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说过“世上没有一点都不胆怯害羞脸红的人,包括我自己,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可是社交恐惧如果长期、严重地存在,对人的身心发展、人际交往以及工作都是非常有害的。 我们心理门诊曾接待了一名女大学生,她说与别人交往时存在很大交流障碍,每当同别人说话时就会出现面红耳赤,浑身发抖,冒冷汗,低头不敢正视对方,犹如做了亏心事一样,遇到异性时上述症状更加明显。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她的日常生活及社交活动。从她读高中时就开始了。 24岁的阿玉大学毕业刚刚一年,在某单位从事文员工作。她性格内向,学生时代父母对她期望很高,初中时成绩一直不错。可没料到中考发挥失常,没能考上重点高中,只能去念普通高中。这次失利不仅常常遭到父母的埋怨,就连她自己也产生很强的自责感,觉得自己没出息、没希望,辜负父母的苦心培养。时间久了,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了,以致发展到与别人交流就浑身不自在,出现脸红、浑身冒冷汗等症状,甚至上课时都不敢抬头直视老师,回答问题更是神情慌张、浑身发抖、大脑一片空白。这个症状一直持续着,以致严重影响她的学习及生活,高考时勉强考取一所普通的大学。由于“社交恐惧”,大学毕业后的她找工作更是连连失利,只好托熟人找了一份小公司的文员工作。 不堪这种症状折磨的阿玉终于鼓起了勇气,来到我们门诊看心理科。我们采取药物和心理疗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阿玉的恐惧症状渐渐得到了改善。 阿玉的症状是属于“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在美国最多的心理障碍疾病中,患社交恐怖症的人数仅次于抑郁症、酗酒而名列第三,我国目前患病人数也在激增,一般发病在青春期前后。社交恐惧症患者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惧的任务。患者往往夸大自己的弱点,主观要求过高,存在极强的完善欲。只要做不到尽善尽美,就会非常痛苦。这种病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功能,甚至少数人还会有轻生的念头。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注意力集中法 在社交场合,不必过度关注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要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不会引起人们的过分关注,正确的做法是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才对。 兜头一问法 当心理过于紧张或焦虑时,不妨兜头一问: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最终我又能失去些什么?最糟糕的结果又会是怎样? 大不了是再回到原起点,有什么了不起!想通了这些,一切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了。 钟摆法 为了战胜恐惧,心里不妨这样想:钟摆要摆向这一边,必须先往另一边使劲。我脸红大不了红得像块红布;我心跳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想跳得比摇滚乐鼓点还快呢!结果呢,人们会发现实际情况远没有原先想象得那么严重,于是注意力就被转移到正题上了。 系统脱敏法 如果面对自己爱恋的女孩子,可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一:先下决心看她的衣服;二:看她的脸蛋儿和眼睛;三:向她笑一笑;四:当有朋友在身边时主动与她说话;五:有勇气单独与她接触。这种避免直接碰撞敏感中心的方法使一个原本看来很困难的社交行为变得容易起来,这种方法对轻度社交恐惧症一般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此外,青少年要多到户外活动,多与同学朋友交流。家长也要注意留心孩子的言行,多与内向的孩子沟通。 不过,当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已经比较严重时,就有必要适量应用药物治疗,这对消除心理紧张和缓解生理不适均有一定效果。这种治疗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对药物的成瘾性、依赖性等不良后果。 朋友们,相信自己,我理解你们的痛苦,也请相信我的话:心病是能够战胜的!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症与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 简而言之,病理性焦虑是一种无根据的惊慌和紧张,心理上体验为泛化的、无固定目标的担心惊恐,生理上伴有警觉增高的躯体症状。 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精神疾患。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其症状之一,这类焦虑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和精神病学上与单纯的焦虑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在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临床表现基本上有三组,亦可视为焦虑症的三大症状: 1.病理性焦虑情绪。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 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焦虑症有认识方面的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 2.躯体不适症状。常为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此外,还可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 绝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 3.精神运动性不安(简称精神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焦虑状态的危险讯号:过度焦虑会直接威胁健康。若出现下列症状,且没有明显的原因,应尽速求医。*连续头晕或暂时失去记忆。*直肠出血。*脉搏加速。*手掌冒汗。*慢性背痛、颈痛。 *慢性或严重头痛。*颤抖。*荨麻疹。*情绪过度紧张,无法承受。 *失眠。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精神药物由于是毒品的远亲,所以名声不太好,而其中的安眠药就更加让人嫌弃抗拒了,原因大多是因为传说中的"依赖性、成瘾性"。但其实是我们错怪它们了。如同作为工具的刀既能切菜也能伤人一样,用药的关键在于如何规范使用,而不应因噎废食。图片拍自《睡眠解析》。
总访问量 1,027,047次
在线服务患者 830位
科普文章 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