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
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为了让更多居民了解慢阻肺,今天,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十三病区、三十四病区在门诊大厅开展了大型的健康宣教及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团队及党员志愿者为来院病友及家属检测指尖血氧饱和度、测量血压,并免费为COPD患者行简易肺功能测定;现场指导呼吸治疗用药装置的使用;进行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答疑解惑,提供指导诊治方案;并发放慢阻肺、哮喘、戒烟等知识宣传手册。 一起来认识慢阻肺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慢阻肺患者高达1亿,4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14%,20岁以上人群则为8%,我国每年死于慢阻肺患者有128万。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高,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已逾一亿人。 以慢阻肺为首的慢性呼吸疾病,已经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等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然而,大众对慢阻肺的认知,尤其是对早期的慢阻肺的认知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慢阻肺(COPD)按肺功能分级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一般发展至出现呼吸困难,往往肺功能已达重度甚至更差。而越早期的干预治疗,效果越好。 慢阻肺有哪些症状? 1、慢性咳嗽2、咳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4、喘息和胸闷 如何实现早防早治? 第一步:自我筛查 慢阻肺筛查问卷(COPD-SQ,以我们慢阻肺流调资料为基础,更适合中国人群的慢阻肺筛查) 第二步:确诊 简单、经济、安全、方便、有效的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今天,有很多患者体验了我们的肺功能检查。 第三步:管理 依据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疾病阶段,给予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将社区人群分为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COPD患者。 一般人群---进行卫生宣教,将肺功能(主要是指FEV1)检测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高危人群---(长期抽烟者、反复呼吸道感染者、长 期接触室内污染者、职业性粉尘接触者)开展包括建档管理、卫生宣教、咨询、戒烟、改善室内外空气 污染、改善工作环境等综合干预。通过肺功能检测发 现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 COPD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呼吸训练、运动训练、健康教育、营养指导、口腔护理、心理指导、尽早规范药物与康复治疗。 归纳起来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2、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3、慢阻肺常见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应该及早发现慢阻肺合并症并给予适当治疗。 4、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5、40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6、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首选吸入疗法,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最核心的治疗措施。治疗目标是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7、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等,其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通常可以预防,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就诊。 8、慢阻肺患者需要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等,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9、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慢阻肺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 石门县人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设住院部(德馨楼20、21楼,床位100张)和呼吸专科门诊、肺功能室、呼吸内镜诊疗室(均设德馨楼3楼)。 今年6月,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上,公布了全国第三、四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专科规范化建设项目认定单位,我院成为湖南省首家通过该项目评审的县域三级医院!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呼吸系统慢性病管理、急危重抢救、胸部疑难疾病诊疗、介入肺脏病学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多年来,在COPD长期管理方面不断学习和进步,为大量病友缓解了症状,改善了健康状态,减少住院次数从而节约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