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育功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神经外科孙鹏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神经外科姚维成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神经外科窦以河
主任医师 教授
3.6
神经外科金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神经外科贺昭忠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外科孟庆海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外科丁晓东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外科宫安静
主任医师
3.5
神经外科薄勇力
主任医师
3.5
张文德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外科闫志勇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外科兰小磊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外科栗世方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外科杨新生
主任医师
3.4
神经外科唐万忠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外科李照建
副主任医师
3.4
神经外科焦迎斌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4
神经外科张洪亮
副主任医师
3.4
神经外科车树圣
副主任医师
3.4
蔡恩源
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李环廷
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成磊
副主任医师
3.4
神经外科李国彬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神经外科胥建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亓卫国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王超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神经外科杨之廉
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朱蒙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3
神经外科吴泽玉
副主任医师
3.3
韩昆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王建鹏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丁昌青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陈兵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外科伦鹏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赵彦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赵凯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马俊伟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王志兴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崔振文
主治医师
3.3
陈晓东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王贺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刘杰
主治医师
3.3
神经外科王者
医师
3.2
你见过歪脖子的人吗?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见过,但是一定有人见过。那歪脖子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怎么治疗?治疗效果如何呢?……一连串的为什么,接下来咱们一一解说。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导致脖子不自主歪斜情况的罪魁祸首,可能是一种疾病被称之为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肌张力障碍疾病中的一种,局限于颈部肌肉。由于颈部肌肉间断或持续的不自主的收缩,导致头颈部扭曲、歪斜、姿势异常。一般在30~40岁发病。 痉挛性斜颈的病因是什么? 大多数痉挛性斜颈病人病因不明,少部分病人有家族史。痉挛性斜颈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底核、丘脑、前庭神经等部位的功能障碍有关。 痉挛性斜颈的症状 你现在见到的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可曾想到他/她以前也是俊男、美女,疾病让他/她变成了如今这样,相貌变化、活动受限、痛苦异常。 痉挛性斜颈有多种临床症状,基本的症状可以分为四型:旋转型、侧挛型、后仰型、前屈型。有的病人临床症状是多种类型的混合表现。痉挛性斜颈起病缓慢,病情逐渐加重,很少会自行消退或缓解。头颈部肌肉不能控制的异常运动,往往双侧肌群受累,但受累程度常不对称,致使头部偏向一侧作扭转运动。晨起轻,运动、情感变化或感官受到刺激后加重,入睡停止,患肌肥大疼痛。 痉挛性斜颈该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根治。常用的药物有美多巴、巴氯芬、安定类、氟哌啶醇等。 2.肉毒素注射治疗 有效,但是药效持续时间约为3-4个月,病人需要反复注射才能获得长期的缓减。 3.传统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有多种,有效率亦不同,有相应的风险。 4.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DBS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达到减轻和控制痉挛性斜颈症状的目的,DBS具有安全、微创、可逆、可调节等优势,是现今痉挛性斜颈有效的治疗方法。 何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DBS简称“脑起搏器”,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内植入电极,释放高频电信号,刺激脑内核团,通过神经调控手段,治疗各类脑功能疾病。DBS技术成熟。 DBS手术过程如何? 此类患者因疾病关系手术配合度低,根据病人情况采用BIS监测PD全麻病人术中唤醒DBS治疗。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分为刺激电极的植入和刺激发生器的植入。手术当天,您不要紧张,有医师陪同您的全部过程,您只需要全力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就行。 术后一个月,您需要回医院门诊进行首次开机程控。定时随访,以达到最佳症状控制状态。 为了您的健康,我们一起努力! 痉挛性斜颈DBS手术效果 孙鹏主任团队DBS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患者,手术效果理想。幸福生活不再是奢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鹏主任团队为你的完美人生保驾护航!
近几年来,随着CT、核磁共振的普及,垂体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垂体瘤是良性肿瘤,治疗方面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除了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可以药物治疗外,多数垂体腺瘤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下面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垂体瘤的经鼻蝶内镜手术治疗。 垂体瘤经鼻手术有100多年的历史。1907年,Hermann Schlaffer 完成第一例经鼻手术,将鼻周围的皮肤和外鼻切开,摘除鼻甲进入鼻腔手术,创伤大。1910年,Harvey Cushing 采用自制器械和矿灯来开展经蝶窦手术,受限于光照条件,手术困难。1990年始,随着光纤内镜的普及,内镜经鼻蝶技术开始盛行。医生通过观看显示器,操作手术器械切除肿瘤。内镜下切除垂体瘤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已成经鼻手术的主流。下面是我们的病例:
经常有帕友在门诊的时候问:为什么手抖越来越严重?有什么办法减轻手抖呢? 当帕金森病患者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后,手抖加重怎么办? 先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手抖越来越严重呢 ① 病情进展加重; ② 服用的药量不够,或者服用的药物种类不合适,需要找医生增加 药量; ③ 没有按照医嘱吃药,自行减少药量; ④ 服用治疗帕金森的药没有与饭间隔开,比如应该饭前1小时或饭后1.5小时服用美多巴或息宁,如果间隔时间太短,食物就会影响药物的效果,导致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手抖加重。 多种因素造成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手抖越来越严重,有的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大家不用着急、担心,及时找医生仔细沟通,及时发现这些可以解决的问题。 部分老年帕金森患者同时还有伴有高血压,平时会吃利血平来控制血压或吃氟桂利嗪来治疗头晕,但是,这两种药会加重帕金森患者的病情。因此,如果是患有高血压的帕金森患者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吃的是什么降压药,让医生及时帮助调整,更换为其他的降压药。 有的患者和家属有时候会问为什么严格按照要求服药了,手抖还是加重了呢?甚至有的时候连着身体都在抖动。 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帕金森是一个病情逐渐进展的慢性病,就像年龄大了走路越来越不好一样,所以即使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随着疾病的进展,手抖也可能加重。第二,不同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一样,有的患者吃药后效果很好,手抖能减轻,而有的患者吃药后效果可能就不好,手抖的情况不会好转甚至还会加重。 有的时候帕友需要参加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担心自己手抖产生不好的影响,有的时候想临时增加一点药量,比如半片,这种情况是允许的。但是,不建议自己在家随意增加用药量,这不仅不利于控制病情,还可能会导致身体产生其他的伤害! 帕金森病患者有一种冲动控制的问题,也就是说,患者很想通过加药来控制病情。有些患者或家属认为症状重了,就要多用药,这样才能控制症状,其实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得病五年内的患者,药量逐渐增加到两片美多芭就足够了,但如果患者吃到了十片,这就存在过度用药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回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如果手抖加重之后,我们要怎么做呢?就医之前,患者及家属要记录自己用药的一些情况: ①每天吃药的时间。 ②每次吃药前是什么样的状态,手抖是不是很严重;吃药后,大概多长时间感觉身体比较舒服了?药效能持续多久? ③在感觉比较舒服的这段时间,是完全正常了还是仍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 ④每次药效消失的时候是什么状态? 把这些内容记录的尽量详细一些,到医院看病时,医生就会很容易找到问题所在,帮助调整用药,控制病情。帕金森是慢性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现在还没有非常好的一种治疗手段能彻底治好帕金森,所以患者一直会有手抖的情况。虽然手抖不能彻底消除,但只要患者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药,还是可以控制的,就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吃药后,血压和血糖可以控制的很好。 目前治疗帕金森的药只有五六种,所以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不是换更新、更好的药治疗,而是要把现有的药用好、用细、用得更规范、更合理。就像做菜一样,调料永远是那么几种,但是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不一样,调整帕金森患者用药也一样,需要一个精细调配的过程,从而达到效果。 有患者问到,手抖的很厉害,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手术究竟有没有用呢?帕金森是可以手术治疗的,但是一定要选好时机和适应证。比如现在吃药效果非常好,每天只要按医生要求吃药,一天的状态都很好,这段时间就没有必要做手术。但是,当患者每天按医生要求吃药后,总有一小段时间状态特别不好,尽管医生给他调整了用药,但效果仍不好,那么患者就可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做手术。但是,手术也不是万能的,只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不能彻底治愈帕金森病。但是手术对于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还是有帮助的。
总访问量 2,447,908次
在线服务患者 2,306位
直播义诊 1次
科普文章 286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