂号缴费
1.急性深静脉血栓,症状什么时候会消褪?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往往有腿部的明显肿胀和疼痛。早期明确诊断和评估,如果没有抗凝禁忌,首选抗凝治疗。抗凝时间一般3-6个月。 2.急性期过后,深静脉血栓将会怎么发展? 深静脉血栓在30d之后就进入了慢性期,慢性血栓会存在很长时间。随着时间推移,侧枝循环形成,症状会逐渐减轻,接近正常人。 3.慢性深静脉血栓如何治疗? 慢性期不但要服用抗凝药物溶解血栓,还要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治疗:物理治疗和静脉血管活性的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加压弹力袜和间歇气压治疗,促进静脉回流。 静脉血管活性的治疗:如黄酮类、七叶皂苷类。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者肿胀、疼痛。增加静脉血管张力,保护血管壁等作用。 4.慢性血栓有致死性肺栓塞的危险吗? 慢性血栓往往牢固地粘附于血管壁上,不容易脱落,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极小。 5.慢性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日常保健? 小腿的适当运动对深静脉血栓恢复有利。推荐步行锻炼,休息时抬高下肢。坚持穿医用弹力袜,预防血栓后遗症,定期复诊。 6.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是什么样的? 深静脉血栓后遗症(PTS)是慢性静脉高压的表现,可能导致腿部疼痛、肿胀、色沉、皮炎甚至溃疡。一般在深静脉血栓发生2年后逐渐出现。 7.会不会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大部分经过及时、规范、有效治疗者,很少发生血栓后遗症。然而以下情况可能增加发生PTS的风险。急性静脉血栓发生时,抗凝不及时、抗凝指标INR未达标、抗凝过早停止等;血栓转入慢性期时没有及时采用必要的治疗措施。无症状的深静脉血栓极少发生血栓后遗症。 8.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在饮食方面有什么讲究? 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饮食一般无须严格限制,但一个总的原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饮食应以低糖、低盐、低脂为主。血脂升高也是增加血液粘滞度的一个因素。 9.深静脉血栓一定会复发吗? 不一定!深静脉血栓的复发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果血栓早期未进行有效的抗凝治疗,复发的风险可能高达50%;穿着医用弹力袜可降低血栓复发的风险;髂股静脉血栓复发风险相对略高,而小腿血栓复发风险低;高凝状态、先天性或后天性的易栓症者,有血栓复发可能。 10.深静脉血栓患者可以怀孕与哺乳吗? 怀孕期间患深静脉血栓,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直到产后6周。孕妇禁用华法林。哺乳期患深静脉血栓,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不通过胎盘屏障,同时不分泌于乳汁中,所以孕期和哺乳期可以安全使用。 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过医生评估后,大多可以再次怀孕,孕期在医生的指导下预防血栓复发。
总访问量 2,134,279次
在线服务患者 5,207位
科普文章 29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