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病人中风以后,吞咽困难,喝水呛咳,甚至自己口腔的唾液都要呛咳,不得不插上鼻胃管、通过胃管进行流质饮食,让患者和家属很是苦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正常人进食时,首先要将食物在口腔内进行充分咀嚼并混以唾液,然后由舌将其推向咽部,在软腭和咽部肌肉的作用下完成吞咽动作,使食物进入食道。中风病人由于产生一侧或双侧口唇和面颊部肌肉的瘫痪,以及一侧或双侧舌肌的麻痹,造成食物在口腔内不能充分搅拌,部分食物在齿颊间留存,有时还顺着嘴角流出。吞咽时,由于舌肌运动障碍,加上一侧或双侧软腭及咽部肌肉的麻痹,因而产生“吞咽困难”的症状。人的咽喉是很复杂的,这里既接受口腔的食物进入食道,又接受经鼻腔的空气进入气管,食物与空气在此共用一腔。吞咽是一整套配合完好的动作,既要让食物下行,又要保证其不能进入鼻腔和气管。具体地说,就是吞咽时软腭上提,封闭鼻咽腔,并将食物送入口咽部;由于提咽动作,喉咙口被一个称为“会厌”的活瓣封闭,食物即顺利通过了喉咽部进入食道。中风后导致软腭和咽部肌肉麻痹,患者不仅食物难以咽下,而且各组肌肉的不协调还会造成鼻咽腔和喉咙口封闭不良,食物就有可能进入鼻腔和气管,因此出现“呛咳”的现象。一般说来,双侧软腭和咽肌麻痹时的吞咽障碍较单侧麻痹者重;脑干(特别是延脑)病变引起的吞咽障碍较大脑病变者引起者重,而且不论轻重,都可伴有“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呛咳”不是小事!轻者虽然可以勉强进食,但仍有少量残渣或口鼻分泌物进入气管,从而引起肺部感染,即所谓“吸入性肺炎”;重者可因食物团块误入气道,而造成“窒息死亡”。操作步骤姿势:嘱患者取30°以上仰卧位或坐位,张口发“啊”音充分暴露会厌部,必要时使用开口器。步骤:用自制冰棍,以悬雍垂为中心行局部冷刺激,范围包括前后腭弓、软腭、咽喉部、舌后壁,应尽量做到大范围、长时间地碰触刺激部位,每部位可停留5~10s,上下、前后、左右交替进行,动作轻柔以不引起患者呕吐反射为宜。每次刺激后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具体强度、疗程、频率需视患者耐受而定。01 双边软腭平滑刺激:用冰酸柠檬棉棒从弱侧软腭平滑到强侧。02三边软腭平滑刺激:用冰酸柠檬棉棒在软腭上,沿鼻棘方向由前向后做刺激,先刺激弱侧软腭,再刺激强侧,最后在悬雍垂部位刺激。03平刷舌部刺激:用冰酸柠檬棉棒在舌根处由弱侧向强侧平滑方式做刺激。04侧舌部做刺激:用冰酸柠檬棉棒在舌部两侧由前向后做刺激。05舌中隔刺激:用冰酸柠檬棉棒顺舌中隔由后向前平滑方式做刺激。06双侧后咽缩肌刺激:使用冰酸柠檬棉棒在后咽壁两侧向下刷,从弱侧刺激到强侧。07舌根后缩反射速度刺激:用冰酸柠檬棉棒由上向下刺激悬雍垂,观察后续的舌根后缩反应。在刺激悬雍垂时,正常状况下软腭和舌根均有收缩反应。08悬雍垂刺激:用冰酸柠檬棉棒顺咽门弓外侧向内刷至悬雍垂,并顺悬雍垂向下刷。由弱侧刺激至强侧。时间训练时机可选择餐前 20 min效果会更佳,每次操作时间20-30min,每天进行2次。为了增强治疗效果,我们还可以这样!1冰按摩在冰刺激同时,也可采用软冰袋对口腔周围及咽喉部皮肤进行冰按摩,每次20-30min 。2改良成自制薄荷冰棒或者药物棒 药物棒可用:桔梗10g、牛蒡10g、青果10g、射干10g、冰片10g、薄荷 10g、木蝴蝶10g熬成药汁,浸透后放于冰箱冷成冰棒,通窍利咽方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还可以用黄连配方颗粒制成黄连冰块进行冰刺激。3冰刺激+穴位按摩 在进行冰刺激的同时,可选取以下穴位(人中、地仓、翳风、风池、风府、哑门、颊车、下关、承浆、廉泉及夹廉泉穴)进行按摩,每穴停留5s,重复5次,也可取自制棉棒,在金津、玉液穴位处停留,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这样效果会更为显著。
耳石症患者常有这样的痛苦,复位后残存的头晕和耳石症的复发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痛苦,给大家介绍一个前庭康复训练方法,患者朋友可以在家自行康复治疗,这个方法就是Brandt-Daroff 前庭康复训练。好大夫工作室其他好大夫在线小编具体方法如下:1)直立坐于床边,双腿自然下垂,双臂位置随意放置;迅速向右侧侧卧床上,面部向对侧前上方转45度,双腿自然下垂于床边,待眩晕消失后 30秒坐起,如果患者没有眩晕感觉,则静止30秒坐起;2)迅速向左侧侧卧床上,面部向对侧前上方转45度,30秒后坐起;3)两侧交替进行。4)上述全套练习每日 2-3次,根据患者症状、耐受性等个体情况,每组一套动作重复10次左右.病人应该坚持做这个练习两个星期,每天三次。或者,每天两次,合共三个星期。加起来一共52套。大多数人在30套动作(或者10天)后能够获得比较完全的症状舒缓。大约30%的病人,BPPV会在一年内重新再犯。如果BPPV再次发作,你也许应该加多10分钟的练习到日常的时间表中。不过也要建议大家,最好先到医院经医生确认为耳石症,再行上述方法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倘若经过一周治疗仍没有效果,还是建议到医院找专科医生瞧瞧!
一、中风病概述1、概念中风病是从中医角度,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因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这类疾病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古代医家类比而名为“中风”。在西医中,就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亦称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2、中风病的中医证候分类病类诊断:中经络——无意识障碍中脏腑——有意识障碍中经络分为五类证候 中脏腑分为三类证候风痰阻络 痰热内闭风火上扰 痰蒙清窍痰热腑实 元气败脱气虚血瘀阴虚风动3、中风病分期(1)急性期:通常为发病后1~2周,以病情不再进展为界。(2)恢复期:症状稳定、不再进展至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的时期,通常为急性期过后半年左右。(3)后遗症期:通常为发病半年以后。二、中风康复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中风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存活者中致残率高达80%以上。中风后所遗留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重视,使得患者早期就接受康复治疗,减少了患者的残疾,提高了生活质量。康复介入时机: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以后开始介入康复治疗。三、中风康复治疗包括:现代康复治疗: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吞咽疗法(ST)等。中医康复治疗:中药、针灸、推拿、熏洗等方法。四、中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治疗中风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中风病的中医治疗要讲究辨证论治,中成药的选择也要有辨证论治的思想。中风病常见几种分型的中成药选择:(1)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自腻,脉弦滑。治法: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中成药:可选用中风回春丸、华佗再造丸、血塞通分散片、葛酮通络胶囊等。(2)风火上扰半身不遂,口面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弦有力。治法:平肝熄风,清热泻火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若出现神识恍惚,为风火上扰清窍,可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或牛黄清心丸。(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咳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治法:化痰通腑中成药:若痰热不化,上扰心神,可转化为痰热内闭清窍证,可用安宫牛黄丸。针对安宫牛黄丸的使用目前存在一定误区。(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恍自,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治法:益气活血中成药:步长脑心通、消栓肠溶胶囊、血栓心脉宁胶囊、消栓再造丸等。(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呜,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治法:育阴熄风,活血通络中成药:全天麻胶囊、六味地黄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等。2、针灸治疗针灸疗法一直是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方法。针刺作为一种适宜的外周刺激,一方面,可以实现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和功能代偿,从而恢复正常的运动模式;另一方面,针刺可以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机能。目前多采用头针、体针、眼针等方法治疗。我院多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风病传统针刺治疗原则是急性期“平肝潜阳、镇肝息风”;稳定期及后遗症为“疏通经络”。取穴方面多 沿用“风取三阳”、“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以取阳经穴为主。石学敏院士设立的 “醒脑开窍”针刺法则以阴经穴为主;以督脉穴为主,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处 方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阴肺经)中风病配穴吞咽障碍:风池、完骨、翳风手不能握固:合谷针向三间穴构音障碍:上廉泉构音障碍:金津、玉液足内翻:丘墟透向照海穴头针疗法处方:根据病变部位选对侧运动区相应部位,下肢瘫配足运感区,失语者配言语区,感觉障碍者配对侧感觉区相应部位。3、推拿疗法中风病早期按摩可以防止关节活动障碍、肌肉痉挛的发生,待病人急性期稳定后,推拿应该越早进行越好。 推拿时避免对痉挛组肌肉群的强刺激,是偏瘫按摩中应注意的问题。4、中药熏洗疗法含义:是利用药物煎汤,趁热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熏蒸、淋洗和浸浴的一种外治方法。机理: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熏洗时,由于温热和药物作用,刺激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机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中药熏洗法长用来治疗肩-手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多在肩部发生疼痛时,同时或随后发生手部和手指疼痛、肿胀以及血管舒缩变化。多发生于瘫痪严重的上肢。五、中风病中医康复误区第一,过度的被动治疗应在中医常规康复方法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康复学中有关偏瘫康复的训练技术,将中医被动康复与现代康复学有机地结合,能够提高康复效果。第二,盲目针灸治疗要知道偏瘫恢复是从软瘫到痉挛期,要根据患者的肢体肌力和肌张力情况有选择的选穴,故不能一个针灸处方一扎到底。第三,急于练走路或爬楼梯这样反而加剧错误模式的形成,极易损伤膝关节,引起疼痛的发生。要知道欲速则不达,要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循序渐进,避免诱发异常痉挛模式。
总访问量 152,623次
在线服务患者 42位
科普文章 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