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畸形绝大多数病灶弥漫且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很难完全切除干净。手术切除往往创伤大、术中出血难以控制、容易残留复发、遗留疤痕影响美观,因此,手术切除已不是当前血管畸形的首选治疗方案,仅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才使用,比如严重影响机体功能、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等情况。目前,介入疗法是血管畸形的首选治疗方式,该疗法在DSA引导下精准定位瘤体位置,判断瘤体形态、血流动力学特点,将药物注入瘤腔内,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性等特点,治疗外观仅针眼样大小,手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对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会在出生后的第二至三周开始出现频繁吐奶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脱水、营养不良、肺炎甚至呛咳危及生命等危害。该病的发生与幽门环肌增生和肥厚,幽门管受压变窄有关,具体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常规超声检查即可明确诊断,针对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进一步完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该病最终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切开肥厚的幽门肌,使幽门管直径增大,从而解除胃排空的障碍。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手段。相较于直接开腹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且留下的疤痕较小,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腹腔镜手术需在腹部不同部位开三个切口,我科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目前已成熟开展单部位腹腔镜幽门手术,仅需脐部切口,术后几乎看不出来疤痕。手术后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开始喂养,手术效果立竿见影。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年手术量达100余例,诊治流程规范,手术操作成熟,术后平均3-5天即可出院。寄语:对于新生儿的喂养困难和反复吐奶等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及时有效治疗。文章中图片均经患儿家属授权,仅供科普使用,禁止转载!
超早产宝宝经常会发生坏死性肠炎,或者肠道功能障碍不能进食,许多孩子需要造瘘,造瘘后大便稀,生长发育困难,这是一个难题,我们总结了一套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造瘘口封堵、肠液回输、结肠灌洗的系列肠康复治疗措施,这些孩子的康复进程明显加快,生长发育都能赶上正常孩子。
总访问量 3,804,952次
在线服务患者 8,506位
科普文章 68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