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绍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精选 儿童扁桃体、腺样体手术相关问题汇总
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毕竟大多数家长都不是学医的,对手术细节往往是一头雾水,尤其对术后饮食、护理、出院后出现问题怎么办?……更是茫然无措,迫切需要一个术后指南。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便于对号入座快速找到答案,以下就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给大家罗列出来。 1.术前要注意什么,随时可以手术吗? 手术是有严格的适应症的,要求术前两周内没有扁桃体发炎、无感冒、发烧等症状,预防感染,及时控制炎症。 入院后先做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术前检查结果正常,没有手术禁忌症才能安排手术。如果术前检查有异常,要经手术医生或麻醉师评估可否手术,如果不能手术,需要先治疗,等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才能手术。 2.为何术前要禁食禁水? 术前6-8小时应该禁食禁水。因为这是全麻手术,术前必须按要求禁食禁水,否则如果胃里有水或食物,麻醉时极易发生呕吐、反流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窒息或死亡。总之是为了保障麻醉和手术安全。(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因为心疼孩子,背着医生偷偷给孩子喝水吃东西,结果只能延期手术。) 3.手术过程有多长时间?外面有伤口吗? 我们理解家长们在手术室外煎熬等待的心情,很多家长都希望手术时间越短越好。其实,这是个误区。虽然我们目前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时间确实比较短。但也不能片面地认为时间越短越好,手术应该以做好为原则,避免手术粗糙、出现术后并发症。 我们做的比较多,手术会很快。单纯的腺样体消融手术时间大约几分钟左右,如果腺样体消融+扁桃体切除,时间大约一二十分钟左右。但由于还有手术前的准备、术前麻醉和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孩子在手术室里的时间要远远超过这些(共约30分钟到1个小时左右)。 还有家长问外面有没有伤口,手术从哪里做,会不会破相?腺样体消融和扁桃体切除都是从口里做,外面是没有伤口的,更不会破相。目前采用的是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即使是里面手术部位的创面也是微创的,术中不出血,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出血几率也很低。 4.住院几天?多久可以上学? 一般住院7天左右。出院后一般都可以正常上学,如果学校无法提供合适的饮食,也可以在家多休息几天,直到能够正常饮食为止。 5.手术后疼痛么,孩子受得了吗? 等离子手术本身就具有创伤小、痛苦小的特点。 单纯的腺样体手术术后没什么疼痛,孩子一般在手术当天就可以自由活动,正常饮食。 如果合并扁桃体手术,大部分孩子术后会有疼痛,但也在可承受范围内。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越小对疼痛反应越轻,年龄越大对疼痛的反应会重一些。另外,跟个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也有关。 6.术后饮食有何要求? 单纯的腺样体手术无进食禁忌,术后6小时可以吃易消化的饮食,第二天即可正常饮食。(腺样体不是长在嘴巴里,术后对饮食几乎没有影响) 合并有扁桃体切除的: 术后当天可以吃冷流质饮食,包括牛奶、豆浆、汤汤水水等,不要太热太烫。冰淇淋可以减轻疼痛,降低出血几率,术后可以吃但注意别吃坏了肚子。 术后第二天可以吃软食,包括面条,粥,玉米糊、蒸鱼肉,蒸蛋、土豆泥等,不要吃带渣或大块状的固体食物,如水果以及煎炸、辛辣、过硬以及酸性的食物。术后2周一般可以恢复正常饮食。最好每次饭后漱口、饮水,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术后扁桃体窝发生创面感染。 术后不要怕痛而拒绝进食,要鼓励孩子尽早进食,以便多运动咽部肌肉,可以使疼痛早日消失,有利于加快创面愈合。扁桃体切除后由于喉咙疼痛,有的孩子可能不愿意吃饭,造成体重减轻,不必担心,在正常饮食后即可恢复。 7.术后低烧发热正常吗? 有些扁桃体发炎比较重的,由于术中扁桃体被牵拉,毒素渗透到血液中,产生吸收热,有部分小孩术后可能会出现低热(低于38.5℃),一般持续一到三天,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处理。如果持续低烧超过三天或者高于38.5℃,那么就要进行干预治疗了。 8.为何术后还有鼻塞、打鼾,甚至加重了? 很多家长问为什么术后还是打鼾,有的甚至比之前还要重些,是不是手术白做了?不必紧张!这是手术后术区水肿,导致鼻塞、打鼾,甚至比术前还要重。这都是正常的,需要慢慢消退,一般术后两三周可逐渐好转。鼻塞可以对症治疗,鼻部局部用药有助于缓解鼻塞,比如可以喷生理海盐水。 9.术后还是张口呼吸怎么办? 由于孩子术前长期张口呼吸已经形成习惯,术后即使鼻腔通气了,张口呼吸的习惯也不一定能马上改过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家长也可以慢慢纠正,在孩子睡着后,试着轻轻合住孩子的嘴巴,但注意前提是确定孩子鼻腔已经通气,是靠鼻子呼吸的,不要盲目强制。 10.术后喝水呛,甚至呛到鼻子里? 短期内可能会有这种现象,因咽部炎症肿胀导致软腭功能暂时不协调所致。但微创手术术后喝水反呛的比较少,即使出现也是暂时的,喝水时稍微慢一点,会逐渐恢复。此外,扁桃体切除后咽腔变大,孩子一时还没有适应,也有可能喝水呛到,喝慢一点,适应后即可恢复。另外,有的孩子两侧扁桃体大小不一样,术后咽腔宽窄度可能有一定影响,也可能会出现术后反呛,但一般都可自行恢复。 11.术后咽痛或耳朵痛正常吗? 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最明显,特别是咽口水时,这是因为口腔肌肉的运动会牵拉创面产生疼痛,疼痛程度基本上可以忍受,一般不用止痛药。应鼓励孩子进食冷饮,并用冰块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鼓励多漱口、多讲话、多饮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伤口感染和粘连以及瘢痕的形成。 当然,每个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有的孩子表现得很痛苦,有些孩子不怎么疼痛,一般年龄越大的孩子疼痛越明显。有的孩子耳朵也疼,是因为术后产生的炎症刺激到咽部神经,放射到耳部引起耳部疼痛。一般不超过一周,一般不需要吃药;但如果疼痛剧烈,请遵医嘱处理。 12.扁腺手术会影响发声吗? 扁桃体不是发音器官,切除扁桃体不会影响发音。少数孩子会在术后出现说话含糊不清,这是因为疼痛使说话的肌肉运动不协调导致的构音障碍,并不是对声带造成的损伤。这种情况一般会在两周内消失,不必担心。 有些家长反映孩子术后说话声音变尖、变细、变娇气了。这是因为有的孩子比较“护疼”,不敢用力说话,家长不予理会慢慢就好了。还有的是因为之前腺样体肥大导致说话时有很明显的后鼻音,腺样体术后不再鼻塞,说话不再有明显的后鼻音,于是声音会较术前清亮许多。 13.术后出现脖子痛咋回事? 个别孩子术后脖子痛,尤其是后仰时疼痛。这是因为腺样体紧贴颈椎前的肌肉,手术后产生的炎症反应会让肌肉产生痉挛,引起疼痛和活动障碍。另外,在腺样体手术消融过程中如果消融过深,累及到肌肉和筋膜,引起筋膜炎,也可以引起疼痛。这种症状一般持续不会超过两周,通常会慢慢好的。 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很少见。 14.白膜是什么,多久脱落? 术后6-12小时创面会出现一层白膜(术后伪膜),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对创面有保护作用。白膜通常在手术后5-6天时开始从边缘脱落,有的在术后两周才开始脱落,一般术后2-3周左右可完全脱落。这是个自然的时间过程,不必着急,如果过早分离可能会引起继发性出血。 15.术后为什么会口臭? 在手术后4-5天,有的孩子就会出现明显的口臭,主要是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分解,产生了特殊的气味,引起口臭,不需要特殊处理,仍应坚持餐后嗽口。如果口臭太重,也可以用生理海盐水冲洗鼻腔,但要注意缓慢操作,否则伪膜过早脱落容易诱发出血。 16.为什么术后流脓鼻涕,之前没有? 这是好事!如果术前合并有鼻窦炎,通俗讲,鼻窦就像一个个小房间,之前,腺样体就像一个门一样,堵住了鼻窦窦口,导致鼻窦里面的脓性分泌物难以排出来,现在做了腺样体手术,相当于门打开了,鼻窦房间里的脓性分泌物终于可以拨云见日,终于可以自由地流出来了,只有分泌物慢慢排出来,鼻窦炎才可能进一步治好。 当然,鼻窦炎也不能指望术后“放任自流”就能完全好,尤其是比较重的鼻窦炎,术后还需进一步治疗、复查。 17.术后为何口水多、痰多、咳嗽? 刚做完手术后不久,有些孩子痰多、口水多。这是因为术后咽部水肿,导致口水分泌物增多。再者,由于吞咽或吐口水时都会引发疼痛,孩子“护疼”不敢吞咽,导致口水分泌物增多。这是个正常过程和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 白膜开始脱落时,刺激到喉咙,导致喉咙干痒,引起刺激性呛咳和干咳,一般不需要处理,随着白膜完全脱落,这种咳嗽一般可自行消失。 18.在家吐血、出血怎么办? 很少有孩子在出院后出现出血,如果有少量的口水中带血丝,可以暂时在家里观察;但应该及时告诉你的主治医生。手术后的第5天到2周左右,为咽部白膜脱落期,即随着吞咽动作,可有白膜脱落,有时会导致出血,大部分出血为少量的,一般会自行停止。如果出血量大,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19.术后“腺样体面容”会自行消失吗?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比如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如果已经出现牙齿外龅、上颚高拱等“腺样体面容”迹象,由于骨质发育比较软,还未成型,所以变形的骨质在术后大都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然而,对于高龄儿童,由于骨质已经变硬,发育已经定型,腺样体术后一般只会让“腺样体面容”不再继续发展加重,如果已出现龅牙、牙列不齐等现象,还需再去口腔科进行牙齿矫正,进一步补救。所以,这也是我们临床上建议尽早手术的原因。 20.术后多久来复查? 术后10天以后,一般是术后2到3周左右复查。之后如果没有特别需要,就不需要再复查。但对伴有鼻炎、鼻窦炎和分泌性中耳炎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复查,继续治疗。 21.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在术后还要继续治疗么? 若术前合并有鼻炎、鼻窦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孩子,术后还要坚持进一步规范治疗,并要遵医嘱复诊,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放任不管,这些疾病本身不仅会症状加重,还有可能反过来刺激腺样体增生,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有鼓膜置管,置管术后是不能游泳的,避免水进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复发。洗澡时也要注意耳朵不能进水。半年后随访复诊,复查置管情况。只有在取管之后,鼓膜恢复正常才能游泳。 以上是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后的护理、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家长可自行参照。
和振宇 主治医师 安阳县中医院 耳鼻喉科2316人已读 - 精选 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是指喉部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程超过3个月,可波及黏膜下层及喉内肌。慢性喉炎是造成声嘶的常见原因。根据患者的声音嘶哑、喉部分泌物增加、喉部不适感3个月以上的病史,结合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者电子喉镜下见声带慢性充血肿胀、黏膜增厚或黏膜萎缩附有痂皮,可初步诊断为慢性喉炎。 英文名称 chronic laryngitis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发病部位 喉部黏膜 常见病因 急性喉炎迁延不愈;用声过度、发声不当;邻近器官的感染 常见症状 声音嘶哑、喉部分泌物增加、喉部不适感 病因 1.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或未经充分声带休息,病情迁延不愈,逐渐演变成慢性喉炎。 2.用声过度、发声不当、慢性咳嗽使候内肌慢性疲劳,声韧带胶原纤维纤维断裂,黏膜下血管充血、出血、液体渗出增加,形成喉部慢性炎症,常见于教师、演员、歌唱家及强噪声环境工作者等。长期持续高声讲话,过高、过长时间的演唱均可导致本病。 3.邻近器官的感染,刺激喉部黏膜形成慢性喉炎。鼻、鼻窦、咽部、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的感染是产生慢性喉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为:①由于呼吸道黏膜互相延续,上述各处的炎症直接向喉部蔓延;②鼻塞:经常用口呼吸,致使喉部黏膜过度干燥;③炎性分泌物进入喉部,直接刺激喉部黏膜引起慢性炎症;④上述各处的病变,常使发声的共鸣作用发生障碍,易致发声不当并增加喉肌的疲劳。 4.外源性刺激性因素引起,周围温度过高的环境、空气中的粉尘、环境中有害气体、烟酒过度引起慢性喉炎。 5.作为敏感器官,喉对身体内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甲状腺功能低下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心、肾疾病,糖尿病,风湿病等)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紊乱,喉部长期淤血,可继发慢性喉炎。 6.胃食管反流或喉咽反流(详见喉咽反流):胃液由于胃食管反流直接损伤喉部黏膜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喉部黏膜及黏膜下的慢性炎症。 7.过敏:特定的食物、气体或药物可引起特异性体质患者喉腔长期慢性黏膜水肿,造成慢性喉炎。 临床表现 1.声嘶 声音嘶哑是最主要的症状。初起为间歇性。如累及环杓关节,则晨起或声带休息较久后声嘶反而显著,但一般认为用嗓越多则声嘶越重,继之声嘶逐渐变为持续性。完全失声者很少见。 2.喉部分泌物增加 常感觉有痰液粘附,每当说话,需清嗓或咳嗽以清除黏稠痰液。 3.喉部常有不适感 如刺痛、烧灼感、异物感、干燥感等。患者借咳嗽以求暂时减轻喉部不适感觉,这种咳嗽常为无分泌物的干咳,是慢性喉炎的一个特有症状。 4.萎缩性喉炎 可有痉挛性咳嗽,结痂为引起痉挛性咳嗽之原因,故常有痂块或黏稠分泌物随咳嗽排出,有时其中带有少量血液。 检查 喉镜检查:广义的慢性喉炎,通过喉镜检查,按病变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5种类型: 1.慢性单纯性喉炎 喉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声带失去原有的珠白色,呈粉红色,边缘变钝。黏膜表面可见有黏液附着,常在声门间连成黏液丝。 2.慢性肥厚性喉炎 慢性肥厚性喉炎在组织学上的主要改变是上皮的增生和变性,上皮下层常有广泛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喉黏膜广泛肥厚,呈慢性充血状,一般呈对称性,以杓间区黏膜较明显。声带明显肥厚,向中线靠拢时有缝隙,呈闭合不全状。室带常受累变肥厚而遮盖部分声带。杓会厌襞亦可较正常增厚。 3.喉厚皮病 本病与咽喉反流相关。喉腔后部结构广泛对称性增厚,前联合增厚的组织为白色或灰白色,质地较硬,突入喉腔。喉厚皮病是大多是在慢性肥厚性喉炎的基础上出现的,是一种癌前病变,具有恶变倾向。 4.萎缩性喉炎 多继发于萎缩性鼻炎及萎缩性咽炎。喉黏膜萎缩,表现为喉黏膜干燥、变薄而发亮。杓间区、声门下常有白色、黄绿色或黑褐色干痂,如将干痂咳清,可见黏膜表面有少量渗血,声带变薄,其张力减弱。 5.任克水肿 近年来也有学者因该病的一些独特表现,而将其作为单独的一种疾病从慢性喉炎的分类中划分出来。任克水肿肿胀部位主要位于任克层,即声带的固有层浅层,表现为双侧声带全程对称性、弥漫性水肿,双侧声带形如鱼腹状或长水泡状改变。本病与吸烟关系密切,多见于40岁以上的吸烟者,女性更为常见。 诊断 根据患者的声音嘶哑、喉部分泌物增加、喉部不适感3个月以上的病史,结合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者电子喉镜下见声带慢性充血肿胀、黏膜增厚或黏膜萎缩附有痂皮,可初步诊断为慢性喉炎。 鉴别诊断 1.声带良性病变 各种声带良性病变如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黏膜下囊肿、黏膜下血肿、接触性溃疡及肉芽肿、血管瘤、神经纤维瘤、淀粉样变、脂肪瘤、软骨瘤等。上述声带良性病变也可临床表现为声嘶,伴有用声后声嘶加重、喉部不适感及喉痛,声嘶病史较长,病程通常超过3个月,行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相应的声带病变,结合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2.喉癌前病变 喉癌前病变是指一类比正常喉黏膜更易发生癌变(但非必然)的疾病,包括喉白斑病、成人喉乳头状瘤、喉角化症、喉厚皮病及部分慢性喉炎伴上皮不典型增生者等。喉癌前病变通常病程较长,症状可逐渐加重,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见相应喉部病变,结合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喉白斑病是指喉黏膜上的片状角化增生性病变,多见于声带。可能与吸烟、用声不当、慢性炎性刺激或维生素缺乏相关。主要病理学变化是喉黏膜上皮增生伴有不全角化,黏膜下组织有轻度增生。主要症状是声嘶,喉镜下见声带表面或前边缘的前、中三分之一处有表面平整的白色斑片状隆起,范围局限,不易去除,声带运动良好。 成人喉乳头状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相关。喉乳头状瘤是来自喉上皮组织的肿瘤,由多层鳞状上皮及其下的结缔组织向表面呈乳头状突出增长,成人易单发于一侧声带边缘或声带,较易恶变。临床表现为声嘶,晚期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查体见喉部新生物,其外表粗糙,呈淡红色。 3.喉部恶性肿瘤 喉部恶性肿瘤包括喉鳞状细胞癌、腺癌、基底细胞癌、低分化癌、淋巴瘤等,其中以喉鳞状细胞癌(喉癌)最为常见。喉恶性肿瘤在发病初期也表现为声嘶、喉部不适感,查体可见喉部新生物,还应行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声门型喉癌的早期主要症状主要为声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喉异物感、咳嗽、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查体可见喉部新生物,表面不光滑,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影响声带运动。通过CT及磁共振检查,能够确定喉癌侵犯周围组织器管的情况及转移情况。通过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可观察转移淋巴结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以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4.声带运动障碍 正常状态下,包括声带在内的喉部肌肉由喉部神经支配,声带可根据不同的喉生理需要而处于不同的位置。当出现支配声带的运动神经发生麻痹、喉肌病变、环杓关节炎或环杓关节脱位时,声带运动能力将不同程度受限,声带将同时发生变位,表现为声嘶。单侧声带麻痹时,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发生病变的声带运动障碍,吸气时声带不能外展,而健侧声带外展正常,发声时声门仍能闭合;双侧声带麻痹时双侧声带运动受限,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根据患者的病史及查体表现可初步明确诊断。 5.喉结核 喉结核的致病菌为结核杆菌,原发性的喉结核少见,多由开放性肺结核经下呼吸道播散而来。主要症状为声嘶,逐渐加重,常伴有喉痛,吞咽时加重,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喉部黏膜苍白,杓间区或一侧声带局限性充血,可出现呈虫蛀状的溃疡,边缘不整齐,底部有肉芽增生,会厌及杓会厌襞可水肿,增厚,病变若累及环杓关节可导致声带固定。通过痰液检查(找抗酸杆菌)、胸部X线正侧位片及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6.其他 其他疾病在喉部的表现:如在类风湿患者中,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喉部表现为声带中部黏膜下呈竹节外观的结节;在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由于血管舒缩功能发生紊乱,喉部长期淤血,可继发慢性喉炎。 治疗 1.去除致病因素 去除病因为治疗慢性喉炎的关键。应积极治疗鼻腔、鼻窦、口腔、咽腔病灶,全身性疾病须予治疗;清除职业性致病因子,加强劳动保护;尽量避免接触导致慢性过敏性咽炎的致敏原;戒除不良嗜好(如烟酒过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健康和有规律的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免疫力。 2.避免长期过度用声 发声休息为重要治疗方法,绝对休息不语最好。若系发声不当引起者,炎症控制后须进行正确的发声方法训练。 3.药物治疗 对萎缩性喉炎患者,可应用有轻微的刺激腺体分泌增多作用的含碘喉片和口服维生素类药物。 4.局部含片、雾化吸入 局部含片、雾化吸入可以缓解喉部不适症状。 5.嗓音治疗 通过系统、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纠正不正确的发声习惯和方法,减少发音时双侧声带之间的摩擦来达到逐渐改善甚至治愈慢性喉炎的目的。 6.手术治疗 对于慢性喉炎伴黏膜的不典型增生、喉厚皮病等癌前病变者,具有恶变倾向,如果病因治疗无效,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对声带水肿和过度肥厚者,可在手术显微镜或内镜下用冷刀、激光或等离子切除病变黏膜。声带双侧病变应予以分期切除,可防止出现喉粘连。[1-2] 预防 1.尽量避免急性喉炎反复发作。 2.避免用声过度、发声不当。 3.积极治疗邻近器官(鼻、鼻窦、咽部、气管)的感染,减少甚至去除刺激喉部黏膜。 4.减少胃食管反流:避免食用促进胃酸分泌的食物,如巧克力,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来减少喉部反流情况以减少对喉部黏膜的刺激;睡前3~4小时控制进食进水量。在慢性喉炎的一般处理基础上可用胃酸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配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胃部疾患。 5.避免周围温度过高的环境、空气中的粉尘、环境中有害气体、烟酒过度等对喉部的刺激。 6.积极治疗全身疾病,譬如过敏性疾病、类风湿等。 参考资料 1.CummingsCW,FredericksonJM,HarkerLA.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3rdedition.USA:Mosby-YearBook,1999. 2.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4.
和振宇 主治医师 安阳县中医院 耳鼻喉科1919人已读 - 精选 慢性咽炎。
概述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本病在临床中常见,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分类 从病理学上,慢性咽炎可分为以下5类: 1.慢性单纯性咽炎 此种类型较常见,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病变主要集中在咽部黏膜层,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组织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可伴有黏液腺肥大,腺体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且较黏稠。 2.慢性肥厚性咽炎 又称慢性颗粒性咽炎及咽侧炎,慢性单纯性咽炎迁延不愈可形成慢性肥厚性咽炎,此种类型在临床中也很常见。咽部黏膜层充血增厚,黏膜及黏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在黏液腺周围的淋巴组织增生突起,表现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淋巴滤泡,可呈慢性充血状,亦可多个淋巴滤泡融合为一体。黏液腺内的炎性渗出物可被封闭其中,在淋巴颗粒隆起的顶部形成囊状白点,破溃时可见黄白色渗出物。此型慢性咽炎常累及咽侧索淋巴组织,使其增生肥厚,呈条索状。 3.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 临床中较少见。发病初期黏液腺分泌减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继因黏膜下层慢性炎症,逐渐发生机化及收缩,压迫腺体与血管,使腺体分泌减少和营养障碍,致使黏膜及黏膜下层逐渐萎缩变薄。咽后壁上可有干痂或脓痂附着,通常伴有臭味。 4.慢性过敏性咽炎 又称慢性变应性咽炎。为发生于咽部黏膜的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变应原刺激咽部黏膜,使合成IgM的浆细胞转化为合成IgE的浆细胞,IgE又附着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咽部黏膜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接触机体后,变应原与介质细胞表面的IgE结合,导致介质细胞脱颗粒,释放包括组胺、合成前列腺素等多种炎性介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引起过敏反应。而食物性过敏原主要通过补体C3、C4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慢性过敏性咽炎多伴发于全身变应性疾病或变应性鼻炎,亦可单独发病。季节性慢性过敏性咽炎,其症状可有季节性变化。如对食物过敏,可在进食致敏性食物后出现慢性咽炎的相关症状。 5.慢性反流性咽炎 与胃食管反流相关。胃液由于胃食管反流直接损伤咽部黏膜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的慢性炎症。[1] 病因 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是导致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 1.咽部邻近的上呼吸道病变 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可因炎性分泌物经后鼻孔倒流至咽部刺激咽部黏膜;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鼾症或鼻腔鼻窦及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等疾病由于影响鼻腔通气,造成长期张口呼吸,引起咽部黏膜长期过度干燥而导致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的慢性炎症可直接蔓延至咽后壁,引起慢性咽炎;口腔炎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随着炎症扩散也可导致慢性咽炎。 2.气候及地域环境变化 温度、湿度的变化、空气质量差、烟酒刺激、辛辣刺激性食物、粉尘、有害气体及放射性照射也是导致慢性咽炎的原因。 3.职业因素 长期大量用声者如教师、歌唱者及易感体质因素亦可引起本病。 4.全身因素 如贫血,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心脏病(因血液循环障碍影响咽部静脉回流造成咽部局部淤血),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等,也可引发慢性咽炎。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失调,臭鼻杆菌及类白喉杆菌的感染,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紊乱等均与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相关。 5.过敏因素 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季节性与常年性过敏原),药物、工作环境中的化学刺激物及食物过敏原都可以引起变应性咽炎。[2] 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各型慢性咽炎症状大致相似且多种多样,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由于咽后壁通常因咽部慢性炎症造成较黏稠分泌物粘附,以及由于鼻、鼻窦、鼻咽部病变造成夜间张口呼吸,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由于咽部异物感可表现为频繁吞咽。咽部分泌物少且不易咳出者常表现为习惯性的干咳及清嗓子咳痰动作,若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分泌物中带血。 1.慢性单纯性咽炎 检查可见咽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黏稠分泌物。 2.慢性肥厚性咽炎 咽部检查可见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滤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状,有时融合为一体,在淋巴颗粒隆起的顶部可形成囊状白点,破溃时可见黄白色渗出物,咽侧索淋巴组织可增厚呈条索状。 3.慢性萎缩性咽炎或慢性干燥性咽炎 咽部附有干痂,伴有口臭。检查见咽黏膜干燥、菲薄,重者呈鳞状、发亮。可覆盖脓性干痂,病变延续到咽鼓管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蔓延到喉部,可引起声音嘶哑。 4.反流性咽喉炎 咽部专科查体同慢性单纯性及肥厚性咽炎,咽喉反流可能伴有声带小结、声带息肉而出现声嘶。 上述症状常在用嗓过度、气候突变、环境温度及湿度变化时加重,尤其以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为著。 检查 全面检查咽部,包括鼻咽及喉咽,以及必要的全身检查;特别注意鼻、咽、喉、食管的隐匿病变,如早期恶性肿瘤。在排除这些病变之前需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以免误诊。 诊断 根据患者的连续咽部不适感3个月以上的病史,结合患者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黏稠分泌物或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滤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状,咽侧索淋巴组织增厚呈条索状,或咽黏膜干燥、菲薄,覆盖脓性干痂,可诊断慢性咽炎,但应注意许多全身性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早期可能仅有与慢性咽炎相似的症状。故当主诉与查体所见不吻合或有其他疑点时,不应贸然单纯诊断慢性咽炎,而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仔细检查鼻、咽、喉、气管、食管及颈部甚至全身的隐匿性病变,以免漏诊。慢性变应性咽炎的诊断,除有相应的变应原接触史、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外,还应做皮肤变应原试验,总IgE及血清特异IgE检测以明确其过敏原。慢性反流性咽炎可行胃食管反流相关检查。 鉴别诊断 1.慢性扁桃体炎 也可表现为咽异物感、咽痒、干燥、疼痛、刺激性干咳等不适症状,可伴有间断于咽部咯出小米粒大小伴有臭味的黄色豆渣样物。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查体可见扁桃体可有增生肥大、扁桃体表面瘢痕、凹凸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扁桃体隐窝内可见栓塞物。 2.咽部或临近部位的良恶性肿物 良性肿物如口咽及下咽部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等,口咽及下咽、鼻咽、喉、食管的恶性肿瘤如鳞状细胞癌、肉瘤、淋巴瘤等。口咽及下咽、鼻咽及喉部病变可通过耳鼻咽喉科专科查体、鼻内镜及纤维喉镜予以发现;早期的食管癌患者在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以前,常仅有咽部不适或胸骨后压迫感,较易与慢性咽炎混淆,应行食管造影、食管镜检查予以确诊。对中年以上的患者,若无既往明显咽炎症状,出现咽部不适时,应行相应的详细检查。 3.茎突综合征、舌骨综合征及咽易感症 可有相同的咽部症状。通过触诊、茎突及舌骨X线片、颈椎X线片及CT扫描与慢性咽炎鉴别。 4.肺结核 除伴发咽部结核以外,肺结核的患者通常也伴有慢性咽炎。 5.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此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有反复发生急性或慢性呼吸道炎症的病史,其咽部变化为淋巴组织明显减少或消失。 治疗 1.去除病因 戒烟酒,积极治疗引起慢性咽炎的原发病(急性咽炎、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反流性胃食管疾病、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 2.生活方式改变 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正常作息、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通过增强自身整体免疫功能状态来提高咽部黏膜局部功能状态。 3.局部治疗 (1)慢性单纯性咽炎 常用复方硼砂、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保持口腔、咽部的清洁;或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等治疗咽部慢性炎症的喉片;中药制剂如对慢性咽炎也有一定疗效;局部可用复方碘甘油、5%的硝酸银溶液或10%的弱蛋白银溶液涂抹咽部,有收敛及消炎作用;超声雾化可以缓解慢性咽炎的症状;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疗。 (2)慢性肥厚性咽炎 治疗较困难,可以参照慢性单纯性咽炎。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对咽后壁隆起的淋巴滤泡进行治疗,可用化学药物或电凝固法、冷冻或激光治疗法等。化学药物多选用20%的硝酸银或铬酸溶液,烧灼肥大的淋巴滤泡。电凝固法因副作用较多,目前已很少采用,多采用激光或射频治疗仪治疗咽后壁淋巴滤泡。上述处理淋巴滤泡的方法可能会增加黏膜瘢痕,有加重症状的可能。此外,超声雾化疗法、局部紫外线照射及透热疗法,对肥厚性咽炎也有辅助作用。 (3)萎缩性及干燥性咽炎 一般处理同慢性单纯性咽炎,但不可用烧灼法。可服用或咽部局部涂抹小剂量碘剂以促进黏膜上皮分泌增加;超声雾化治疗也可减轻干燥症状。服用维生素A、B2、C、E,可促进咽部黏膜上皮组织增长。对于干燥性咽炎的患者,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时应慎重,以免术后病情加重。 (4)慢性变应性咽炎 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的过敏原,应用抗组胺类药物或肥大细胞稳定剂,局部或短期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等。 (5)慢性反流性咽炎 避免食用促进胃酸分泌的食物,如巧克力,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来减少咽喉部反流情况以减少对咽部黏膜的刺激;睡前3~4小时控制进食进水量。在慢性咽炎的一般处理基础上可用胃酸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配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胃部疾患。[3] 预后 慢性单纯性咽炎在控制各种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应用各种治疗后可以缓解直至治愈,否则可能迁延成为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及慢性萎缩性或慢性干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易反复;慢性过敏性咽炎脱离致敏原后症状可缓解至消失;慢性反流性咽炎控制胃食管反流后症状可以明显缓解直至治愈。 预防 1. 避免急性咽炎反复发作。 2. 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规律的作息、清淡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烟酒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自身整体免疫力。 3. 避免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性食物空气质量差的环境等对咽黏膜不利的刺激因素。 4. 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局部相关疾病:如鼻腔、鼻窦、鼻咽部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鼾症等阻塞性疾病;慢性扁桃体炎;口腔炎症;胃食管反流。 5. 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慢性咽炎的全身相关疾病:如贫血,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病,肝、肾疾病等。 6. 避免长期过度用声。 7. 尽量避免接触导致慢性过敏性咽炎的致敏原。 参考资料: [1]李学佩.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102-104. [2]黄选兆, 汪吉宝, 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08 :317-319. [3]CummingsC W, Frederickson J M, Harker L A.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M]:3rd edition. USA:Mosby-Year Book,1999:1327-1524.
和振宇 主治医师 安阳县中医院 耳鼻喉科2406人已读
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 鼻塞 宝宝鼻塞怎么解决总交流次数23已给处置建议
- 患者:女 4岁4个月 鼻子总是不通气 最后交流时间 2020.10.07鼻子总是不通气 鼻子不通气是鼻炎吗总交流次数24已给处置建议
- 白色泡沫痰 吐不干净 喉咙干燥 异物感 咽喉异物感 痰多 干燥 吞咽困难总交流次数11已给处置建议
- 鼻炎,一个鼻子通气一个不透气 一个鼻子不通气一个通气总交流次数23已给处置建议
- 流鼻血 无缘无故流鼻血总交流次数18已给处置建议
关注度 河南省 第267名
总访问量 133,550次
在线服务患者 758位
科普文章 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