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有些孩子一开口就输给父母了
▲家有男孩,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亲子关系的断裂,往往都是由于缺少沟通导致的。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先好好“听”他说话吧!——虎妈高三男生轻生,遗言曝光:有些父母一开口,孩子就输了……作者| 靖格格来源| 中国咨询师成长联盟(ID:gcocp2014)◐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很多孩子在自杀前都曾经不同程度上地向父母“求助”过。遗憾的是大部分被父母忽略,或者遭到父母的说教、批评,或者被父母认为是“小事情”。在中国校园暴力的案例中,绝大部分遭到校园暴力的孩子选择不告诉父母,其中直接的原因是孩子回来告诉家长,家长反而是去数落自己的孩子。有一天,13岁乖乖女和妈妈说:“听说学校里有一个女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了”,话还没说完,这位妈妈用很刻薄的话打断她说:“这个女学生是在发骚”。又一次女孩在晚饭时说到:“咱们家什么教育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再次不屑地说:“需要性的人,才需要性教育”。于是,女孩再也没有和妈妈谈过类似的话题,更没有告诉妈妈自己被补习老师性侵,但是她得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这个女孩就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在绝望的求助时,妈妈两次关上了“倾听”的大门,那个13岁的女孩该是多么的无助!“虽然很自私,但是,我想你记住我的模样,真的很幸运遇到你这样的妈妈,您的恩情,我来世再还吧。”21岁的高三复读生魏天烨在发出这条告别短信后,永远的离开了爱他的妈妈。魏天烨的父母在他高三的时候离的婚,已经对丈夫失望的母亲把全部的希望放在了儿子身上,可是这也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魏天烨去世前给妈妈写到:“我真的想好好学,考上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我爱你,下辈子,别做我妈了,太累了。”妈妈回的微信写道:“你永远是我的好儿子,你是妈妈的支柱,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支持你,妈妈因你考上外高而荣幸,我希望你这次也争取轰动一哈周边的这几个学生。”儿子最后的倾诉求救,得到的回应却是妈妈一如既往的“鼓励”、“期望”、以爱为名的施压,这位妈妈完全没有“倾听”到儿子的绝望、疲惫、压力。我无意指责这两位母亲,他们是那么爱自己的孩子,逝去的孩子留给他们后半生的是无尽的伤痛。只是感到惋惜。在很多极端的案例里,痛苦的父母们伤心地问:“为什么他(她)不告诉我?”而我们不如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孩子痛苦的恳求、绝望的呐喊!孩子的“不说”,是从家长的“不听”开始的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说:“孩子突然什么都不愿意和自己说了”;“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叛逆的很”;……亲子关系问题的开端永远是沟通问题。“你为什么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笔者采访了多位青少年朋友,我们听一听孩子怎么说:“我爸号称很民主,但每次我一说自己的想法,他就说我幼稚、片面,总这样我就不想说了。”“我妈说什么都是对的,我什么都是错的。”“每次他们一副想要了解我的样子,问我学校的事情,可是我一说什么,他们就开始严肃的教育我。比如我说我好朋友和老师说了个谎,他们就说这种朋友不能交,会把我带坏;比如我说班里有什么活动,他们就马上很紧张的问,谁参加了,得奖了吗?你为什么不参加之类的。”“我每次和他们讲好玩的事情,他们就说有时间关心这个,不如好好学学习。”“他们和我谈话的目的就是驳斥我的想法,把他们的想法加在我的身上。”“我和他们说我感兴趣的事情,他们说,你一天都在想些什么,怪不得学习不好,你看看你表姐~~,我再也不想和他们说什么了。”“在我家,只有单方面的父母能说话,而且说的话都没用,我说话他们一句都不听。就算我说破大天,说半个小时,跟我一句话没说结果一样。”......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却做不到好好听一听孩子的心声。爱他,请不要用“不听”去伤害他最伤害我们的是什么?是遇到的挫折、困难?是敌人的攻击、诋毁?都不是。是当我们意识到没有人真正想听我们说什么,特别是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想听我们说什么的时候,那种孤立无援、不被认可的感觉。著名心理治疗师麦克·尼可斯曾说过:“不被了解的感受是人类最痛苦的经验之一。不被欣赏,没有反应,会掏空我们的精力,让我们缺乏生气。当我们与一个不肯听我们说话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上海发生的17岁男孩跳桥事件,让人扼腕惋惜。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争吵,回家的路上母亲在车上批评孩子,继而母子又发生了争吵。车子停在高架桥当中,男孩夺门而出,决绝地冲向桥边一跃而下,没能拉住儿子的母亲绝望地捶地痛哭。这一幕,让人心痛。如果这位母亲能听一听孩子的牢骚抱怨,是不是事情能够不一样?在知乎和微博上有大量的帖子是青少年倾诉与父母的矛盾和自己的痛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父母不能倾听自己。这些帖子里,写满了孩子们的痛苦、无助。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而很多时候,不会倾听则将爱与温暖变成了恨与伤害。而父母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是伤害的实施者。倾听——父母的必修课孩子从呱呱落地,我们开始无条件地爱他,他开始会说话,能走路,每一天的一点进步都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用充满爱和欣赏的眼光看着他。可是慢慢地我们的目光里开始加入了殷切的希望,我们不自觉的幻想他能力超群、智商卓越,我们暗暗地期望他出类拔萃。有了这些以爱为名的期待后,我们开始体会等待的焦虑和失望的愤怒。我们想让他变得更好,我们想让他品学兼优,我们想让他未来的人生顺遂,这有错吗?没有!但是如果你期待孩子只是在你设想的“模具”里成长,那就大错特错了。爱孩子不是爱那个你理想中的孩子,而是爱这个独一无二真实的他。爱孩子就要学会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我们曾经都是孩子,作为曾经的少年,现在少年的母亲,是否还记得曾经叛逆的自己,曾经对父母行为的厌恶。可还记得少年的你,也曾暗暗发誓:我将来一定不会这么对待我的孩子。那么我们要怎样倾听呢?克制纠正的冲动,请先搁置自我,持续专注地听一听孩子想说什么;以孩子寻求关注的需求为先,真正专心做一个“接收器”,孩子才能更愿意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父母常常觉得很多事情自己经历过,体验过,吃过亏,上过当,所以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孩子的观点是幼稚的、偏颇的、错误的。一旦如此,就等于关上了信任的大门;承认观点不是唯一的,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和观点,虽然孩子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不总是全部“正确”的,但是我们自己又何尝总是正确的呢?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做出反应,而如果你连好好了解他都做不到,又何谈爱呢?相比各种说教教导,一位乐于倾听的爸爸或妈妈,给予的尊重和安全感,才是孩子探索的动力。对于孩子来说,即便是和善的说教,也是强加给他们的,唯有通过思考建立的“私人逻辑”和“内在信念”才能够真正指导他的行动。只有当父母不再认为孩子是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或手中待塑的陶土之后,才能开始真正听孩子说话。爱他们,那么请放下我们想控制、改造、操纵以及改善他们的这些企图,专心听他们说话吧。
姜文娟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科250人已读 - 只会讲道理的父母是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的
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尊重,教育才能真正发生。——凯叔作者丨夏天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我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从儿子的被窝里搜出手机了。 我拿着手机生气地质问儿子: “为什么我说的话你永远都记不住? 你到底要怎样才能明白,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你只有把学习搞好,你将来才能有自由玩手机的资格……” 儿子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不耐烦地瞄了我一眼,用被子蒙上头,继续睡觉。 我掀开儿子的被子,强迫他继续听着我的唠叨,等待着他像以前那样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哪怕只是敷衍。 然而,这次儿子连敷衍都不肯了,他狠狠地把被子扔在我的脚下,瞪着眼睛大声跟我吼道: “你说够了没有,你凭什么觉得你说得都对,我又凭什么必须听你的……” 看着儿子歇斯底里的样子,我当场石化。 然而,更让我不可置信的是,第二天儿子竟然不上学了。 不管我在门外如何催促,如何苦心相劝,儿子都紧闭房门。 就这样,我和儿子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冷战。 而我也在这段难捱的沉默时光里,反复地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他才会这么恨我,又或许,这样的“恨”早已持续很多年…… 直到一次偶然,我从武志红老师的讲座里听到这么一句话: “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道理,你讲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更不愿意和你沟通。” 我才明白: 原来,是我引以为傲的“良言诤语”,把儿子养废了。 原来,只会跟孩子讲道理的父母,永远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给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 其实,我早就应该发现: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用的教育。 比如,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经常跟孩子说: 吃饭挑食,对身体不好; 吃冰淇淋太多,肠胃会不舒服; 吃糖太多,容易蛀牙...... 我们是真心地关心孩子,可孩子依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等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讲人生、讲得失、讲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 可结果呢? 你说得越多,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我们怪孩子难管、叛逆,其实是错怪了孩子。 曾看过一段很有趣的视频: 一个两三岁的小女孩在家里吵吵闹闹的,爸爸好声好气地跟女孩说:请保持安静。 女孩不仅不听,还生气地对爸爸发火: “你嫌我吵,就是不爱我了 !”女孩的神逻辑让爸爸哭笑不得。 同时,也再次验证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和脑科学家蒂娜·佩恩·布赖森的研究结果: “孩子听不进道理,原因在于父母养育孩子的方法,不符合大脑发展规律。” 我们的大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理智脑,下层是情绪脑。 而孩子的发育规律是先下层,后上层。 也就是说,对于大脑尚未发展完善的低龄孩子来说,我们讲的道理,孩子可能根本就没有听懂。 除此之外,心理学上还有个“超限效应”: “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变形计》里的郑子豪,非常喜欢玩电脑游戏。 做律师的爸爸看不惯,一抓住机会,就会滔滔不绝地跟郑子豪讲各种大道理: “你知不知道打游戏是不对的?” “你这样打游戏是会上瘾的,就像抽鸦片一样,玩物丧志。” “你要搞你的学习,你只有学习搞好了,你才能搞一搞娱乐的东西。” 而郑子豪就像开启了自动屏蔽模式,不但对爸爸的大道理置若罔闻,反而更加痴迷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教育才能真正有效。 居高临下地给孩子说教,很难让孩子从心底里去认可。 孩子不认可父母的大道理,父母讲得再多,再掏心掏肺,也都是无效的努力。 有时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也许是父母的“控制欲”作祟。 很多时候,儿子越是听不进去,我就越是喋喋不休地跟儿子讲道理。 我坚信只要不停地说,总有“顽石点头”的那一天。 但事实是: 有的时候,讲道理,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记得有一次,我和儿子一起观看综艺节目《一路成年》。 节目里,“达康书记”吴刚非常关心儿子阳阳,他要求阳阳的大小事件都要打电话汇报。 他还总是在节目里以“父亲”和“前辈”的双重身份,指导阳阳如何演绎角色,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戒骄戒躁。 节目第二期,他因为要去拍戏退出了节目。 临走时,不停地跟阳阳交代: “做任何事,要往最坏的考虑。 你要学会坚持,学会忍耐,别人有需要帮忙的,你就伸一把手,要有团队精神……”阳阳虽然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但表情已经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看到这里,儿子突然盯着我说: “妈,你不停给我讲道理的时候,我的内心就跟阳阳一样痛苦。”当时,我不理解儿子为什么这么说,但是现在我明白了。 就像一位心理学老师说的那样: “父母的唠叨,看似是关心,其实是一种慢性心理折磨。” 因为,父母无休止的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 这会带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打击和消磨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曾看到过一位网友的倾诉: “从小到大,无论大事小事,妈妈都唠叨个不停。 我越躲,妈妈的指责越严厉。 我越跟妈妈对抗,妈妈的惩罚越严重。 终日与愤怒、沮丧、自卑为伍,现在的我已经不知道学习的乐趣何在,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不知道活着的乐趣何在!” 父母无休止地唠叨和说教,带给孩子的伤害无异于打击、贬低等语言暴力所带来的。 正面管教中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只有当父母放下高高在上的说教,给予孩子尊重和认同,孩子才能获得自信,变得越来越好。 《别等孩子长大了,才后悔你现在做得太多》一书中,有句话说得特别扎心: “孩子的问题与父母的表现密切相关。” 如果孩子错了,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所以,把儿子养废后,我决定换个思路养娃。 1. 用以退为进代替硬碰硬 儿子特别喜欢玩游戏。 不管我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大发雷霆地吼他、骂他,还是强行拔掉家里的网线,儿子都不听。 直到我偶然看到奥运冠军邓亚萍的一段视频,我才发现: 与其跟孩子硬碰硬,不如以退为进。 邓亚萍的儿子有段时间也非常痴迷游戏。 邓亚萍没有责备他,也没有强迫他戒掉游戏,而是温和地告诉他: “你如果真的喜欢打游戏,你可以去走电竞这条路。” 之后,邓亚萍专门带着儿子考察了两家顶级电竞俱乐部,让儿子了解他们的作息,看看他们是怎么训练的。 结果,儿子一听到电竞一天要训练12个小时,立马放弃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和孩子对抗只会失败,你永远打不赢孩子,更无法通过对抗培养其合作精神。” 要想要让孩子愿意与我们合作,“以退为进”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强硬地跟孩子讲道理,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让孩子朝着反向发展。 但向孩子传递我们的支持、尊重、接纳和认可,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则会比任何建议和帮助都有效。 2.用幽默代替严厉的说教 国外有一段特别火的视频。 14岁的女儿想穿超短裤去学校,爸爸为了阻止女儿,特地穿了一条超短裤演示给女儿看: “把你的短裤拿出来,看看到底有多短?比一比谁的短! ”“你现在要是穿它去上学,我就每天穿着这裤衩接你放学。” 爸爸滑稽的样子,让女儿笑歪了,同时也完美地化解了一场父女间的冲突。回想我跟儿子针尖对麦芒似地争执,开批斗大会似地批评,“神圣不可侵犯”的命令,我不得不承认: “幽默才是解除敌意最好的办法。” 因为,幽默的沟通,会让孩子看见父母的真心实意,会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自动解除敌意,轻松接纳父母的建议。对于孩子来说,如春风般温柔的爱,才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新中式父母》里有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父母。 一类是‘吃老本型’父母,他们使用过去自己接受的一套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通常只会认为传统教育没有问题,是孩子有问题。 一类是‘学习型’父母,他们会去探索与时俱进的教育方式,假如孩子表现不好,他们会反思,然后寻找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 我们可能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是一个成长型的父母。 只要我们愿意从错误中反思,愿意从现在起改变,愿意把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认同放在父母权威之上,我们就一定能够养出一个内心有爱,眼里有光,不负期望的孩子。
姜文娟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科1023人已读 - 孩子为什么总是想逃离父母
作者|天雅 很多妈妈常遇到这种情况: 为养育孩子殚精竭虑,做牛做马,尽最大努力去爱孩子—— 带Ta一起玩,给Ta做好吃的,辅导Ta学习,带领Ta走向成长。 一开始,一切都很和谐、很美好。 可到了某一天,不知怎的,这份和谐突然就被打破了—— 孩子开始忤逆抗拒,各种不配合,与你越来越疏远。 更有甚者,Ta宁愿跟甩手掌柜(爸爸)去亲近,也不愿意再跟你亲近。 你说气人不气人! 孩子是不知道你爱Ta,为Ta付出了很多吗? 不是,而是不愿意接受。 为什么你爱孩子,孩子却远离你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想一想: 这份爱,展现的是谁的意志? 比如,孩子正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题,进度缓慢。 体谅到孩子的辛苦,父母走过去好心提醒,应该如何理解题目、如何解答。 结果孩子一点也不想听,还嫌你烦: “我知道,我知道,我自己知道怎么做。” 大人往往不理解,反而责备: “你如果真知道,还会在那里纠结半天吗?我这么努力帮助你,你怎么就不听呢?” 结果孩子更不乐意了,扭过头去不再理睬你。 仔细分辨,就会发现: Ta不仅抗拒你的帮忙,同时还产生了愤怒。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 如果,题目是靠自己解出来的,发展的是自己的意志,Ta会获得一种「力量感」: “我有智慧,只要我付诸努力,我就一定能做到。” 但如果,题目靠父母指导来解答,发展的是父母的意志,Ta就会感到一种「无力感」: “我真失败,没有父母的帮助,我什么也做不成。” 其实,每一个孩子内在都有一股生命力—— 渴望在生活各个领域,不断生长、延伸自己的意志,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孩子在苦思冥想一道数学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答。 这时父母主动提醒,对孩子而言,不是帮助,而是阻碍: “你专门跑过来指导我,就好像是认定我做不好,不相信我的能力。” 而Ta之所以嫌你烦,是因为Ta的潜意识觉得,如果接受了你的好,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好。 「个人意志」这个细节,为何如此重要?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 在面对孩子时,我们是把Ta当作主角,还是把Ta当作配角? 什么叫主角、配角? 举个例子。 一位新手妈妈,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很用心地学习各种育儿课程。 从中她知晓了母亲功能的重要性: 要及时哺乳,要及时回应,要不离不弃陪在孩子身边…… 在执行时,她努力以一个“好妈妈”的身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母爱,建立联结。 具体如何做呢? 她有2种做法: 一种是根据她学习到的“完美标准”,不断运用在孩子身上。 饿了,给Ta准备超高价值的营养套餐;哭了,给Ta标准式的一亲二抱三安慰;学习卡壳了,给Ta传授最佳解题思路…… 另一种是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反应,调整她的回应方式。 饿了,先问Ta想吃什么,再给Ta准备;哭了,先看Ta是为何而哭,再灵活回应;学习卡壳了,先问Ta要不要帮忙,再决定帮不帮…… 这两种做法,目的都是为了向孩子传递爱,帮助Ta更好地成长。 但不一样是: 前者突显的是妈妈的意志,孩子成了「配角」:配合她演绎一个“好妈妈”; 后者突显的是孩子的意志,孩子成为「主角」:演绎Ta自己的“成长剧本”。 让孩子成为「配角」,本质上是在压缩孩子的意志,限制Ta的成长。 但没有孩子希望自己是配角,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限制、被控制,就会下意识反抗: 要么是直接把你推开,要么采取被动攻击,故意犯错、搞砸,不配合。 而让孩子成为「主角」,则可以让孩子的意志得到伸展,自主成长。 当Ta正在做一件事, 如果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达成,Ta会从中获得一种“我很棒”的感觉,形成自我效能感。 即便Ta暂时无法靠自己达成,Ta多半也会通过学习去提升能力,或向外界寻求求助。 从中Ta会体验到: Ta在演绎Ta自己的“成长剧本”,父母只是配合、辅助Ta去发光发亮。 从而获得一种「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感觉。 来到这里,有的父母或许会担忧: 任由孩子当「主角」,万一走偏了,比如挑食、成绩落后等,怎么办? 现实却刚好相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主角」,Ta才能更有动力去成长。 挑食、学习落后通常是暂时的;外界刺激,会让孩子产生主动变好的愿望。 而父母需要做的是: 当孩子展现出想要变好的决心时,再以一个「配角」的姿态,辅助Ta成长。 比如, 当孩子从电视上看到奥运健儿的精彩时刻,兴奋地喊着“我也要成为世界冠军”时, 父母就可以配合着孩子的意志,辅助Ta搭配营养饮食,增强体质,去实现他的愿望。 而不需要在孩子的意志没有萌生之前,以挑食不好为由,硬生生地逼着他吃蔬菜。 这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是相当难的。 主要原因有2点。 其一,我们害怕失控。 父母用自己意志去爱孩子,可以获得一种「掌控」—— 以达到一种结果为目的,采取相应做法,控制孩子成长的步调。 而遵循着孩子的意志去表达爱,则往往伴随着「失控」——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下一秒会提出什么要求,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秒要做出怎样的回应。 也由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意志压迫孩子的意志。 表面上看,这种方法确实很高效; 但从长远来看,它却很容易让孩子走向2个极端: 要不彻底顺从,事事依赖父母,没有自主性;要不彻底反抗,事事忤逆父母,充满攻击性。 无论是哪一种结果,都会最终限制孩子的成长。 其二,我们自己的意志不曾被舒展过。 很多父母,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自主权的环境里,意志从来不曾获得舒展。 也因此,他们自己也不懂得如何舒展孩子的意志。 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觉知与成长。 就拿孩子学习这件事来说。 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谁在学习? 当然是孩子在学习。 正常情形应该是:孩子产生与学习有关的愿望,父母配合Ta实现愿望。 但在很多家庭中,学习却变成了父母的事情,孩子被“排挤”在学习之外: 孩子做错题,父母比Ta还挫败;孩子作业没完成,父母比Ta还焦虑;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比Ta还痛苦…… 换而言之,父母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在孩子的学习上,孩子必须放弃自己的意志,来承接父母的意志。 从而导致: 孩子在学习上变得越来越被动,父母越来越不耐烦,亲子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疏离。 那么,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 是将学习的责任归还给孩子。 当他学累了,走过去拍拍Ta的肩膀,拥抱一下,予以鼓励; 而当孩子实在解决不了,向你寻求帮助,再以建设性的口吻给他一些建议“你可以试试……”,绝口不提“你应该……”。 老子讲 “大音希声,大道无形” ,指的就是: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写在最后 父母之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有时候,它是一种主动的分离,象征「祝福」。 就像一只破壳而出的雏鸟,逐渐成长为强壮有力的雄鹰,张开翅膀冲向云端,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中,孩子会获得一种「成长的喜悦」,父母也会获得一种「见证孩子成长的喜悦」。 有时候,它是一种被动的分离,象征「诅咒」。 就像文章开头所讲的情形,父母竭尽全力去“爱”孩子,但孩子却倍感压抑,最终选择逃离父母。 从中,孩子会深陷一种「背叛父母的痛苦」,父母也会深陷一种「付出不被认可的痛苦」。 身为父母,我们真正需要做是,不是阻止分离,而是: 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角。 从而让分离从「诅咒」变成「祝福」,从痛苦走向喜悦。 最后,我以纪伯伦的诗结束今天的文章: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因渴望自身生命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望尘莫及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箭,弓箭手望著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箭射得又快又远。怀著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姜文娟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科734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 最近突然夜间酗酒(以前只是工作应酬喝一点),刷同类解压挤痘痘... 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总交流次数3已给处置建议
- 抑郁焦虑情绪 半年内有间断性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今年的5月份,有过1次轻度的... 请问是否需要用药 ,如何缓解这种情绪总交流次数5已给处置建议
- 躯体化障碍 曾**呕吐,肚子疼,跟刚开始发病症状一样 电话问诊总交流次数3已给处置建议
- 患者:男 17岁 在吃药 最后交流时间 01.25在吃药 现在很好,有些情况想向医生了解更多,谢谢医生 无总交流次数4已给处置建议
- 强迫症 自去年5月9日强迫症第一次发作,百优解从两粒半加到三粒。 跟我开三盒百优解、两盒维思通。总交流次数2已开处方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湖北省 第11名
总访问量 33,941,827次
在线服务患者 36,532位
直播义诊 56次
科普文章 466篇
年度好大夫 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