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夫在线
首页
找专家
找医院
查知识
问诊
挂号
登录
|
注册
消息
工作站
个人中心
联系客服
当前位置:
好大夫在线
>
医生集团-浙江
>
线上诊疗科
>
推荐专家
医生集团-浙江
线上诊疗科
已收藏
+收藏
主页
介绍
科室医生
门诊信息
推荐专家
患者评价
问诊记录
科普号
推荐专家
疾病:
产后抑郁
开通的服务:
不限
医生职称:
不限
出诊时间:
不限
唐伟
主任医师
教授
医生集团-浙江 线上诊疗科
擅长:各种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精神疾病的早期干预、心理危机干预,抑郁症的诊疗,流行病学调查;精神病司法鉴定
专业方向:
精神科
主观疗效:暂无统计
态度:暂无统计
在线问诊:
未开通
预约挂号:
未开通
疾病病友推荐度
2.8
暂无
查看详情
不限
特色诊疗
热门
甲状腺瘤
儿童保健
双眼皮手术
甲状腺癌
拔牙
不孕不育
A
矮小症
B
疤痕
白带异常
白癜风
白内障
白细胞减少症
白血病
包皮龟头炎
包皮过长
扁平疣
扁桃体炎
变应性血管炎
鼻部整形
臂丛神经损伤
鼻窦炎
闭经
鼻息肉
鼻炎
鼻咽癌
鼻综合
玻璃体病
补牙
C
肠梗阻
肠疾病
肠胃炎
肠息肉
肠肿瘤
产后抑郁
产前检查
产褥疾病
超声诊断
抽动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唇腭裂
微整形除皱
痤疮
D
带状疱疹
单纯疱疹
胆管结石
胆结石
胆系疾病
单心室
倒睫
癫痫
动脉导管未闭
断肢再植
多发性骨髓瘤
多汗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生牙
E
耳部整形
耳部肿瘤
耳疾病
耳聋
耳鸣
儿童近视
儿童牙病
F
法洛四联症
房颤
放疗
房间隔缺损
反流性食管炎
发烧
发育迟缓
肺癌
肺部疾病
肺部结节
肺动脉高压
肺结核
肺炎
风湿病
风湿性心脏病
附睾炎
妇科病
妇科检查
妇科炎症
妇科肿瘤
腹痛
G
肝癌
肝病
肛裂
肛瘘
肛周脓肿
感冒
肝囊肿
感染
肝血管瘤
干眼症
肝硬化
干燥综合征
肝肿瘤
高血压
更年期综合症
根管治疗
根尖周炎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炎
共济失调
巩膜炎
功能性子宫出血
宫腔镜
宫外孕
佝偻病
关节镜
关节损伤
关节痛
关节炎
冠心病
股骨头坏死
骨巨细胞瘤
鼓膜穿孔
过敏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紫癜
骨折
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
H
黑色素瘤
红斑狼疮
喉癌
喉炎
喉肿瘤
hpv感染
踝部扭伤
黄斑变性
黄疸
黄褐斑
化脓性关节炎
灰指甲
婚恋心理问题
喉疾病
J
甲亢
腱鞘炎
尖锐湿疣
肩周炎
焦虑症
角膜病
角膜炎
胶质瘤
甲状旁腺癌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甲状舌管囊肿
甲减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炎
结肠癌
疥疮
结核性脑膜炎
结膜炎
颈部疾病
颈部肿物
痉挛性斜颈
静脉曲张
精神分裂症
精索静脉曲张
颈椎病
颈椎骨折
近视
近视眼手术
激素依赖性皮炎
畸胎瘤
鸡胸
K
咳嗽
恐惧症
口吃
口腔颌面部囊肿
口腔颌面部损伤
口腔颌面部肿瘤
口腔溃疡
口腔修复
髋关节脱位
躁狂症
L
阑尾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淋巴结炎
淋巴瘤
流产
隆鼻
隆胸
卵巢癌
卵巢囊肿
卵巢早衰
脑外伤
脑肿瘤
M
慢阻肺
梅毒
玫瑰痤疮
玫瑰糠疹
面部轮廓整形
面肌痉挛
面瘫
N
男性病
男性不育
男性生殖器畸形
脑出血
脑梗塞
脑膜瘤
脑血管病
脑震荡
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失调
颞下颌关节病
尿路刺激征
尿路感染
牛奶蛋白过敏
P
帕金森
膀胱炎
盆腔炎
皮肤病
皮肤过敏
皮肤瘙痒
皮肤整形
皮肤肿瘤
贫血
脾切除手术
皮炎
葡萄膜病
剖腹产
葡萄膜炎
Q
强迫症
强直性脊柱炎
前列腺增生
前庭大腺囊肿
气管疾病
情感障碍
青光眼
龋齿
雀斑
屈光不正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去眼袋
R
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流
妊娠合并肝炎
妊娠合并症
日光性皮炎
乳房整形
弱视
乳腺癌
乳腺疾病
乳腺炎
乳腺增生
乳腺肿瘤
S
三叉神经痛
霰粒肿
上睑下垂
输尿管结石
声带白斑
声带息肉
生殖器疱疹
肾结石
神经卡压综合征
神经性皮炎
食道癌
食管良性肿瘤
试管婴儿
失眠
室间隔缺损
视神经病
视网膜病
视网膜脱落
湿疹
瘦脸针
手外伤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障碍
输卵管堵塞
T
胎停
糖尿病
烫伤
疼痛
天疱疮
体表肿瘤
体检
提眉术
体形雕塑
痛风
痛经
头痛
头晕
脱发
脱毛
W
胃癌
胃病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胃溃疡
胃炎
物理性皮肤病
X
下颌整形
先天性并指多指畸形
先天性肠疾病
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膝关节畸形
先天性心脏病
涎腺疾病
先兆流产
哮喘
小儿白内障
小儿便秘
小儿鼻炎
小儿肠炎
小儿多动症
小儿肥胖症
小儿肺炎
小儿腹泻
小儿感冒
小儿甲状腺疾病
小儿咳嗽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贫血
小儿肾病
小儿湿疹
小儿胃炎
小儿腺样体肥大
小儿哮喘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厌食
小儿遗尿
小儿支气管炎
消化不良
消化道出血
小细胞肺癌
斜视
膝关节损伤
习惯性流产
细菌性皮肤病
性病
性功能障碍
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
心律失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疾病
心衰
心脏瓣膜性疾病
心脏病
心脏搭桥
性早熟
胸膜炎
吸脂
癣
血管炎
学生心理问题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液病
荨麻疹
Y
牙齿外伤
牙齿种植
牙颌畸形
亚健康
眼部疾病
眼部整形
咽部肿瘤
眼底病
眼睑病
眼睑色素痣
咽疾病
眼外伤
咽炎
眼肿瘤
眼综合
咬肌肥大
腰痛
药物性皮炎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牙髓炎
牙痛
牙龈炎
牙周病
牙周炎
腋臭
异常妊娠
遗传代谢病
乙肝
阴道炎
隐睾
应激障碍
硬皮病
营养不良
婴幼儿阴道炎
隐匿阴茎
银屑病
特应性皮炎
胰腺炎
抑郁症
疣
纵隔肿瘤
月经失调
晕厥
孕前检查
语言障碍
Z
再生障碍性贫血
早产
早孕反应
双相情感障碍
整形
痣
直肠癌
直肠肛管疾病
直肠脱垂
痔疮
脂肪肝
脂肪填充
脂溢性皮炎
中毒
中耳炎
中浆
中医减肥
主动脉瘤
锥体外系疾病
自闭症
子宫肌瘤
子宫颈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切口憩室
子宫腺肌症
自身免疫性肝病
产后抑郁其他推荐医院
查看全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产后抑郁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家人应该如何有效预防/应对产后抑郁?
产妇的抑郁,是娇气还是真的生病?不是产妇娇气,产后抑郁是比较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发病率接近17.98%相当于10个产妇里会有1-2个人会患上产后抑郁,往往在产后出现持续性的情绪低落、乏力、睡眠障碍,甚至出现自伤自杀危机情况。产后抑郁会干扰到婴幼生长发育,严重影响到夫妻感情和亲子关系。“月子之仇”之所以一辈子铭记在心,也是跟这个有关系。今天就针对产后抑郁跟大家探讨探讨,主要涉及到:什么是产后抑郁?产后抑郁都有哪些表现?产后抑郁的危害和处理方法……一产后抑郁的表现产后抑郁的表现主要从3个方面来描述:身体不适、心理不适和关系不和1身体不适产妇可能表现出晚上睡不着,白天疲劳不堪、体力不支;在饮食上,有的是食欲不佳,有的却是暴饮暴食,两种极端都是不正常的(对于很多女生而言,当他们心情不好时,有些女生会选择猛吃一顿)当然,有的表现出来的是真的生病了,比如:胃痛、恶心、腹泻、头晕目眩……2心里不爽对于很多患有产后抑郁的宝妈而言,她们无法感受到自己对孩子的母爱,也体验不到当妈妈的喜悦,有的只是空虚-寂寞-冷……既没有无快乐,也提不起兴趣做任何事,甚至会常常感觉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算了!不可否认,生完孩子体重多多少少会增长,有时身材还会走样,这时候就会让宝妈们产生深深的自卑。3关系不和关系不和主要表现在家庭关系上了即可能是对宝宝没耐心,也可能是看婆婆不顺眼,更有可能是觉得丈夫不关心产妇会表现出一直在抱怨,看谁都不爽除此以外,她们还会回避社交,非但不想出门,还害怕亲朋好友的拜访二产后抑郁症的原因那为什么会有产后抑郁呢?产后抑郁是一种疾病,不挑人的,任何产妇都有产后抑郁的风险,但是什么样的情况会增加产后抑郁的概率呢?如下所示:1生理原因身体上激素和神经递质的改变是必然的,不然又如何受孕-孕育生命-生产-母乳分泌等等,看似身体波澜不惊,实际上身体里面的各种不同激素和神经递质等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孕酮、雌性激素、催乳素等等。再者,对于产妇而言,很多产妇需要照顾幼儿,如果没有经验再加上辅助的人员少或不顺心,那么会导致产妇睡眠不足或营养不良,这会激发起产妇不良情绪。(我们要是晚上睡不好,白天也会各种不舒心和不顺心)2遗传因素如果跟产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本身有过抑郁症或产后抑郁症,那么会大大增加患上产后抑郁症的风险。3心理原因大部分产妇有产前的紧张和恐惧,既怕疼痛又怕难产,有的是分娩中的无助和疼痛,有的是对分娩后照顾婴儿的无力感,当孩子哭闹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并且过度关心孩子的健康问题。4家庭关系的原因婆媳关系是个千古难题,在坐月子和帮忙带娃期间,婆媳矛盾更为突出,当感觉婆婆让她很不顺心时,这份愤怒和委屈也会影响到夫妻关系,产妇倍感凄凉,觉得丈夫不贴心、宝宝不省心和婆婆没安好心三产后抑郁的应对方式医疗意见找精神科医生做诊断,如需借助药物治疗,跟医生反馈关于母乳喂养的事情心理治疗可以找心理治疗师做家庭系统治疗,家庭系统治疗是扰动,能够让家庭其他成员看到看不到的视角,知道有效的行为方式,从而良性循环起来。当然,也可以是个人的心理咨询,能够有效调整错误认知,处理不良情绪,采用有效的行为模式来解决当下的困境和烦恼。那家人又该如何应对和预防产后抑郁呢?1对于丈夫(1)丈夫如何表达才合适?不合适的表达方式A你总是这样发脾气让我们很心累!--跟产妇发泄自己的情绪,会让产妇病情加重B生孩子不都是每个女人都必须经历的吗?--不理解,会激发产妇更多的负面情绪和不愿表达她的困境C你应该为我们有了可爱的孩子而高兴才对!--教育产妇,会让产妇自责,加重病情D其他人生孩子都正常,怎么就你事多呢?--指责,会让产妇更多委屈和难受不够适合的表达方式E你是个好妈妈--虽是鼓励,但产后抑郁状态她自知自己的无能为力,这样的鼓励会让产妇更加自责、难受和内疚F你是最漂亮的--虽是鼓励,但产妇身材没有以前好是客观事实,这样会让她自卑G你不用担心--当你即将上台演讲感到超级紧张时,旁边人跟你说:“你不用紧张”,你感觉有用吗?合适的表达我爱你--情感上的支持,给予安全感和价值感我知道你感觉很糟糕--理解万岁我们的宝宝一切都好--积极肯定的支持我一定会站在你身边支持你--支持实际帮助回家帮忙洗衣服/做饭、帮宝宝洗澡、换尿布、准备晚上用的奶瓶等等--实际上的帮助2婆婆的功能婆媳矛盾是千古难题,就单单立场而已,婆婆认为:“媳妇应该像我照顾我儿子一样的好“;而媳妇认为:”我的丈夫应该疼我/爱我/照顾我……”当爸爸在家庭陪伴和养育缺位时,会让妈妈过度依赖儿子,或者中国是靠儿子养老的思想,导致家里有了儿媳妇后就会有危机感,不管是情感上的危机感还是经济上的。面对得了抑郁症的媳妇,婆婆应该如何做呢?A每天夸媳妇1次B像照顾自己女儿坐月子一样照顾儿媳妇(虽然这对婆婆而言很难)C受委屈了,让儿子去关心,并告诉自己:“她生病了”备注:如果公婆或娘家人真的属于实际原因没办法帮扶宝爸宝妈的,直接坦诚表达困境;若是主观上真的做不到的,就主动选择放弃帮扶,这时候作为宝爸就作为主要劳动力,并让宝妈得到实际上的帮助和关心,陪伴产妇,经济条件可以的、月嫂或月子中心来照顾产妇,切莫在月子期间因为矛盾导致后续一系列长久冲突。四产后抑郁的心理疗法心理疗法4步走1评估是前提大家先一起判断,以下案例是抑郁情绪还是产后抑郁症?案例1王女士孩子2岁辞职在家带孩子由于生的是女儿,婆婆埋怨过,在坐月子时觉得婆婆不用心,内心愤怒,整天抑郁寡欢。经常对丈夫和婆婆大发脾气,觉得婚姻无望,想要离婚。案例2王女士孩子1岁半身体不好而辞职在家带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丈夫工作忙,老人没办法帮忙,一开始总是担心孩子生病,接下来孩子一调皮,就控制不住的打孩子,看到窗户就很想跳下去,晚上睡不着,不想跟任何人联系,因总是打孩子,所以丈夫让她看一下心理医生。案例3王女士孩子1岁辞职在家带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丈夫工作忙,对孩子没有感觉,孩子一闹腾,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快崩溃了,晚上睡不着,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没有活下去的动力和意义,看到窗户就想跳下去,看到刀就控制不住想割腕……现在感觉失控了,所以来求助心理咨询师答案:案例1是抑郁情绪,理由:有心情不好的客观原因--婆媳矛盾;案例2是产后抑郁、焦虑和强迫,理由:已经威胁到自身安全,想要自杀,失眠、回避社交,并且没办法很好的照顾好孩子;案例3是产后抑郁,想要自杀,失眠,严重的抑郁症。好莱坞女星格温妮斯·帕特洛曾经说过:“我就像一具僵尸,我不会爱我的孩子。我是一个失败的母亲,我就是个失败者。”2接受是前提--跳出思维陷阱思维陷阱A别人不会理解的B一定不能让其他人知道C我会这样是因为我不够坚强D人家都是当妈的,就我这么糟糕跳出思维陷阱--积极心理暗示A我没疯B这不是我的错C我有产后抑郁D这事一个实实在在体内激素快速转变的问题,可以通过治疗恢复过来的3心理疗法(1)情绪“停止”技术(2)认知疗法矫正错误的认知A我应该喜欢/享受成为妈妈--我现在不一定能喜欢/享受当妈妈,这很正常B老公应该都知道我的需求--老公不一定知道我的需求,我应该具体明确的说出来C我应该自己挺过这一关,谁也没有被宝宝搞垮的呀!--我不需要靠自己挺过这一关,产后抑郁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疾病4预防是关键身体上准妈妈要注意孕期的锻炼,特别是职场女性心理上在产前学习育儿的方法和常见疾病与应对方式物质上为母子准备好所需的费用和生活用品房间条件:通风通透舒适家庭气氛: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丈夫的配合情感上多支持多理解行动上协助妻子照顾婴儿自我调节:充足的睡眠认识产后心理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核心点:丈夫、父母和公婆对产妇的理解、接纳、支持和照顾刘梅珠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注册心理师擅长:家庭养育、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需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关注我的个人网站:https://amiraliu.top
北医六院临床心理科科普号
产后抑郁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许多新妈妈和她们的家庭。本文将介绍产后抑郁的定义、症状、原因、对母亲和婴儿的影响、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心理问题。一、产后抑郁定义产后抑郁是指发生在产褥期(分娩后的一段时间)的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与其他类似情况如孕期抑郁、一般抑郁相比,产后抑郁有其独特的特点。产后抑郁的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焦虑、易怒等。二、产后抑郁症状1.情绪低落:新妈妈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无助,对生活失去信心。2.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新妈妈可能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对家人和朋友的关心也变得漠不关心。3.失眠:新妈妈可能会经历失眠、多梦的情况,导致精力不足和疲劳。4.食欲下降:新妈妈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导致体重减轻或增加。5.焦虑和易怒:新妈妈可能感到焦虑不安,容易发脾气,甚至出现自我攻击的念头。三、产后抑郁的原因产后抑郁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1.生理因素: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疲劳可能影响新妈妈的情绪状态。此外,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对情绪产生影响。2.心理因素:新妈妈可能面临角色转变、育儿压力、家庭关系变化等心理挑战。这些压力和挑战可能导致情绪问题。3.社会因素: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矛盾、经济困难等社会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后抑郁的发生。四、产后抑郁对母亲和婴儿的影响1.情感影响:产后抑郁可能导致新妈妈情绪低落、焦虑和易怒,影响她的生活质量。2.健康问题:产后抑郁可能影响新妈妈的身体健康,如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等,从而影响恢复和健康。3.教育问题:新妈妈的情绪问题可能影响其对婴儿的照顾和教育,从而对婴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五、如何诊断产后抑郁诊断产后抑郁需要专业的医学评估。以下是一些建议:1.观察症状:观察新妈妈是否有上述提到的产后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失眠等。2.了解病史:了解新妈妈的孕产史、家族史和心理健康史,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抑郁的因素。3.进行心理测试: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工具,如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新妈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新妈妈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两周)或有加重趋势,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六、产后抑郁的治疗方法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有些新妈妈可能需要使用抗抑郁药物来缓解抑郁症状。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CBT)或心理动力疗法可以帮助新妈妈调整心态,减轻抑郁症状。3.物理治疗:例如,光疗或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使用。七、预防产后抑郁的措施以下是一些预防产后抑郁的建议:1.心理准备:在孕期和产褥期,新妈妈应该了解产后抑郁的相关知识,做好心理准备。2.社会支持:新妈妈需要寻求和接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关心,以减轻心理压力。3.保持合理心态:新妈妈应该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4.健康生活方式:新妈妈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以增强身体和心理健康。5.及时寻求帮助:如果新妈妈感到情绪不稳定或出现产后抑郁的迹象,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支持。总之,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关注和治疗。通过了解产后抑郁的定义、症状、原因以及对母亲和婴儿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心理障碍。同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让我们一起关爱新妈妈,为她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迎接健康快乐的宝宝。——《走出绝望:心理医生教你摆脱抑郁的折磨》
包祖晓医生的科普号
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如何处理好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又称产后抑郁障碍,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抑郁障碍。其表现与其他抑郁障碍基本相同,包括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悲伤哭泣、担心多虑、胆小害怕、烦躁不安、易激惹发火,严重时失去生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甚至还会有自杀的行为。妇女在怀孕和生产期间,会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及环境的变化,从而诱发产后抑郁症。但是如能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较好。主要症状分娩后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甚至会有自杀的倾向主要病因主要与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理量表测试重要提醒产后抑郁症患者应该及时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危及患者及宝宝的安全。流行病学发病率我国报道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为1.1%~52.1%,平均为14.7%。好发人群好发于之前患有抑郁症或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产妇。病因总述产后抑郁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是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有家族抑郁症史也可以提高产妇的患病风险。基本病因1、生物学因素(1)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在妊娠期间,孕妇体内长时间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具有多种神经调节功能,分娩后雌激素突然撤退,雌激素的波动和持续的雌激素缺乏可能会导致情绪抑郁。妊娠期间甲状腺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娩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也随之变化,甲状腺功能紊乱也与产后抑郁相关。(2)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和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如大脑神经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异常及功能活动降低,此外涉及的神经递质还包括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2、心理社会因素(1)不良的生活事件。(2)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3)夫妻关系不融洽或不好。(4)婆媳关系不融洽或不好。(5)家庭经济紧张、孩子喂养方式。(6)孕期健康教育缺乏等。3、身体因素(1)围产期的身体健康状况差,如怀孕时肥胖、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或产后高血压、产后感染等。(2)多胎妊娠。4、精神因素(1)产妇对妊娠的态度消极,害怕分娩。(2)不满意自身形体形象,如孕前、产前或产后。(3)产妇有一些人格特质,如神经质,表现为产妇感到担心或产期处于焦虑、愤怒、悲伤或内疚的情绪里。危险因素1、年龄较小,如产妇<25岁,或高龄产妇,患抑郁症的风险均增高。2、未婚生子。3、意外妊娠。4、妊娠和新生儿的结局不良,如新生儿死亡、早产或极低的出生体重。5、一些儿童抚育的压力,如难以安抚婴儿啼哭、婴儿脾气坏或婴儿睡眠紊乱等。6、有抑郁症家族史。典型症状1、产后心绪不良产妇分娩的几天内发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沮丧爱哭、多虑、委屈、内疚、易发怒、注意力不集中等。2、产后抑郁(1)一般在分娩后4周内发病,情绪低落、郁闷,高兴不起来。(2)没有愉快感,对什么都没兴趣。心情烦躁,易激动发脾气。(3)担心多虑,紧张恐惧。过分关心或担心孩子,或对孩子缺乏兴趣,担心养不活或伤害孩子,害怕与孩子两人单独在家。(4)悲观绝望,有无助感和无望感,自责自罪,甚至有自伤自杀的观念和行为。严重时因担心孩子在世界上受苦,出现利他性自杀,即先将孩子杀害而后自杀。伴随症状产后抑郁症患者还可能会伴发一些躯体上的症状,如失眠、食欲下降、头晕、头痛、胃部不适、心率加快、呼吸增加、便秘等症状。并发症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具体并发症见典型症状。治疗原则产后抑郁症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患者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避免对产妇和婴儿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为主,应强调综合、全程治疗。药物治疗1、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常用的药物有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等,患者可能发生口干、嗜睡、视物模糊、皮疹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主要有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吗氯贝胺等,该类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致瘾性。3、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目前用于临床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4、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盐酸文拉法辛、盐酸度洛西汀等可有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5、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主要有米氮平,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有效治疗重症患者。6、其他类药物阿戈美拉汀、曲唑酮、噻奈普汀钠、瑞波西汀、阿立哌唑、喹硫平等药物均可以治疗本病。相关药品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异卡波肼、反苯环丙胺、吗氯贝胺、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盐酸文拉法辛、盐酸度洛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曲唑酮、噻奈普汀钠、瑞波西汀、阿立哌唑、喹硫平物理治疗1、电抽搐治疗电抽搐治疗是给予中枢神经系统适量的电流刺激,引发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同步化,引起患者短暂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发作,对精神症状有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电抽搐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几种: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良反应不能耐受;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和行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躯体疾病不明确,不适于用抗抑郁药;抑郁性木僵;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同时在治疗抑郁障碍时,电抽搐治疗的次数一般为8~12次,其近期疗效较为明确,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因此一般会与一种抗抑郁药合并治疗,避免治疗停止后症状复发。2、重复经颅刺激治疗重复经颅刺激治疗通过线圈产生高磁场,在脑内特定区域产生感应电流,使神经细胞发生去极化,从而产生功能改变。重复经颅刺激治疗是抑郁障碍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无创性而得到逐步推广。重复经颅刺激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是癫痫发作,另外还有头痛、刺激部位皮肤损伤和诱发躁狂等。重复经颅刺激治疗后,10%~30%的患者会出现头痛,但持续时间短,多可自行缓解。3、深部脑刺激深部脑刺激是指将脉冲发生器植入脑内,通过释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相关核团,改善抑郁症状。目前深部脑刺激的确切作用机制并不清楚,一般会用深部脑刺激来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率为40%~70%。但是深部脑刺激涉及侵入性的脑外科手术。所以可能存在副作用和并发症的问题,如感染、出血、围术期头痛、癫痫等。心理治疗1、支持性心理治疗医生会通过倾听、安慰、解释、指导和鼓励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通常由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1)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述说问题,通过耐心的倾听,让患者感受到医生对自己的关心和理解。(2)引导患者觉察自己的情绪,并鼓励患者表达其情绪,以减轻苦恼和心理压抑。(3)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心理或精神问题,从而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4)增强患者的信心,鼓励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帮助患者找到配合常规治疗和保持良好社会功能之间的平衡点。2、人际心理治疗医生会识别抑郁的促发因素,处理患者当前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使患者学会把情绪与人际交往联系起来,通过适当的人际关系调整和改善来减轻抑郁,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该疗法起效较慢,可能需要进过数月的治疗,甚至治疗结束后数月,患者的社会功能才得以改善。3、认知行为治疗医生会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并矫正自身的错误信念、缓解情感压力,达到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应对能力、最终降低疾病复发率的目的。对于症状相对较轻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缓解其急性期症状。4、婚姻治疗婚姻治疗以促进良好的配偶关系为目标,重点为发现和解决夫妻之间的问题;治疗原则是积极主动、兼顾平衡、保持中立、重在调试和非包办。5、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目标是改善家庭的应对功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面对抑郁发作带来的压力,并防止复发。其特点为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分析,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上,不从家庭系统角度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治疗周期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医生集团-河北精神科科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