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继林
主任医师 教授
妇科主任
中医妇产科胡华玲
主任医师 教授
3.5
中医妇产科王萍
主任医师 教授
3.5
中医妇产科梁惠珍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中医妇产科匡丽君
主任医师 教授
3.4
中医妇产科张晓红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中医妇产科贺冰
主任医师
3.4
中医妇产科马本玲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妇产科张翼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妇产科李岚
副主任医师
3.2
谭枚秀
主任医师
3.2
中医妇产科梁莹莹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妇产科杨硕
副主任医师
3.2
中医妇产科肖盈盈
医师
3.1
中医妇产科朱双全
医师
3.1
中医妇产科李萍
医师
3.1
中医妇产科李琳
医师
3.1
中医妇产科戴月
医师
3.1
众所周知,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一种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素产生过剩)为特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而如今已知的多囊发病因素大体分为遗传、肥胖、药物影响、肾上腺功能、精神心理因素等几大类。其中,心理因素其实对多囊有着很大的影响,却往往最容易被女性朋友忽视。那么心理因素对多囊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 心理因素易“致”病 科学研究显示,心理压力已经成为人类生育能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人们处于较大压力下时,机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变化,且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升高。 如果消极情绪得不到排解消化,不仅会对生理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造成恶性循环。由于生理的不同,女性更容易因为情感原因而抑郁,紧张,愤怒。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会使女性的生殖系统受到损害,表现出月经紊乱甚至无月经,卵巢排卵不规律或者不排卵,造成怀孕困难或不孕。 情绪是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皮质下结构作用显著,大脑皮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间脑的下方是第三脑室,它将下丘脑分成左右两侧,下丘脑以一柄与垂体相连。下丘脑分泌的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可通过两条途径到达腺垂体,对促性腺激素起到调节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多囊患者容易出现紧张、自卑的心理。多囊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增高,表现在人际关系的敏感性、抑郁、焦虑、攻击以及对性生活的满意度下降等方面,其中不孕、月经失调、向心性肥胖和多毛加重了多囊患者的社会心理障碍。焦虑和抑郁可加重胰岛素抵抗,雄激素、皮质醇、血脂等内分泌代谢指标也进一步恶化;超重或肥胖会产生焦虑、抑郁、仇恨、罪恶感和埋怨,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从而加重多囊病情。如果不加重视,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很容易影响心情及精神状态,长此以往,超过40岁以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心理调节能“治”病 心理因素容易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那么在了解了心理因素的影响力之后,善用心理调节会不会促进我们对于多囊的治疗效果呢? 行为疗法又称为行为矫正疗法,是控制多囊焦虑和抑郁的根本手段之一,是在心理医师的指导、家属的帮助和监督下,使患者逐步自觉地改掉抑郁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而代之以有利于疾病治疗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 因此有精神心理压力的多囊患者要学会自我疏导,正确面对患病事实,放松心态,尽量转移压力。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治疗,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病症。积极治疗焦虑和抑郁对多囊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它需要注重的日常调理 生活调理 多囊患者首先要注意生活方面的调理:注意起居,生活环境适宜,适当运动,不能过劳。尤其是在长期的治疗中,应当注意休息、保持体力,饮食宜营养丰富,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避免被细菌、病毒等感染。 饮食调理 患有多囊的患者朋友,平时最好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少吃含饱和脂肪酸与氢化脂肪酸食品,如猪牛绞肉、肥肉、各种家禽及家畜皮、奶油、人工奶油、全脂奶、油炸食物等。患者的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需要避免甜食,绿豆、螃蟹、柿子也最好不要吃。 运动调理 通过合理运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可以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排卵功能的恢复。具体的运动方式,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症状来选择,千万不要勉强。 精神心理障碍是多囊常见的伴随症状,需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精神心理障碍与多囊的疾病进程两者相辅相成。“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全面评估多囊患者的精神心理情况以及及时的疏导与控制和治疗多囊激素与代谢紊乱与同样重要,而患者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治疗和辅助妊娠的良好结局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访问量 3,256,813次
在线服务患者 3,552位
科普文章 62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