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主任医师
科主任
耳鼻喉刘荣成
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罗刚
副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赵涛
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蒋振华
副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李树华
副主任医师
3.3
耳鼻喉邓伟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刘国旗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胥斌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尹建平
副主任医师
3.2
付启红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蔡艳
副主任医师
3.2
耳鼻喉夏少华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罗继芳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毛洪波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胥然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颜红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袁婧
主治医师
3.2
耳鼻喉李莹
主治医师
3.2
秋冬时节,气候干燥,各大医院来诊治鼻出血的病人多了起来。看似一个鼻出血的小问题,其实却隐藏着身体内部的隐患,而且是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鼻出血的概述 鼻出血多因鼻腔局部病变引起,也有可能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也会出现双侧同时出血,既有间歇反复出血,也有持续出血的情况,从出血量来说,轻者鼻涕中带血,重者呈喷射样出血甚至引起出血。 一旦出现鼻出血,应引起注意,及时检查,排除鼻子的疾病和其他全身疾病等。对于鼻出血,不仅仅大量出血需要引起注意,小量的出血更应提高警惕。在发现有少量鼻出血时,也必须仔细查找出血原因。 鼻出血应该怎么办呢? 1、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切勿头部后仰,因为头部后仰会使鼻腔内已经流出的血液因姿势及重力的关系向后流到咽喉部,咽喉部的血液会被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并无真正止血效果。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呛入气管及肺内,堵住呼吸气流造成危险。 正确的方法是--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如果有血液流入口腔,要及时吐出,不要咽下,以免血液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反应。 2、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鼻翼处),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 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如图),部份病人可以此种方法成功止血。 3、同时冰敷前额鼻根部及颈部后方:方法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手绢或冰袋敷在前额鼻根部或脖子后面,3-5分钟换一次,其作用是希望借额头的皮肤遇冷时,能达到鼻部血管收缩以止血,但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局部过于冰冷会引起头部不适。 4、如果鼻出血仍无法控制,则代表着严重的出血,需要送医做进一步的止血处置,防止出血过多引起休克。 5、如果反复鼻出血需要到专业的耳鼻喉医院检查,有的可以找到出血责任血管进行处理,有的需要治疗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炎症性疾病,有的需要进一步鼻内镜或鼻窦CT检查排除肿瘤类疾病。
人一辈子呆在哪个地方时间最长?答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人的一生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因此卧室是人呆得最久的地方。 成人睡眠大约在7-9小时,这并非难事,但熬夜、睡眠不足的情况比比皆是,实际上现代人的睡眠时间已经比一百年前的人们少睡一小时。 长期睡眠不足会引起多种身心疾病,比如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白天过度困倦、工作效率下降、精力不足,还可以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研究还发现,长期睡眠缺乏会增加心脏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缩短寿命。 熬夜在医学上称为“睡眠剥夺”,除人为主动地缩短睡眠时间之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导致慢性睡眠剥夺,这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英语中简称OSA。 睡觉时体位变化、肌肉松弛,咽腔容易塌陷,正常人睡眠中咽腔也比清醒时狭窄,鼾声就是气体经过狭窄咽腔时的湍流声。肥胖的人脂肪不仅分布在皮下,脂肪组织也会在咽部增多,咽腔是气体的通道、呼吸的走廊,这好比走廊里放了太多东西,还有些人并不肥胖,但自身的颌面结构不佳,咽腔也很狭窄,这就譬如一个没有设计好走廊的房屋。上气道作为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咽喉要道,一旦狭窄的咽部在睡眠中塌陷,气体无法通过,就会发生呼吸暂停。 正常人睡眠中上气道(左)与OSA患者睡眠(右) OSA患者由于睡眠呼吸暂停造成频繁的微觉醒,就像一把刀把整个睡眠切割成一个个小片段,导致“碎片化睡眠”,很难有机会进入深睡眠。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睡眠浅,睡假觉。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睡眠剥夺,患者没有熬夜,却胜似熬夜。 OSA更重要的危害是缺氧,大部分OSA患者夜间缺氧的程度都超过了呼吸衰竭的标准,只是由于每次缺氧时间很短,并且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降低,患者没有感受到呼吸困难,如果缺氧程度足够低、或者本身有基础疾病、或者因为憋气而挣扎,患者完全可以睡眠中憋醒过来。 大量的研究发现OSA是许多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疾病的“源头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中大约1/3到1/4合并有OSA, OSA是继发性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OSA患者也容易患糖尿病、冠心病、心衰、脑梗、心律失常、认知功能受损、焦虑、抑郁等。 遗憾的是并不能仅仅根据白天是否总犯困来判断是否患OSA,实际上很多OSA患者白天不犯困,这可能与年龄、工作性质有关。肥胖、响亮的鼾声、被人发现睡眠中呼吸费力、憋醒、高血压等心血管代谢疾病也是主要的线索, OSA的确诊需要由睡眠专业医生根据客观睡眠监测数据确定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所以需要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