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

公立三甲综合医院

推荐专家

疾病: 胃息肉
医院科室: 不限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胃息肉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并非所有的息肉都是坏蛋,其中这些绝不可留??一、什么是胃息肉?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于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胃息肉可单发,也可有多枚、甚至十几到几十枚,我们常称之为散发性胃息肉。极罕见者可有100枚以上,常为家族遗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胃息肉多数直径为数毫米,有时可见直径>1厘米的,直径数厘米的息肉少见。它个头大小不一,小的如小米粒,中的像绿豆,大的如花生米,甚至像核桃。?如果长了数不清的大小不等的息肉,那就是胃息肉病,这大多是出身不好,与基因有关。二、胃息肉的分类和分型大体上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大类。详见下图:山田分型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性质,分为四型: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始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界限;II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始部有明确的界限;III型:蒂隆起的起始部略小,形成亚蒂;IV型:有蒂,隆起的起始部有明显的蒂部。1、腺瘤性息肉约占胃息肉的10%~25%,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较大(>2cm的广基息肉)、绒毛状腺瘤、伴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息肉数目越多,癌变率越高;?息肉的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率越高;?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高;这个家伙是潜在的杀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加上不注意生活细节,终有一天会发展为腺癌。所以,对这些息肉决不能姑息养奸,一经发现,格杀勿论,并要定期复查,只要他一露头,就切,犹如剿匪,务必斩草除根。2、增生性息肉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可能会带来消化道症状;增生性息肉有大约0.4%~1.76%的癌变几率,是否HP感染一定程度上影响息肉恶变。1%-20%存在灶性异型增生,且当直径>1cm和有蒂时候风险会增加。这在医学上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必担心。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大约40%的会完全消退。尽管它一般不会癌变,如果比较大(>2cm),还是要切除为好。3、胃底腺息肉胃底腺息肉又叫Elster囊肿,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前者可能和长期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有关,是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异型增生灶发生率<1%,所以一般认为基本不会癌变。(但近年来的报道显示,有个别癌变病例。)后者大约25-41%会发生不典型增生,两者在内镜下难以区别。如果证实与长期服用PPI相关,可考虑暂停或减量PPI,或者以替丁类替代。4、特殊的胃息肉(比较少见)①错构瘤性息肉,:多发于胃窦,常为单发,无恶变倾向。②异位性息肉:多为良性。③家族性息肉病:胃部的多发于胃窦,约5%为腺瘤性;约50-90%的患者存在于十二指肠腺瘤和壶腹部腺瘤,多为恶性。三、长了胃息肉,未必有症状其实很多人长了息肉根本不知道,因为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发现。有的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症状。如果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较大的息肉可以阻塞于幽门或息肉样胃窦黏膜滑入十二指肠,则可以出现幽门梗阻症状。四、只有部分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很多朋友发现息肉后,大都比较紧张,其实,胃息肉的绝大部分是良性的,可以和你相伴终生。只有做腺瘤性息肉,才会癌变,而且也不是100%,大可不必紧张。胃息肉发生癌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所以,胃息肉一经发现,必须取活检,以证实息肉是腺瘤性息肉还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以绝后患;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五、为什么会长胃息肉?尽管息肉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遗传:基因变异与胃息肉的形成息息相关,具体机制未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根除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抑酸药: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可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胃底腺息肉多与服用该药密切相关,部分该类患者停用抑酸药后胃底腺息肉可消失;吸烟:可能与吸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等因素相关;另一方面,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胃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饮酒:可损伤胃黏膜,慢性胃发生率明显增加,细菌繁殖增加,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胃息肉发生的风险;某些食物:有人认为较多肉类(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类,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年龄性别: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罹患胃息肉。六、哪些息肉必须切除?1、增生性息肉大多数胃息肉属于增生性息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炎性黏膜增生所生成的息肉样物。息肉直径小于1.5厘米,呈现圆形,表面比较光滑,常常伴有糜烂。仅仅一小部分增生性息肉可发展成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增生,进而发展成癌变。若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必须通过手术方式切除,把癌变风险降到最低。2、腺瘤性胃息肉腺瘤性胃息肉一般发生在胃窦部,颜色比周围黏膜深,发展成胃癌的风险极高,特别是大于2厘米的腺瘤性胃息肉。若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数目又少,只需定期监测就行;若胃息肉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息肉数目多且无蒂,直径超过2厘米必须手术切除。七、怎么预防?胃息肉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胃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高脂饮食、低纤维素饮食等)等。其中,遗传因素是与生俱来的,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胃息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