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直播义诊专区 查看全部
- 中老年男性患者,泌尿科医生建议查PSA,到底是个什么检查项目?
PSA检查是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检测,是一种血液检查项目,主要用于前列腺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以下是关于PSA检查的详细介绍:PSA检查的原理PSA是由前列腺腺泡和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精液中,少量会进入血液。正常情况下,健康男性的血清中PSA浓度较低,当前列腺出现病变时,PSA的分泌量会增加,血液中的PSA水平也会相应升高。PSA检查的目的1.前列腺癌筛查: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PSA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前列腺癌的存在。通过PSA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提高治愈率。2.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的辅助诊断: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会导致PSA升高。虽然PSA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前列腺癌,但结合其他检查(如直肠指检、超声检查等)可以更好地判断前列腺的健康状况。PSA检查的正常值•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4.0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fPSA/tPSA比值>0.25。PSA检查结果的解读•PSA水平升高:如果PSA水平超过正常值,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例如,PSA在4-10ng/ml之间,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前列腺超声、磁共振等)来判断是否存在前列腺癌。如果PSA超过10ng/ml,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大,通常需要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PSA水平正常但有症状:即使PSA水平正常,但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排尿异常或其他症状,也不能完全排除前列腺疾病,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PSA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应避免前列腺按摩、直肠指检、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操作。此外,检查前2天内应避免性生活或剧烈运动。2.结果影响因素: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等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都会影响PSA水平。因此,解读PSA结果时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PSA检查的适用人群1.中老年男性:50岁以上男性建议定期进行PSA检查。如果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应从40岁开始进行PSA筛查。2.有症状的患者:出现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血尿、腰痛等症状的中老年男性。3.高危人群:有前列腺癌家族史、非洲裔男性等。总之,PSA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前列腺疾病筛查手段,但不能单独用于确诊。对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有排尿异常的患者,PSA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
刘宗利 副主任医师 屏山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61人已读 - 为什么我的结石容易反复发,刘医生告诉你原因。
结石反复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以下是一些常见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不良生活习惯• 饮食不当: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容易导致尿酸结石反复形成。建议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白菜、萝卜)。• 饮水不足:长期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建议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使尿量达到2000mL以上。•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影响尿液的代谢和排出。建议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游泳、慢跑等。2.代谢异常• 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这些代谢性疾病会导致体内钙、尿酸等成分过多,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代谢调理,如使用药物控制尿酸水平。•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增加结石的复发率。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3.遗传因素• 胱氨酸结石:这是一种遗传性结石,由于基因缺陷导致胱氨酸在尿液中过度积累。虽然无法根治,但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如碱化尿液)来减少结石的形成。4.尿路感染• 某些细菌(如奇异变形杆菌)感染会导致感染性结石的反复形成。需要积极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控制感染。5.治疗不彻底• 结石残留:初次治疗时结石未完全清除,残留的小结石可能成为新的结石核心,导致结石迅速增大。建议在治疗后进行定期复查,确保结石完全清除。6.尿路解剖异常• 尿路梗阻、狭窄: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前列腺增生等,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结石的形成风险。需要针对解剖异常进行治疗,如手术矫正。7.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维生素C、乙酰唑胺片)可能导致结石形成。如果怀疑药物导致结石反复,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预防建议• 调整饮食:减少高嘌呤、高钙、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增加饮水: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使尿液保持稀释状态。•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结石。• 治疗原发病:如有代谢性疾病或尿路感染,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结石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容易导致肾损害、感染、肿瘤等,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刘宗利 副主任医师 屏山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70人已读 - 膀胱恶性肿瘤化疗凶不凶,是不是要掉发啊?刘医生告诉你。
膀胱肿瘤化疗是否会导致脱发,取决于化疗的具体方式和所使用的药物:膀胱灌注化疗膀胱灌注化疗一般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膀胱内,药物主要在膀胱局部发挥作用,对全身的影响较小,通常不会导致脱发。常用的膀胱灌注药物如吉西他滨、吡柔比星、表柔比星等,这些药物的脱发作用相对较弱。全身化疗如果膀胱肿瘤需要进行全身化疗,使用某些特定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紫杉醇类等)可能会导致脱发。这是因为这些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毛囊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毛囊萎缩,从而引起脱发。应对脱发的建议如果化疗导致脱发,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这种脱发通常是暂时的。在化疗间歇期,头发可能会重新生长。此外,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脱发:• 心理准备:提前了解化疗可能导致的脱发情况,做好心理准备。• 头皮保护:外出时戴帽子或头巾,避免阳光直射头皮。•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有助于头发的再生。• 使用假发或头巾:在脱发期间,可以使用假发、头巾等物品来改善外观。总之,膀胱肿瘤化疗是否会导致脱发,需要根据具体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来判断。如果患者对化疗的副作用有疑问,建议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获得更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刘宗利 副主任医师 屏山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19人已读
关注度 四川省 第487名
总访问量 631次
在线服务患者 42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