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院咨询的时候,吴大爷已经出现了很明显的肘管综合征症状——小指及无名指尺侧皮肤感觉麻木、刺痛,小指无力、不灵活,手部肌肉萎缩——他的右手比左手小一号,并且蜷缩犹如鸡爪。虽然症状很典型,接诊医生还是没有急着下结论。经过仔细详实的询问,原来吴大爷年轻的时候在工地上做活,属于第一批“农民工”,长期的重体力劳动,让他的右手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时不时会有发麻、刺痛的感觉,但未引起重视。后来儿子上班、结婚,忙于“托举”子女,吴大爷更是无暇顾及这些“小毛病”。三年前,吴大爷的右肘明显变得僵硬、不稳,手部和肘部的麻木感从偶发变成了“一直”。由于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吴大爷在干不了工地后又去做了“保安”,还表示日常生活没有受到影响,自己的状况在好转。直到春节前小孙子出生,吴大爷发现自己右肘没有力量,甚至没办法抱起小孙子亲一亲的时候,才终于不得不重视起这个“小毛病”,最终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入院就诊。配合MRI和肌电图检查,吴大爷被诊断为重度肘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又被称为肘部尺神经卡压,仅次于腕管综合征,是上肢第二位常见的神经卡压。当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到机械性卡压和磨损时,会出现慢性缺血、缺氧,从而造成其所支配的肌肉和感觉出现病变。从肘上10cm到肘下5cm,共5处可发生肘管嵌压。在各个部位容易导致卡压的因素又各不相同。像吴大爷就是长时间、反复过度屈伸肘关节,使得神经受到紧张的牵拉、压迫、恢复,持续反复的屈伸造成了内上髁沟的卡压,最终引起了肘管综合征。了解了“前世今生”,医生很快为吴大爷施行了“尺神经松解术”,虽然已经萎缩的肌肉很难恢复到正常体积,但是麻木症状减弱、刺痛症状消失已经让吴大爷感到十分满意。中国式父母总是忙于付出不计回报,然而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何尝不是子女的心愿。虽然由于手术刚刚结束,吴大爷暂时还抱不了小孙儿,但是只要遵医嘱继续做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相信吴大爷很快就能享受到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周先生最近有烦恼。被粉丝们喊了十几年的“大神”,周先生却一直觉得自己有点名不副实,因为他的小说一直只在网上发表,还从来没被印成过油墨。一直到最近,终于他的第一本纸质书已经出完样稿即将付印。好不容易如愿以偿,周先生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原来,十几年的伏案工作加上夜间写作的习惯,让他的身体状况颇有些“不堪重负”,尤其是负责打字的双手,从将近十年来就时不时会有发麻、发胀的感觉,近三五年尤其发作频繁。到这次出版小说,由于是第一本纸质书,周先生尤为重视,先是加班加点跟编辑校对,随后的选封面定纸质之类的全都亲力亲为,二十万字的内容让他很是忙碌了一番,以至于忽略了这一次的发作。等到终于忙定了可以休息一下,右手已经彻底“罢工”了。无时不刻麻木和刺痛,已经从最开始的右手示指、中指发展到整个掌心。除了麻和痛,周先生发现自己有点握不住东西,手指的精细活动也难以完成。这次突如其来的疼痛让周先生感觉非常恐慌,根本来不及回味夙愿得偿的喜悦就抓紧时间奔赴医院。经过医生诊断,周先生这是典型的“腕管综合征”,大概是长年的伏案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正中神经在腕管内长期受压,这次的集中突击工作,导致了腕管内肌腱肿胀、膨大,引起腕管相对变窄,致使腕部正中神经慢性损伤引起了症状发作。好在周先生这次来得还算及时,如果对这种症候长期置之不理,可能会导致神经受损,手部肌肉萎缩。像周先生这种情况,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一般能缓解症状,如果想要根治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最终,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手术治疗与护理,周先生顺利康复。出院时周先生还表示,感谢医护人员为他解决了十几年的心头大患,以后自己创作起来就更有动力了。等这次小说出版之后,他要亲自签名送给大家人手一本,让大家共同分享他的喜悦!对于他的热情与激动,医护人员在为他高兴之余也不忘叮嘱:虽然症状通过手术已经治疗好,但是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还是应该注意正确的手部使用习惯、减少手部过度用力,预防复发。平时要多注意观察手部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出现用手过度或者长时间不合适姿势后要适当放松,不可长期过度劳累。手要避免提重物,同时要注意保暖。必要时可以应用个体防护用品,如减震手套、护腕等来加强手腕部保护,避免或减轻损伤。考虑到职业特性,还建议他定期随访、复查。所有人都期待看到周先生第二本、第三本书面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相信周先生必能再创佳绩。
总访问量 939次
在线服务患者 8位
科普文章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