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听说过“眼底出血”,眼底出血到底是哪出血呢?先来说说眼底在哪。眼底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即眼球的内层——视网膜、视盘、黄斑和视网膜动静脉等。眼底在眼球内部,不通过仪器是观察不到的。肉眼能看到的是外眼的眼睑、结膜、角膜及巩膜组织,能被别人或自己发现的出血不是眼底出血。眼底需要通过专门的仪器才能检查。眼底出血外面看不出来,自己有症状吗?答案是:有的有,有的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及许多全身疾病引起的眼底出血早期,仅在视网膜上有点状线状出血,患者不会有任何症状,也不影响视力,往往被忽视,等影响视力就医时常常是晚期。严重的或突然的眼底出血,有的会表现为突然的眼前黑影或者红色影,遮挡视线,大量的出血造成玻璃体积血可使视力下降到0.1以下甚至不能数指。若出血量小,但是累及黄斑及视盘等重要结构,也会造成视力明显下降。所以,出现突然的眼前黑影、视物遮挡、视力下降要及时检查是否眼底出血,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全身疾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治疗阻止疾病进展。而自己照镜子或被别人发现的出血不必过于惊慌。眼底在哪?(眼球内部,视网膜视神经的位置)结膜下出血:不影响视力,可观察前房出血:外伤常见,需就医治疗眼底出血(少量):无自觉症状,需检查发现,应早期治疗眼底出血(大量):影响视力,需积极治疗
经常有人很自豪的说,我家老太太倍棒,耳不聋眼不花,看书看报不带花镜还能认针。但是眼不花可不是好事,如果以前没有近视,说明老太太长核性白内障啦!正常人眼在年轻时可通过晶状体的调节(变凸或者变平)去看清远处和近处的视物。随着年龄的增大,晶状体老化,调节能力逐渐降低,看近处时达不到我们的需要,就出现看远清楚,看近模糊的花眼状态。一般正常视力的人40岁以上就逐渐出现花眼的情况,近视眼的人会相对晚些,远视眼的人出现的相对早些,但这是正常的老化过程。而如果七八十岁了还没花眼,说明出现了核性白内障,是指晶状体核发生浑浊,增加了屈光力,表现为核性近视的情况,核性的近视抵消了花眼的程度。这种患者看远处没有以前清楚,但近视力很好,不觉得自己眼睛有问题,任其发展到近处看不清时,就到了核性白内障的晚期,给现代微创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增加了难度,导致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效果不佳。所以,当老年人一直不花眼,或者本来花眼后来不花了一定要警惕核性白内障。晶状体的调节功能核性白内障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对许多疾病都有了正确的常识。大部分人都知道了白内障和青光眼不是一种病,白内障可以手术治愈,视网膜脱离可以做手术复位等眼科疾病的常识。但是对于黄斑变性很多人没有什么概念,有的听说过一二,认为是极其严重的疾病,没有办法治,得了就会瞎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黄斑变性也叫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与长期慢性光损伤、遗传、代谢及营养有关。分为干性AMD和湿性AMD。主要表现为视物变形,中央暗点或视物遮挡,严重的合并出血可导致视力丧失。黄斑变性因发生在看东西最重要的黄斑区,所以对视力危害较大。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此病并非不可医治,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首先,干性AMD进展缓慢,病程有时几年甚至十几年,对视力影响较小。可以口服叶黄素类药物或使用施图伦等滴眼液减缓病情进展。其次,湿性AMD疾病出现后可应用抗VEGF药物玻璃体注射,使病变组织萎缩,减少出血的可能。还可用光动力疗法,使光敏剂直接分布于病变位置,激光光凝,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的研究发现,尽早的应用药物或激光治疗,黄斑变性可以有效的控制,维持有用的视力。如果长时间不治疗,病变瘢痕化效果就大打折扣了。黄斑变性的症状干性老年黄斑变性 湿性老年黄斑变性
总访问量 747,422次
在线服务患者 846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