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点】: 患者朱先生,48岁,多年来反复出现胃部有反酸、咽喉部紧缩,呼吸不畅,胸闷憋闷不适的症状,痛苦不堪。自己以为是慢性咽炎,不予重视,常年采用草珊瑚含片治疗,效果不明显。经过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疾病,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及药物治疗,两周后症状明显减轻。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将近一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专家手记】: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胃酸和十二指肠的肠液从下而上地反流,进入食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这一类疾病就称之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本病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胃接连区高压带的抗反流功能失调,或由于局部机械性抗反流机制障碍。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物质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本病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癌等病并存,也可单独存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主要是人体正常的结构有很多的抗反流的机制,一旦这些机制失常如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减退或胃排空障碍等,就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是患者反复出现烧心反酸, 严重者也可以出现反食。还有一个症状就是胸骨后和心窝部隐隐疼痛,这种疼痛有时候放射到后背,有时候放射到左肩甚至于颈根部。发作起来和心绞痛很相似,叫做食管源性胸痛。长时间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还可以感觉到咽部疼痛、紧缩或有异物感。也可以出现咳嗽或哮喘久治不愈。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必须治疗吗?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必须予以重视,尤其食道粘膜已经损伤者。食道粘膜出现明显的溃疡、糜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食道的斑痕挛缩,引起食道狭窄,继续发展下去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食道粘膜病理改变,最终可能形成食管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还可以引起全身的疾病,如长期哮喘、吸入性肺炎、肺脓肿,最终会导致肺的纤维化。在循环方面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的痉挛可以加重心脏供血不良。还可以引起慢性咽喉炎、鼻窦炎甚至会引起中耳炎。还可引起牙周疾病,咽炎,鼻窦炎等。如何诊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诊断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典型的症状是基础,其次是可以对食管的功能进行检查,如食道24小时PH值测定、食道下段括约肌压力测定,对食道的酸碱度及食道下段括约肌的压力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检测,诊断意义较大,另外通过胃镜检查可以看到食道粘膜损伤的情况,也可以间接判断反流程度。诊断的标准:1、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多在餐后明显或加重,平卧或躯体前屈时易出现。反酸常伴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 2、胃镜下可能有反酸性食管炎表现。内镜检查是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一般分为5级,诊断分级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准确判断。 3、食管过度酸反流的证据:食道24小时PH值测定提示过度酸反流。 诊断的确定需检查肝功、肝胆胰脾彩超,心电图,血尿便常规,以除外胃食管反流以外的疾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方法很多,但是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内科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药物控制。二是外科或内镜下手术。所谓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常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或喜食辛辣油炸烧烤食物,夜间睡眠太迟,餐后马上就卧床休息、吃得太饱等。肥胖、便秘及造成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也可加重反流。纠正不良习惯,就是要改变以上生活方式,生活要有规律,清淡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睡前尽量不要进食等。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及食道粘膜损伤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顽固性反流及食道溃疡糜烂伴有狭窄或癌变倾向者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中医眼中的胃食管反流疾病中医学属于“吞酸”、“吐酸”、“胸痹”、“噎膈”等范畴,中医对胃食管反流早有认识,认为其病是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和脾胃虚弱等。饮食不节可直接伤及食管与胃,并可助热化火,化燥伤津,食管失于濡养,若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热,湿热蕴结,痰结气阻,食道不利,胃气不降,甚则上逆而发生本病。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1. 肝胃不和型:证见胸脘灼热或灼痛,胸闷反酸,吞咽不顺,苔薄、脉弦。 2.痰湿郁阻型:证见胸闷泛恶,肢体困重,心悸头晕,苔腻,脉滑等。 3.胃虚气逆型:证见胸闷、胸痛,吞咽不顺,嗳气吐酸,纳呆少食,面色苍白,乏力,舌淡,脉弱。4、东汉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有“梅核气”的记载,并提出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其疗效可靠,一直沿用至今。中医认为本病多与肝气郁结,肝胃不和有关,中医在强调辨证施治的同时,在治疗上不仅要求患者移情易性,放松心情,药物多采用疏肝和胃降逆的药物,也可以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除了用药物治疗外,应避免精神刺激还要注意平日的饮食。避免进食过快,进食勿过饱以免使胃内压力升高,晚餐勿过晚,最好在睡前2~3小时内不再进食,摒弃晚上吃夜宵的习惯。尽量少吃肥腻酸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冷、过热饮食,不喝含咖啡因成分的饮料,如咖啡、茶叶等。饭后不要马上卧床或弯腰,也不要马上开始剧烈的运动。另外,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睡眠时上身就会抬高10~15度,可减少食管返流减轻烧心症状,但不能靠垫高枕头来抬高头部,因垫高枕头无法来抬高整个上身。如果经常有严重的烧心或烧心持续存在的话,去医院详细检查及时治疗才是上策而且越早越好,看看是否是这个胃食管反流,或者有什么其他隐形病灶存在。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人群胃食管反流的患病率有增加趋势。虽然病情轻重程度有差异,但反复难愈,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虽然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不断出现,国内各大医院消化科的专家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体会,但对于一个功能性疾病,要想彻底痊愈,没有患者的密切配合是不可能的,即使暂时症状缓解,后续也会因为饮食、生活、情绪等诸多因素引起复发。我这里先介绍以下患者在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也真诚祝愿您能尽快恢复健康。一、饮食种类选择:1、为减少反流机会,应尽量选择清淡、柔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煎炸及腌制食品。可以适当吃些面食,如馒头、面条等,但对于纯肉馅的包子、水饺食量上还是要加以控制。对于荤汤如鸡汤、肉汤、排骨汤最好尽量少吃,对于肥肉、肉皮等也要避免。需要说明的是适当的吃些猪瘦肉、鸡肉、鱼肉一般不会加重病情,反而对补充营养有好处。2、少食用延缓胃排空的食物。胃排空延迟,不但间接的增加了反流的机会,同时患者也会出现腹胀、嗳气的多种不适。这一类食物主要包括一些质地粘腻的食物,如粽子、年糕、元宵、酒酿等。3、少食用对胃粘膜有明显刺激的食物。这一类食物可以增加胃液分泌,引起胃内的胃酸等主要反流物的量明显增加,也会增加反流的机会。这一类食物主要指过冷、过热、过酸、过甜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其中包括大葱、大蒜、糖果等。对于酒、咖啡、浓茶等对胃有明显刺激的饮品必须格外注意,尽量少饮用。4、少食用粗粮、坚果(包括开心果、瓜子、栗子等)、各种零食、膨化制品,奶油蛋糕、巧克力等。这些食物也会刺激胃粘膜,增加反流机会。5、一般的蔬菜不会引起或加重反流,可自行选择使用,但对于韭菜、香菜、蚕豆等中医认为可能导致上火或疾病复发的蔬菜要适当控制。6、一般的水果不会引起或加重反流,但每次食用的水果不可过多过杂、不可过冷过甜,如香蕉、甘蔗等最好避免食用。二、饮食数量的选择:因反流患者多有胃动力障碍,所以进食量要适当,避免过饱或饥饱无常。一般我建议早餐、中餐可吃到七八分饱,晚餐五六分饱就差不多了,为避免睡前饥饿,晚餐不宜吃的太早。一般六七点钟吃饭,九点钟左右就可以上床休息了。三、饮食后活动状况:为减少反流,餐后尽量不要剧烈活动,尽量减少弯腰、下蹲、收腹等姿势,而选择放松、舒缓的活动方式,如散步。当然,绝对不允许餐后睡、卧,久坐等行为,因为这些都可以加重反流。实在条件不允许,可以轻轻抚摩上腹部,以有助于胃内食物下行排空。本文系刘万里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情绪变化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社会心理模式逐步引起重视。精神刺激、情绪波动,通过神经体液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可以诱发或引起消化道分泌和运动的异常。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与反复,也有这方面因素的参与。做好情绪调整,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缓解症状,预防复发,意义重大。那么该如何调整情绪呢? 首先,要树立信心。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病程长,症状反复出现,治疗有一定难度,患者往往由最初的积极治疗到逐渐信心不足,到最后心灰意懒,放弃治疗。也有病人因短期疗效欠佳,频繁的更换主治医生,导致心烦气躁,焦虑不安,反而加重病情。正确的做法是充分认识疾病,尤其对自身疾病的轻重程度、发展趋势及预后要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遵守医嘱,规范治疗,按疗程服药。 其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平和心态,尽量避免过度、不良情绪刺激。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人总有七情六欲,难脱凡尘,关键是要理智的处理问题,控制好情绪。或过喜、过悲,或过怒、过恐,或郁郁寡欢、思虑不结,或寝食难安,试想有什么比生命和健康更重要呢。当然每个人都有隐私,对于难以言喻的痛苦,难以对人倾诉的心结,适当更换环境、转移注意力,释放压力也是很必要的。 最后,应加强与亲朋好友的情感交流,与医生的沟通。胃食管反流病病程长,期间难免病情反复,很多时候会出现焦虑、烦躁、信心不足,而此时亲人的抚慰与理解,医生的有效沟通,是患者坚持治疗、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持。本文系刘万里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总访问量 7,228次
在线服务患者 1,54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