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站导航
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
网站导航
首页
查信息
找专家
找医院
查知识
用服务
在线问诊
预约挂号
我的
消息
全部订单
就诊记录
个人中心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首页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耳鼻咽喉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耳鼻咽喉科
科室介绍
现收录科室医生24名,其中8位正高级专家、7位副高级专家,现已有8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1位医生开通了预约挂号服务,累计帮助了2948位患者,获得24次患者好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 一、历史悠久:上世纪40年代(1940年)初以来,原惠世医院(本院前身)已开始耳鼻咽喉科常见病门诊。此后,耳鼻咽喉科、眼科与外科合为一体,1955年5月五官科独立建科,多数医师同时兼任耳鼻咽喉科和眼科的业务,1966年本科业务与眼科分开,成立耳鼻咽喉科,但仍在同一病区,1991年耳鼻咽喉科单独设立病区(11病区)。我科现有固定床位30张,特需病区床位若干张,年均住院人数约1000人,门诊日均诊疗人数约200人。 二、人才梯队合理: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8名(医师17人、护士11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含2名退休返聘人员)、副主任医师8人(含1名退休返聘人员)、主治医师6人;具有教学职称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当选福建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委员2人,担任学术期刊编委1人,入选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福建医大学科带头人2人、福建医大青年骨干教师2人。通过福建医大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课程进修班学习6人,有1人已获得硕士学位;考取全国统招硕士生1人。中青年医师的迅速崛起,显示了我科传承有序的勃勃生机。 三、基础扎实:50年代我科已能开展鼻内筛窦手术、乳突根治术和鼻中隔矫正术及消化道、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等大中型手术;60年代始开展全喉切除术,上颌骨全切除术,腭裂修补术、鼓膜修补术等显微外科手术,同时全面开展耳鼻咽喉科常规手术。80年代初,在动物实验基础上开展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颌骨切除鼻中隔翻转腭成形术、扁桃体挤切术、隆鼻术等。 四、发展潜力强劲:90年代以来,我科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发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舌(颊)癌的舌(颊)颌颈联合根治术,下咽颈段食管癌切除一期成形术,前臂皮瓣全舌再造术,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的应用,下颌骨切除肋骨或髂骨移植术,颌面多发性骨折整复术,舌根癌切除术、腮腺全切除术,嗓音变异成形术,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外中耳成形术,面神经减压和移植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悬壅垂腭咽成形术,鼻腔侧壁移位术,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脑脊液鼻漏修补及眶减压术等微创手术。同时向边缘学科如耳神经外科、鼻神经外科及微创外科发展,施行视神经减压术,鼻颅交通瘤切除术,气管肿瘤切除术,经颅内或颅外面神经梳理术,支撑喉镜下声带良恶性病变切除术等,广泛开展耳鼻咽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手术及放化疗)和急重症的抢救。多数项目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技术在省内同类领域处领先地位。我科现拥有电测听、声阻抗、听诱发电位、手术显微镜、鼻内窥镜、YAG激光、微波治疗仪、支撑喉镜、纤维喉镜等先进设备 五、医教研全面发展:我科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和教学水平。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先后多人获得10余次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及省科技进步奖,奖项之多,曾在我院占有一席之地;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其中有多个科研项目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历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近200篇,现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多人次参加省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教书育人同样是本科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先后担任福建医大预防医学系、临床医学本科及福建医大大专班和泉州卫校大专班等的大课教学及临床见、实习带教工作。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经或正在培养硕士生3人。每年招收培训进修医生4~5人。
打开App收藏
去收藏
去收藏
科室公告
官方暂无公告。
本页面信息由好大夫在线负责更新,对真实性负责。
科室医生
24位
查看全部
耳鼻喉
洪育明
主任医师 教授
科主任
耳鼻喉
邱连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耳鼻喉
黄方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耳鼻喉
梁振源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耳鼻喉
许雄伟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耳鼻喉
朱家稷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按疾病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中耳炎
鼻炎
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鼻疾病
扁桃体炎
耳聋
喉疾病
鼻出血
声带息肉
鼻中隔偏曲
喉囊肿
选择疾病
耳鼻咽喉科
热门
中耳炎
鼻炎
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鼻疾病
扁桃体炎
B
鼻出血
鼻中隔偏曲
E
耳聋
H
喉囊肿
喉疾病
S
声带息肉
热门
B
E
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