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超
主任医师 教授
神经内科主任
神经内科张淑岩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马学玲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刘彬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李永男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张双彦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张惊宇
主任医师 教授
3.5
神经内科赵虹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神经内科张卓伯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神经内科方力群
主任医师 教授
3.4
李丹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神经内科候丹慧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内科苏丹颖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神经内科宋荣蓉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神经内科张宇
主任医师 教授
3.4
神经内科曲铮毅
主任医师
3.4
神经内科刘华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神经内科迟春玲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高民
主任医师
3.3
全科沈岩
主任医师
3.4
苏芳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孙萍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神经内科张丽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申东方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齐慧萍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孙峰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神经内科王鹏军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刘路然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李绪领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李春梅
副主任医师
3.3
王亚楠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张璇
副主任医师
3.3
神经内科刘慧敏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赵宇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王凤军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张翠娥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刘战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许美玲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高冠群
副主任医师
3.2
神经内科方婧
副主任医师
3.2
李响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余沛勋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孙玲
主治医师
3.2
神经内科张文昭
医师
3.2
神经内科邵华
医师
3.2
神经内科唐浩
医师
3.2
神经内科范玮
医师
3.2
运动神经元病一例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选择性侵犯运动系统或其一部分的进行性变性病,病变范围包括上、下运动神经元及其间的传导束,如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皮质锥体细胞、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等。临床表现:上下神经元受损的体征即肌无力,肌萎缩和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临床慢性隐袭性起病,中年罹患,男性居多;肌无力呈对称性、进行性加重,常先起于上肢,肌束颤动早期即可见到,为该病的临床特征,当侵犯脑神经运动核及皮质延髓束时出现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脑干病理反射等球麻痹症状,很少累及感觉系统。患者,男,19岁。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遇冷后双手活动不灵以右手为显著,表现为握拳费力,持物困难,持续数分钟或遇冷后可缓解。近半年来出现双手肌肉萎缩,以右手为显著,并伴有无力。病情逐渐进展。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时查体:BP 120/80mmHg,HR 80次/min,R:20次/min.,36.4。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存在,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眼震(-)双侧鼻唇沟对侧,伸舌居中,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左上肢肌力5-级,余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痛觉对侧,四肢腱反射活跃,双下肢病理征未引出。双手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右手明显,可见肌束颤动。脑膜刺激征(-),共济运动正常。辅助检查:肌电图(EMG):胸锁乳突肌,肱二头肌,小鱼际肌,胫前肌。小鱼际肌动作电位有巨大电位,脊旁肌插入电位,未有失神经电位,其余肌肉动作电位时程增宽,波幅增高,提示神经元性损伤改变肌电图。颈段MRI:颈椎曲度略变直。头MRI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左偏。血离子,心肌酶,血糖正常。诊断: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诊断依据:(1)青年男性;(2)隐袭起病且进行性加重;(3)以手部肌肉无力及肌肉萎缩为首发症状;(4)双手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右手明显,可见肌束颤动。四肢腱反射活跃,有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症状和体征;(5)EMG示神经源性损害;(6)除外导致肌萎缩的其他疾病.。治疗:(1)病因治疗,如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治疗。(2)对症治疗。(3)心理治疗。(4)康复治疗。(5)终末期患者呼吸衰竭的防治。体会:(1)对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特征要有足够的认识;(2)相应的辅助检查是定性诊断的必要手段。(3)对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突聋,医学术语叫做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一种致残性听力损失。近年来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在神经内科和耳鼻喉科门诊,突聋是常见疾病,还常常伴有耳鸣和眩晕等症状。此类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可能遗留有听力明显下降,预后差,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己酮可可碱是从可可豆中提取的基础上,引入己酮基的一种生物碱,是一种非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早在60年代,可可碱被用于末梢循环障碍的治疗,后作为一种血管扩张药物,被用于治疗狭窄和闭塞性疾病,包括动脉硬化、血管栓塞、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同时它对于内耳循环障碍性疾病也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己酮可可碱具有多重作用机理,它能够能加红细胞变性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和抗炎等等,它的这些作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己酮可可碱治疗突聋患者,尤其是治疗伴有耳鸣和眩晕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可以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脑组织内SOD的活性,稳定细胞膜,同时还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从而有效预防血栓的生成。突聋急性期开始配合应用己酮可可碱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缺血,同时保护营养神经,治疗结果和临床疗效显著,听力恢复情况好,且用药方式简单,每日1次用药,患者的依从性好,有利于长期坚持,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为伴有耳鸣、眩晕的突聋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血压是指体内循环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高血压是指非同日3次或3次以上收缩压(高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大于90mmHg.高血压管理包括: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规范与精准;健康教育。1.正确使用降压药物①严禁血压正常,停降压药物;②高血压降压药物,清晨起床后马上口服,而不是早8和晚8点。如果晨峰高血压,需要夜间口服降压药物;③警惕出现体位性低血压。2.监测血压:规范与精准!①如果首诊血压180/110mmHg.需要30分钟内复查。如果血压同前者一样,需要立即进行降压治疗;②降压治疗前,确定降压目标。根据不同人群进行确定;③每天固定时间自测2-3次,选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3.健康教育:①低脂、低盐及低糖饮食;②戒烟限酒;③心态平和:④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总访问量 1,153,650次
在线服务患者 994位
科普文章 33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