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峰海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科主任
儿科李秋波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儿科徐心坦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儿科王瑜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袁兆红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陶艳玲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朱萍
主任医师 教授
3.5
儿科范国贞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冯兴为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儿科李欢民
主任医师 教授
3.4
刘春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张伟伟
副主任医师
3.4
儿科刘瑞花
副主任医师
3.4
儿科王丽
主治医师
3.4
儿科任雪云
主任医师
3.4
儿科张瑞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儿科宁君
副主任医师
3.4
儿科李建伟
副主任医师
3.4
儿科辛美云
主任医师
3.3
儿科徐利
副主任医师
3.3
蔡文仙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韩蕾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祝珺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田玉红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申长清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张敏
主治医师
3.3
儿科贾翠菊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黄春华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王亚燕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刘子英
副主任医师
3.3
李文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田延超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徐玮玮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张蕊
副主任医师
3.2
儿科胡田田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常艳华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吴敬芳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郑钦亮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李粹
主治医师
3.3
儿科郭燕
主治医师 讲师
3.3
赵静
主治医师
3.3
儿科耿化晓
主治医师
3.3
儿科王岁岁
主治医师
3.3
儿科牛俊
主治医师
3.3
儿科张学会
主治医师
3.3
儿科韩启军
主治医师
3.3
儿科胡贺芬
主治医师
3.3
儿科倪佰亭
主治医师
3.3
儿科黄宗宣
主治医师
3.3
儿科杨茹
主治医师
3.3
俗语称“家家都有个夜哭郎”,宝宝如果睡不好,总是夜醒,则全家人都会休息不好,也会影响母乳喂养妈妈奶的质量。睡眠规律初养成: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几乎感知不到白天和黑夜,来到这个世界后需要3~4个月的时间才能形成睡眠规律。但这个规律不是到了4月龄时突然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靠家长朋友前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逐步形成的。年龄越小的宝宝一日睡眠的时间就越多,但总有觉醒的时候,如果任由宝宝白天总是呼呼大睡,宝宝势必会变成晚上容易觉醒并且很精神。不是让宝宝白天不要睡,而是家长要带宝宝白天多户外活动,就像大人白天要干活一样,宝宝才会顺应大人的作息规律,白天多活动,夜间睡得好。有的宝宝即使白天带出去时仍是呼呼大睡,但持之以恒,宝宝自然在户外活动时会睁开眼睛来看看这个新奇的世界了。为什么要断夜奶?夜间1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且一般是在宝宝深度睡眠2小时之后分泌。如果宝宝频繁夜醒,或迷迷糊糊吃奶,都是没有达到深度睡眠的。所以希望宝宝4~6个月能断夜奶,这样生长激素才能分泌得好,这对于宝宝身高增长和营养增加至关重要。不用担心宝宝夜间会饿,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像大人一样不用靠半夜进食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了。好的睡眠规律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养成的,小黄医生提醒家长朋友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从小就要开始睡自己的小床:出生从医院抱回家就要给宝宝准备一个小床,小床可以放在大人床的旁边。不要让宝宝跟大人同睡大床,有被大人被褥窒息或被大人压到的风险。·减法哄睡:哄睡时建议在宝宝清醒时就要放到床上,而不是大人抱着哄到完全睡着再放到床上。不要用过多的措施去哄睡,比如抱睡、摇晃着睡,这样会造成可能以后不抱不摇宝宝反而睡不着了。只需要将宝宝放到床上,关闭灯光,家长在旁陪伴即可,不要拍,不要抱,不要摇,让宝宝在自己的床上靠自己的能力自行入睡。·保证白天充足的活动量:从生后2周即可以开始带宝宝出去户外活动,每日至少2小时,上午、下午各1次,只要没下雨、风小都可以户外活动。白天保证宝宝有充足的运动量,特别是下午,夜间才能睡得好。·取消下午小觉和傍晚打盹:在宝宝3月龄之后,就可以15:30以后不要再让宝宝睡小觉,直到晚上20:30再至房间关灯让宝宝睡觉。相当于夜间睡眠之前有5个小时的时间不让宝宝睡觉,这样宝宝夜间才会睡得安稳。如果宝宝已经形成下午或傍晚打盹的习惯,则建议在宝宝到了固定的点又要打盹时,让宝宝睡几分钟就立马将宝宝叫醒。不让宝宝到了固定的点打盹是很难的,但是叫醒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每天固定时间上床睡觉,最晚不超过晚上21点。·睡前做一些安静的活动,如洗澡、讲故事等,避免逗引兴奋过度。·避免胃不和则卧不安:建议睡前的奶可以提前至20点喝,给宝宝1个小时的消化时间,然后夜间21点之前入睡,避免睡前吃得太饱而影响夜间睡眠。同时刚睡着也可给宝宝腹部顺时针按摩300下有助于夜间睡眠。有的宝宝夜间固定的点哭闹,有可能是肠绞痛,除了睡前摩腹外,也可在宝宝哭闹时让宝宝趴一会有助于缓解腹部不适。·减少夜间对宝宝的干扰:给宝宝穿宽松的分腿睡袋,避免频繁给宝宝盖被子影响睡眠质量。夜间宝宝可能会翻动身体、会有哭声、会有吸吮的动作,只要宝宝没醒则不予干预。夜间如果宝宝醒来不是立马就喂,而是建议采用逐步升级的安慰方式,最后实在不行再喂。因为喂到肚子里面的不管是奶还是水都是最强等级的干扰。越小月龄的宝宝断夜奶相对越容易,如果宝宝醒来没哭,只是哼哼或隔一会哭一下,就不要哄,其实夜间醒来宝宝也很困,有可能自己过一会又睡着了。如果是大哭要哄的话也要减少对宝宝干预的强度,能不喝奶或水就不要喝→而是用安慰奶嘴等其他方式哄,能不抱起来哄就不要抱→而是躺着拍拍哄,能不拍就不要拍→而是放个宝宝喜欢的玩具或安慰毯安慰都可以。如果实在不行要喂水前,先试试用棉签蘸水让宝宝口唇湿润一下,还不行最后再喂到肚子里。注意:这一切的前提是白天充足的活动量,不然夜间将变成一场纠结的拉锯战。·分时间段断奶:夜奶的严格定义是23:00至凌晨5点的奶,终极目标是21:00之前入睡,直至凌晨5点以后的一个大整觉。如果夜醒频繁,断夜奶困难的小朋友,建议家长朋友先减少喂奶次数,先把23:00至凌晨5点后半夜的奶断掉,23:00可以迷迷糊糊喂一顿,以后再把21:00至23:00前半夜的奶断掉。·各司其职:家长负责上床睡眠时间点的安排,以及给宝宝提供舒适的床、被。宝宝负责自己入睡,养成半夜醒来自己调整再重新入睡的能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若宝宝在上述原则的调理下仍夜间容易哭闹,伴随惊跳、汗多、枕秃等症状,则需当心是否缺钙,可至儿保科行超声骨密度检查。若超声骨密度正常,仍睡不好,建议寻求中医儿童保健门诊的帮助,中药有温和且无依耐性帮助宝宝睡眠的方法,也有小儿推拿等温和的方式可供选择。·从小开始白天多带宝宝出去户外活动,夜间少干扰宝宝,大多数宝宝夜间睡眠时间会逐步延长,到了4~6月龄自然而然就断奶了。越小的年龄断夜奶越容易,月龄越大的宝宝越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坚持。最后,祝所有的小朋友睡得香甜,茁壮成长!
什么是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异质性疾病,以小气道的高反应性为特征,常伴有可逆性的呼气气流受限。临床表现主要是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和胸闷。之所以说哮喘是异质性疾病,是因为哮喘的发病原因和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临床表型多样,且分类不一。但是,哮喘的治疗方法目前为止是成熟可靠的。为什么治疗哮喘要用吸入疗法?因为哮喘的病变部位是气道,确切地说是小气道,所以吸入疗法是目前哮喘治疗中首选的给药方法。吸入的药物是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并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气溶胶具有巨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原始的吸入疗法始于4000年以前的古印度,现代意义上的医学吸入疗法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我国于2003年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和《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把吸入疗法作为防治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不仅是我国的指南,全球哮喘防治创义(GINA)、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欧洲变态反应和免疫学会EAACI及日本变态反应协会JSA发布的哮喘防治指南和共识均将吸入治疗作为哮喘防治几种常用吸入疗法及装置的对比目前吸入治疗方法及装置主要有以下几种:1、干粉吸入剂(DPI):此为二合一制剂,既有抗气道炎症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也有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能够有意识主动深吸气的患者,肺部沉积率可达15%左右。一般来说>5岁的儿童可以使用此吸入疗法及装置。2、压力定量气雾剂(pMDI):需要手-脑-口精细协调配合,首先深呼气,之后深吸气,在吸气后即手动按下给药,在气雾喷出过程中全程保持深吸气,再屏气10秒,最后漱口。7岁以内孩子由于智商发育原因,基本不会接受这种动作训练。即使成年人使用时出错率也是最高,要反复训练才能正确掌握使用技巧,降低出错率。肺部沉积率可达15%左右。一般来说>7岁的儿童适合使用(效果也不一定好)3、压力定量气雾剂+储雾罐(pMDI+spacer):单用pMDI出错率高,不适合7岁以下儿童使用,联合spacer使用时就无需患儿主动的呼吸配合,可以避免单用pMDI的所有错误!并且此吸入疗法肺部沉积率可高达30%,是所有吸入装置中沉积率最高的。适合所有年龄阶段患者使用。4、射流雾化吸入(fluidic atomization):又是一款适合所有患者的吸入装置,并且使用时无需患者主动配合;可以实现多种药物同时吸入;可以调节吸入药物剂量;需要时可以用氧气作为动力,缓解患者缺氧症状。除了上述的优点以外,其缺点是治疗成本高,因为雾化颗粒1-5μm才能达到病变的小气道,所以对雾化泵质量要求高,并且肺部沉积率只能达到10-15%。综上所述,儿童哮喘的治疗是以家庭为中心的长期、持续、规范的吸入治疗,所以综合包括经济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吸入装置非常重要,此为个体化原则。并且,再好的吸入疗法和装置,都需要医生反复训练、教会患儿正确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吸入装置的使用效率,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定量气雾剂(辅舒酮)+储雾罐使用方法定量气雾剂(辅舒酮)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 )用于儿童哮喘预防性的治疗,在治疗阶段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使用。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有2种规格:50微克*120揿/瓶;125微克*60揿/瓶。气雾剂系指含药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的制剂。定量气雾剂优点1.药物可以直接到作用部位或吸收部位,具有十分明显的速效作用与定位作用,尤其在呼吸道给药方面具有其他剂型不能替代的优势。2.药物封装于密闭的容器中,可保持清洁和无菌状态,减少了药物受污染的机会,而且使用后残余的药物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此外,由于容器不透明,避光,不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分直接接触,故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3.使用方便,一揿(吸)即可,老少皆宜,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用药顺应性,尤其适用于OTC药物4.全身用药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5.药用气雾剂等装有定量阀门,故给药剂量准确。储雾罐储雾罐是针对使用定量吸入剂时按压启动与吸气同步协调性要求高的不足,而添加的辅助装置。其基本原理是提供一定的空间使快速运动的药雾流速减缓并使药雾颗粒直径变小,从而达到解决吸药协调性和增加下气道药量沉积的目的。储雾罐的优点00001.无静电:吸附药物、灰尘、细菌00002.独特的鸭嘴活瓣口含器,使呼气道、吸气道分离00003.吸气死腔小00004.容积适中:方便携带,药物缓冲空间适中00005.吸气阻力小,适合较小的潮气量(婴幼儿)00006.旋转气旋原理的连接环,使药物持续处于悬浮状态00007.可以和任何定量气雾剂配套使用压力定量气雾剂+储雾罐的优点1. 无需吸气——喷雾协同技巧,适用年龄范围广。2. 减少定量气雾剂抛射气体的蒸发所产生的气道内应激反应(如冷氟利昂效应)。3. 提供了药物储存空间,便于患儿以任何流速吸入药雾。4. 吸入肺内药量达单用定量气雾剂(约10%)的一倍以上。5. 减少咽喉部药物留存量,提高了用药安全度。6. 急性发作时用大剂量β2激动剂可达雾化器相同效果。用储雾罐可增加定量气雾剂喷口和口腔的距离,减少微粒在口腔的沉降,并可不必要求吸气和喷药的协调动作。加用储雾罐应该尽可能用面罩式的,因为口含式需要有吸力,能够有足够的吸力就可以用干粉剂,吸不动干粉剂的才用储雾罐(面罩式),像儿童一样正常呼吸30秒以上就可以把药物吸入气道。定量气雾剂+储雾罐(面罩式)使用方法1.除去气雾剂护盖。2.沿气雾剂长轴方向用力摇匀。3.将气雾剂喷嘴插入储雾罐,保持面罩鼻部位置与气雾剂药瓶均向上。4.将储雾罐面罩覆盖住口鼻部,喷入药物(1揿),均匀呼吸20-30秒(5次平静潮式呼吸)后,取下储雾罐。如果还要吸入第2次(再1揿)药物,需要间隔5次平静潮式呼吸,重复2-4步骤,再重复吸入1次。吸药后要注意立即洗脸及漱口。5.吸入完毕后将气雾剂的护盖安装回喷嘴上,用纸巾擦干净储雾罐面罩。定量气雾剂+储雾罐(面罩式)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前要注意检查储雾罐是否损坏,所有部件应连接紧密,如果部件(比如单向阀门)被损坏或丢失,请更换储雾罐;2在使用前一定要除去定量气雾剂的密封盖(喷嘴上的护盖);3每次使用前一定沿气雾剂长轴方向用力摇匀;4喷药吸入时,将储雾罐面罩覆盖住口鼻部,保持盖住贴紧口鼻,避免漏气影响疗效;5应用储雾罐时,口鼻部与储物罐的夹角为90℃,以保证气道的充分开放;6在使用中,可从储雾罐后部观察前部活瓣(单项阀门)开放的情况,确保药物吸入气道;7确保每次喷入(揿1下)储物罐的药物仅1喷(1揿),如果需要喷2次,一定是分次喷入;8每次吸入的时间20-30秒,5-6次平静潮式呼吸即可;9每次吸入药物完毕后,请立即洗脸及漱口,将漱口水吐掉,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残留;10储雾罐定期清洗,拆下连接环、面罩,可用带有洗洁精的温水(大约40 ℃ )清洁所有部件,然后换清水清洗所有部件;如果有必要,可用流动清水缓缓地将单项阀门轻轻冲回原始位置,然后甩干表面水分;11储雾罐(除了面罩)可放在热水中煮(参考每种储雾罐的具体说明),至少15分钟;确保所有配件都浸在水中;如果使用频繁,推荐每周消毒一次;如果当地水质硬,可以使用蒸馏水或者纯净水;12储雾罐必须完全干燥,可使用毛巾擦干;所有部件接连好,放在干燥无灰尘的地方备用;13辅舒酮气雾剂初期治疗每天2次,早晚各一次,如果是50微克*120揿/瓶规格的药物,每次2揿(2揿共100微克),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减量;如果减量至每日1揿,建议临睡前吸入;14定量气雾剂大多数没有药物计数器,请在拆开包装后第1次使用时注明日期,如果是1瓶药物( 50微克*120揿/瓶规格)每天2次,每次2揿,只能用30天;30天后摇动气雾剂瓶,可能仍感觉有药未用完,那是药物本身含有的抛射剂,切勿继续使用,影响疗效。
总访问量 3,809,125次
在线服务患者 10,152位
科普文章 141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