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10月16日,自建科以来全体医生秉承“医乃仁术,自我为之”的精神,志在弘扬中医国粹,更好地让中医药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几代人辛勤的努力,从数千年中医药理论中汲取智慧,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依托中心医院强大的现代医学优势,全面吸收消化现代医学的检查、诊断、治疗的方式方法,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方面借鉴应用西医最具先进性的手段及用药方法,向各专业科室看齐。在此基础上,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的优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应用中药汤剂、中成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逐步走出了一条“衷中参西、中西并重、综合诊治”的诊疗模式,受到了患者的肯定与好评。目前,中医科形成老中青三代相结合、多种临床专业医师相配合的完善的医疗团队,主要涉及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消化系统及肛肠疾病,其中中医肛肠科是我市该专业唯一的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科开设中医门诊、痔瘘门诊和中医病房。中医门诊可为广大群众提供内科、妇科、肿瘤科以及部分儿科、外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简、便、廉、验”的治疗优势。痔瘘门诊主要诊疗疾病为肛门及直肠的疾病,主要病种为痔疮、肛瘘、肛周脓肿、直肠炎等常见疾病。中医病房现有开放床位22张,可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服务。我科对于目前一些常见疾病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间质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泌尿系感染、肾功能不全以及肿瘤等疾病,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以及西医治疗的优势,提高疗效;肛肠疾病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以及中医药熏洗治疗为主,配合应用生物反馈仪、结肠水疗等技术提高治愈率。古人云:上工治未病。预防与防范疾病的发生是中医药传统理论、方法的精华,这与当今人人注重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实也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发掘传统医学的理论,用“治未病”的防病治病理念,积极开展“三伏贴”、“三九贴”、“膏方”等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三伏贴”、“三九贴”、“膏方”主要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的理论,即人正常的生命活动受自然界四季的变化非常明显,四季变化带来的自然界阴气、阳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人的阴气、阳气的平衡,继而影响人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津液的功能,这些变化会引起、诱发和加重一些疾病,通过中药外敷穴位、长期口服中药膏方,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功能,进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我们经常看到冬季人容易得病,这是有着深刻的原因,中医理论认为立冬是冬季的开始,而冬至是一年之中日照最短的一天,以阴阳理论而言,从立冬开始阳气就开始衰弱而逐渐闭藏,天气变冷,人与天地相应,人阳气也会逐渐衰弱,阳气的卫外功能就会减弱,抵抗力下降,因此容易得病。冬至是阴气盛极而阳气初生的时刻,从冬至过后,日照时间会逐渐延长,因此冬至这天开始人阳气也开始生发,在这个时候通过一些温肾助阳以及温通经脉的药物,作用于相应的穴位,就可以促进人阳气的生发,起到调整相应脏腑功能的作用,预防和治疗疾病,这就是“三九贴”的疗效原理。“膏方”的原理也是这样,只不过是以口服中药膏方的形式,调整人体的脏腑阴阳,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三九贴”配合“膏方”必将在冬病冬防方面惠及广大民众。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余味中药组成,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根据中医理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膏方调补,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汉唐,到宋代逐渐发展,至明清更趋完善和成熟。近现代膏方在江浙及广东盛行,尤以上海为甚。上海人重视膏方与其经济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当时服用膏方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官家或商人家的太太、小姐们,她们主要看重的就是其口感好、易于存储、服用方便的优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日渐加强,膏方文化渐渐蔓延开来,无论从价格和服用方面,都渐渐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而相比普通中药汤剂,膏方有其自身的优点:1.膏方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的冰糖、蜂蜜、饴糖,糖尿病患者可用木糖醇替代,服用起来口感好,易于被大众接受。2.膏方制作完毕后,冬季可以放在室外或冰箱保存,保存持久,不易变质。而且根据服用者的需要膏方也可以被分装成小袋包装,更便于携带和保存。3.膏方秉承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实行一人一方,兼具补虚和治病两方面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既然膏方有如此多的优点,究竟哪类人群适合服用膏方呢?⒈慢性病人的进补: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月经病、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类疾病,到了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原有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正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2.肿瘤患者的进补:近年来肿瘤疾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肿瘤患者在正常的手术、放疗、化疗之后,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白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明显下降,此时服用膏方,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减缓其他治疗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肿瘤复发、进展。3.亚健康者的进补: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就是最佳的选择。4.老年人的进补: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5.女性的进补: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6.儿童的进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宜于调补。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于医生来说,文和质是相辅相成的,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有仁慈的心地。医者,仁术也。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论语》中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医生这个职业是让人一生为之奋斗的职业,没有恒心和坚定的意志,难以成为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持之以恒的信念和意志则需要人文素养的建设。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在物欲横流的时期,作为医生,一定要守住道德底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同道中切宜谦和,不可傲慢于人。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维系着我们和患者、和同事之间情感的纽带。具备了这种“文质彬彬”的素养,才能让同事们感受到亲和力,才能建设一支团结稳定乐观和谐的工作团队;才能让患者感受到温度和关怀的软环境,感受到人文的感化、服务的温暖,才能有好的就医体验。医学不是技术上的“裸奔”,应该是人文滋养的科学。医学的发展,必须要有人文和哲学的翅膀;医生的医疗行为,必须要有精湛的技术和仁爱之心。“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医学技术的发展永无穷尽。人的一生,不可能把医学技术应用到极致,再高端的技术在未来都可能是粗浅和可笑的。除了技术,医生一定要成为一个有人文素养,对生命有把握、对社会有洞察、对人性有感悟的人。每个医生都要做一个高贵的知识分子,在诊室一坐,到病房一站,就让病人如沐春风,让病人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任。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才能为“打造有温度的医院”贡献一份力量。
总访问量 2,709,287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67位
科普文章 2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