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
主任医师
科主任
医学影像科韩志江
主任医师
3.4
医学影像科丁忠祥
主任医师
3.4
医学影像科杨斌
主任医师
3.4
医学影像科史佩芝
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刘红
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赖旭峰
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周健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李宏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余强宏
副主任医师
3.3
沈超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沈起钧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周合山
副主任医师
3.3
医学影像科史晓蓓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吴最新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潘淑淑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阮玫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胡大成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单嫣娜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甄涛
主治医师
3.2
王海滨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韩冰
主治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葛秀红
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朱湘文
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魏培英
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张丽青
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刘学竞
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徐雯
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赵静
医师
3.2
医学影像科刘翔
医师
3.2
最近有很多病人咨询我有关肝血管瘤的一些问题,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浅谈下有关肝血管瘤的知识,与大家分享。首先,我要告诉大家无需紧张,肝血管瘤属于良性肿瘤,不是癌症,没有必要因为这个疾病过于焦虑,影响日常工作、学习。那么,什么是肝血管瘤呢?有哪几种分类?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可分为静脉性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肝毛细血管瘤、肝硬化性血管瘤和肝血管内皮瘤,临床上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肿瘤大小不等,多为单发,也可多发,以右肝多见。肝血管瘤属肝脏良性病变,发展缓慢,无明显恶变表现及倾向,患者多数临床症状不明显,通查在健康体检时偶然被发现。还有很多病人想知道肝血管瘤的高发人群有哪些,根据临床经验来看,肝血管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体检了。再者,现在的医学影像系统也比原来更先进,所以肝血管瘤的发现率明显升高。所以,体检查出肝血管瘤无需过分紧张、焦虑,只有肿瘤发展超过一定程度才需要治疗。
近日,为一位肝癌晚期患者进行了挽救性介入治疗。这位患者的病灶位于第二肝门,曾在外院接受过2次介入治疗。但历时一年,病灶进展明显,已经侵犯肝中静脉,压迫下腔静脉及右心房,且肺部有多发转移。同时,MR和CT检查显示病灶血供较少,预计再次介入治疗效果欠佳。此时,由于疾病分期已晚,且病灶部位特殊,又在经历2次介入治疗后发生进展,患者的生存质量已被严重影响。在无奈中,患者四处辗转来到我院。面对如此情况,我们选择对患者进行了挽救性介入,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幸运的是,术中造影显示病灶血供比术前评估的好。因此,尽管手术过程艰辛,但是手术治疗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术后第四天,CT平扫显示病灶碘油沉积致密、完整。术后第五天复查MR,显示病灶已基本上完全坏死,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标。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顽强的生命面前,再一次感到我们要保持敬畏,竭尽全力,争取每一次救治都做到极致。不轻言放弃,奇迹就会发生。分享本案例,谨与大家共勉!
有很多病人,在查出肝血管瘤后,心情非常焦虑,要求我们进行治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肝血管瘤都需要治疗的。那么,如何判断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疗呢?肝血管瘤的治疗取决于肿块的大小、部位、生长速度、有无临床症状及诊断的准确性。对于绝大部分较小的,无明显症状的肝血管瘤无需治疗,临床中,大多建议每半年1次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动态观察肿块变化。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以病人获益、安全、有效为原则,一般认为肿瘤较大(>5cm),且符合以下任意一点时需采取治疗措施。1)伴有明显症状或严重并发症,如:①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②破裂出血③因血管瘤压迫导致黄疸④布加氏综合征⑤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又称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肿瘤增长速度较快,每年增大>2cm,其中<30岁或计划妊娠的病人容易快速增大;3)诊断不明确,血管瘤表现不典型,导致诊断不明确的;4)因血管瘤导致严重焦虑,有巨大精神负担的。就临床经验出发,绝大多数的肝血管瘤无需治疗,只需定期随访即可。所以得了肝血管瘤不要有太大的精神负担。如果肝血管瘤体积较大,症状明显,医生也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与建议。肝血管瘤经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血管瘤的破裂,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