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蒙特利尔定义在国际上最为广泛接受,胃灼热和反酸是GERD的典型症状。胃灼热是一种胸骨后的烧灼感,可从胸骨柄放射到颈部或喉咙底部。通常在进食后30 ~60 min内,特别是在饱餐或进食富含脂肪或酸性食物的膳食后发生胃灼热,服用抗酸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反酸是指酸性胃内容物反流入口腔中。如果患者在4 ~8周或更长时间内每周至少出现2次这些症状,则须考虑GERD的诊断。胃灼热和反酸对于GERD诊断的敏感度为30% -76%,特异度为62%-76%。但是,其他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功能性胃灼热、食管癌或胃癌等,也有类似的症状。GERD有时仅仅表现为非典型症状或食管外症状,如非心源性胸痛、吞咽困难、呼吸系统表现(咳嗽和支气管哮喘)、耳鼻咽喉疾病(发音困难、咽喉清除和咽部感染)和口腔疾病(牙齿糜烂、口疮和口臭)等,故临床上单单依据临床症状来诊断GERD,极易出现误诊及漏诊。
《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认为火、热是吐酸的主要病机。《灵枢?四时气》记载“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口”。认为脾胃肝胆功能的失调是该病发生的重要病机。后世医家认为其病机为木郁土虚,胃失和降,主要涉及脾胃肝胆等脏器。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1)感受外邪。六淫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卫表,久而不去循经入里;若损及脾胃阳气,则脾胃升降功能受损,气机升降受阻,胃气上逆而成吐酸。2)情志失调中医学的七情之说,就强调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如惊则气乱、悲则气都、恐则气下及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等。3)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饮食不节可能导致饮食停滞胃脘;而嗜食肥甘厚腻,烟酒无度等,可能腻而不化,灼伤脾胃之经;贪凉冷饮则可能伤及脾阳等均可能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司,日久酿湿为热,湿热之邪反而更加影响气机运行,胃气挟带湿热上逆而致吞酸、嘈杂等。4)脾胃虚弱 若身体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或因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或重病、久病后脾胃亏虚等原因,脾胃收纳腐熟的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运转气机,胃失和降,临床见吞酸、吐酸。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内镜下大都表现为食管粘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近二十年全球的发病率都有上升趋势。中老年人、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大多表现有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即烧心、反流和胸痛。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指胃内容物反流到咽部或口腔。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夜间反流严重影响病人睡眠。而部分患者胸痛以为“心绞痛发作”而至心内科就诊。部分患者也可无任何反流症状,仅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少数患者更表现为食管外表现,如干咳、哮喘至呼吸科就诊,咽部不适或异物感至五官科就诊等等。食管炎的严重程度与反流症状无相关性。严重的食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并不一定很严重。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目的是愈合食管炎、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生活习惯的改变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基础,少食,每餐吃8成饱。抬高床头15~20cm可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以下措施可减少反流:戒烟、禁酒、降低腹压、避免系紧身腰带、肥胖者减轻体重、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刺激性食品等。避免使用减低胃食管动力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钙离子拮抗剂、茶碱、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 药物治疗最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也可使用中和胃酸药物及胃动力药物等。最新的药物如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富马酸伏诺拉生)具有首剂全效,持久抑酸和方便服用等特点,临床上应用也日益广泛。
总访问量 90,167次
在线服务患者 244位
科普文章 4篇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