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58岁,因“右耳听力下降并头晕不适半年余,”入院。 查体: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右侧肢体共济障碍。 诊断:听神经鞘瘤 术前核磁共振检查如下面: 手术方法:右乙状窦后入路听肿瘤切除术 患者麻醉成功后,取左侧卧位,头略低位,右侧乳突根位于最高点,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电动颅钻钻1孔,铣刀铣下骨瓣3.0cmX2.5cm。剪开硬脑膜,显露小脑半球及桥小脑角区,切开蛛网膜释放脑脊液,脑组织塌陷良好。用动态无牵拉技术,显露桥小脑角,见肿瘤组织,质地较韧,血供较丰富,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均受累及,与脑干粘连紧密。首先囊内切除肿瘤,保留薄层肿瘤壁;磨开内听道,将肿瘤自面神经上切除,肿瘤完全切除。 术后病人恢复好,轻面瘫,眼睑可闭合;有部分听力残存。 术后第一天复查核磁共振,肿全切除,如下图: 点评:该病例肿瘤巨大,严重挤压脑干、小脑,手术难度、风险大,手术成功切除肿瘤,无严重后遗症。
患者女性,41岁,因反复头晕头痛、走路不稳半月来诊。体检:小脑性共济失调。 颅脑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第四脑室肿瘤。 检查结果如下图: 治疗: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后正中入路,显微镜下完全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手术后病人神志清除,术后第一天复查核磁共振,术后十四天康复出院,无后遗症,病理检查结果为室管膜瘤(II级)。 术后复查核磁共振如下图: 点评:本病例肿瘤来源于四脑室底,与脑干关系密切,术中在显微镜高倍镜下把肿瘤从脑干分离,手术难度、风险大,容易损伤脑干导致昏迷不醒,本手术成功完全切除肿瘤,不留后遗症。
反复抽搐3年、左侧肢体乏力半年。 患者3年前出现肢体抽搐,外院就诊,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矢状窦旁脑膜瘤,建议手术治疗,病人对手术风险不能接受,行伽玛刀治疗,半年后复查,肿瘤没有变化,再次行伽玛刀治疗,肢体抽搐仍反复发作,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控制,近半年来发作频繁,并出现左侧肢体乏力,不能站立、走路。 体检:神清,左侧肢体肌力II~III级。 颅脑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如下图: 入院后予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手术,手术顺利,肿瘤完全切除,术后得到癫痫控制,左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生活能自理。 术后复查核磁共振如下图: 点评:肿瘤位于中三分之一矢状窦旁、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处,术前病人已经出现偏瘫,经过两次伽玛刀治疗后与周围脑组织紧密粘连,周围脑组织严重水肿,手术时容易损伤正常脑组织致后遗症,本手术成功切除肿瘤,且保护了正常脑组织,病人左侧肢体功能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