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风患者在功能刚开始恢复的时候都表现出很积极,无论从心理还是行动上,有的甚至夜以继日的辛苦锻炼,以盼早日恢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刻苦的锻炼不见得就一定好,因为我们知道很多中风患者在经过神经内科救治无生命危险以后就回家自行锻炼,医生也是这么说,“回去锻炼吧”!就出现很多我们都能看见的,端着上肢、勾着手、脚上划着圈的走的样子。这就是中风偏瘫后典型的痉挛模式,这种模式会抑制功能的进一步恢复,会引起关节挛缩等弊端。自行的刻苦锻炼往往就是朝着这种不正确的痉挛模式而越走越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典型的痉挛模式呢?因为中风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大脑的抑制作用减弱而引起低级中枢的原始神经反射的释放,又加之出现的痉挛,致使出现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紧张行反射,抓握反射,阳性支撑放射等异常的运动模式,如果没有专业的康复训练指导,而一味的自行刻苦锻炼就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将以上这些异常的模式不断的加强以至于运功功能无法进一步提高,甚至延误了治疗时机,而导致终身的痉挛模式。 所以刻苦锻炼是好的,但一定要再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模式的训练,否则有可能过尤不及!
我国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发病率!致残率高,其病死率约为发达国家的10倍,所以应重视脑血管病的预防工作,中风的三级预防已被我国列为中风的治疗原则之一。中风危险因子中风危险因子是指与中风发生有关的一些疾病或因素,重要的危险因子有:高血压!高龄!中风史!糖尿病!心脏病!高脂血症!嗜烟!酗酒!肥胖!中风家族史!低血压!高盐、高脂饮食等。研究发现,脑供血动脉尤其是颅内动脉狭窄是中国人中风再发非常重要的独立危险因子。 中风的一级预防---危险因子的预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发作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积极适量运动!维持标准体重!不吸烟不酗酒!低胆固醇饮食!定期检查血压!按时遵医嘱服药等以控制脑血管疾病的各项危险因素。 中风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当患者出现中风先兆或中风早期表现时,力争早期诊治,尽可能逆转病情或防止病情进展,防止残疾发生,并最大程度地预防中风复发。中风的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指对已发生较重的不可逆性中风的患者,采取一切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对于遗留后遗症的患者,应通过长期的康复训练指导等措施,减轻残疾程度,逐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要做好预防复发的工作。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脊髓损伤、脑瘫)患者来说,“功能运动”与“运动功能”这二个词组应该并不陌生,然而就个人临床所感,绝大部分此类患者对这二种概念却非常模糊,甚至不知所以然,本人认为这是患者康复的悲哀,也是很多从事此类疾患康复人士的悲哀。 下面就个人所识,浅谈一二: 一、文法上二者本质不同,“功能运动”指功能性的运动,主义在运动,意为某种动作,可以是某单一动作或某组动作的组合;“运动功能”指运动的功能,主义在功能,意为某种能力,通俗说就是能不能动。 二、康复医学内涵上二者所指不同,却有着必然的联系。“功能运动”指功能性的运动,具体指具有实际功能(能完成日常生活及作业的功能)的动作或动作组合,而不是中枢神经损伤后出现的粗大的,定型的模式化运动(共同运动);“运动功能”,即运动的功能,康复医学上所指的运动功能简单而言即能完成功能性运动的能力,一般均以完成功能性运动的能力来评定中枢神经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 功能运动对中枢神经损伤患者尤为重要,无功能性的运动只会加强异常的运动模式,起不到提高运动功能的目的,对提高患者自理(生活、工作、学习等)能力无益可言!
总访问量 82,928次
在线服务患者 15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