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2019年11月18日,依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在创新发展理念下建立的集诊断、治疗和科研为一体的核医学专业科室,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诊疗科共同作为天津市核医学重点学科一体化建设、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国内一流核医学学科。
科室主要包括PET-CT中心、SPECT-CT中心和核素治疗病区三部分。拥有一支富有创新活力的人才梯队,现有职工24名,包括医师10名,护士8名,技师6名,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博士后2人,博士1人,硕士7人。
科室不断引进先进的肿瘤诊断治疗和检测设备,现拥有PET/CT机(GE discovery Max+)、SPECT/CT机(GE discovery 670)、碘放射性溶液自动分装仪(RM-905DADP)、全身动态辐射监测仪、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以及针对前列腺癌的经直肠超声引导系统等先进的诊疗设备。其中,2022年初科室引进的Discovery Max+是国内首台五维全息PET/CT,搭载超高灵敏度探测器,提升67%探测效率,实现PET/CT检查图像质的飞跃。
科室谨遵德高医粹,尚新至善的院训,秉承科严谨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医疗理念,严格遵守临床诊疗规范、不断提高诊疗质量,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和亲情化服务,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集肿瘤诊断和治疗于一体是核医学科的专业特色,科室现开放隔离单间病房14间,主要开展碘-131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25粒子植入治疗、骨转移瘤的89SrCl2及223RaCl2治疗、云克(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肝癌的钇[90Y]树脂微球治疗等项目;开展的检查项目主要有:18F-FDG PET/CT肿瘤全身/局部显像、全身骨显像、碘131全身显像+局部断层、甲状腺显像、肾动态显像、甲状旁腺显像、唾液腺显像等。
医院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和自身学科技术优势,引进并使用国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创新药,是天津首个、也是目前国内北方地区唯一一个享受“先行先试”政策的公立医疗机构。在此基础上,科室承接和参与了多项新型放射性药物的临床试验,积极开展前列腺癌的68Ga-PSMA-617显像及177Lu-PSMA-617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68Ga-DOTA-TATE、18F-DOTA-TOC显像及177Lu-DOTA-TATE治疗、Her-2分子探针显像等一系列新型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与显像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核医学科传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科发展历史。天津市肿瘤医院分子影像及核医学科正式成立于2009年,由2004年成立的PET-CT中心和与1958年成立的核医学科(时称同位素室)合并而成,徐文贵教授担任首任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逐渐建成为集诊断、治疗、科研与教学为一体的国内一流核医学专业科室。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核医学科聘任徐文贵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戴东副教授作为科主任,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工作中非常注重规范检查及治疗流程,强调加强业务学习和科研投入,成立医疗及报告质量考评小组,不断提升临床技能,并依托自贸区和医院的政策优势陆续开展了一批新的诊疗项目助力精准诊疗,不断加强科室制度建设和学科建设,努力打造天肿空港核医学品牌。天肿空港核医学科未来将继续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紧跟世界影像核医学前沿,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以严谨务实、踏实稳健、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地为广大患者保驾护航,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