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家

半椎体切除术科普知识 查看全部

如何找到好的脊柱手术医生原创:张正丰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对一些高难度或one-shot脊柱手术,找到好的手术医生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事。有一个脊柱名家说,选手术大夫比找对象难,恋爱谈不成还可以再找,婚姻不幸福可以离异再寻,手术不成功,很可能回天无力。有本事的不一定有名;没有名气,哪敢性命相托?本事大的,不一定替患者着想,很喜欢炫技,过度医疗也可能不少。态度好的,多数本事一般。学术任职多的,很可能是圈子混的好。1.那么,好手术医生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我的观点是:需要从理论、技术和医德三方面评价。理论可以从阅读量上来判断。很多人说书读的少的外科医生是匠人,实际上是指理论差和阅读量少,对疾病的理解和治疗进展不完善。阅读量多少的量化比较困难,但可以从病种文章发表量上得到较为准确的量化。文章的发表都是经过同行判断,至少说明了对这个疾病的综合知识了解较为全面,而且有一定的创新。需要说明的是,医学文章包括临床医学文章和生物医学文章,手术医生要看发表的临床研究文章。同时,按惯例,外科临床文章应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生物医学文章主要贡献者是通讯作者。但在中国很多医生发表了很多不是第一作者却是通讯作者的临床文章,这很容易误导成好医生。技术可以从同一病种的手术量、手术成功率和最难手术量来量化。手术量决定了医生的经验和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手术成功率说明了手术细节的掌握,而最难手术量决定了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医生的处理能力。但确实有些病源丰富和手术量大的医生,手术成功率并不高,这是一个无解的神级bug。医德的判断比较困难,医生的教养、善良、尊重、关心等可以从对病人的态度上看出大概,最难看出的是过度医疗。过度医疗是指不该做的手术做了手术、该做小手术做了大手术、用了不该用的药、可以用简单药的用了昂贵的药,遗憾的是,这又是患者的一个神级bug。2.好手术医生的评价方式是什么呢?同行评定(peerreview)本是学术界最可靠和最通行的方法,在好医生评定中也是一样。唯有同行评定才能准确评价医生的理论、技术和医德这三个方面。同行包括小同行和大同行。本来,小同行最容易量化手术医生的4点:该病的治疗例数(可能与年龄相关或科室优势有关)、治疗有效率(与医生水平有关)、并发症发生率(与医生的严谨和水平相关)、该病的外文临床文章发表(表明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深刻)。遗憾的是,中国人讲究关系、圈子文化,很多人相互吹捧。同时,中国医生普遍存在同行相轻,很多医生不愿意诚实评价医生。除了一些公认的专家,如上颈椎北医三院王超、脊柱畸形北京协和仉建国、脊柱侧凸南京鼓楼邱勇、腰椎微创重庆新桥周跃、脊柱肿瘤上海长征肖建如,等,中国医生的小同行评定打了很大折扣。正因为如此,大同行(如麻醉医生、手术护士)能部分了解这4点,他们的评价倒成为了一个手术医生的现实公认标准。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的口碑只能看得出医生的态度,完全看不出过度医疗、理论、技术。即使说眼见为实,由于知识的不对等,医德中的过度医疗也是病人的盲区。由于一些态度极好医生的过度医疗,病人受到极大伤害,还对医生感恩戴德,这种情况并不少见。这类医生的存在,对医生来说是劣币驱逐良币。另外,一些网站按病人口碑对科室医生做了排名推荐,为少数心机裱医生提供了操作空间,很容易误导病人。因此,找医生,小同行认可>大同行认可>病人认可。3.找到合适手术医生的功课有哪些?第一步,向小同行医生打听医生治疗该病的手术量和成功率、最难手术量和成功率(技术指标)。如果小同行的评价模糊,向大同行(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打听。第二步,网络查找医生发表该病的中文和外文文章,特别是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发表该病文章量(理论指标)。第三步,门诊挂号了解该医生态度和该病理论知识。一般来说,如果医生用百分比告诉病人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率等,是医生严谨的一个标志。第四步,向医生和病友打听医生的口碑和过度医疗行为(医德指标)。行文至此,还是觉得病人找到好的手术医生是一个件非常难的事。作为医生,如果不能为病人提供至少前50%的手术质量,建议转到能提供的医生那里,这也是一个好医生的标准。2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