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普外科姚乐
主治医师 讲师
3.3
普外科全应军
副主任医师
3.3
普外科朱雷明
主任医师
3.2
普外科徐英杰
主任医师
3.2
普外科陈吉
主任医师
3.2
普外科李军
副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王志强
副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顾懿帆
副主任医师
3.1
普外科罗祎
副主任医师
3.1
王学志
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秦士兴
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曹征祥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陈磊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高淳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荣曾三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徐幼龙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陈中皓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朱红军
副主任医师
3.0
普外科张云鹏
主治医师
3.0
丁俊岭
2.9
普外科钱晨
医师
2.9
大便失禁如何诊断呢? 病史、症状(如前述)体格检查: 视诊:肛周是否有粪便污染、肛管直肠环是否完好或破裂。 触诊(肛门指检):感知静息状态肛门括约肌的张力、肛直肠环的完整性(最重要的体检) 辅助检查: 肛管直肠测压 二维或三维肛管内超声(括约肌缺损金标准) MRI 肌电图(极少用) 排粪造影(极少用) 目前大便失禁有什么办法治疗呢? 大便失禁的治疗一直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的难点。也让很多医师束手无策。 我院目前有大便失禁完善的诊断方法。各种最新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最有效的无创及微创疗法-生物反馈治疗、骶神经调节 1、无创治疗 饮食调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等 排便训练:提肛运动等 药物治疗(洛哌丁胺等) 生物反馈治疗(最常用):帮助括约肌训练,协调盆底肌活动,改善阴部神经肌肉功能灌肠疗法(ACE) 2、微创治疗骶神经调节(SNS,经美国FDA批准,最新、最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填充剂注射:solesta)SECCA(射频能量设备) 周二下午:便秘及排便障碍门诊
患者,女,因顽固性便秘,之前行回肠直肠吻合术,病变结肠给予了保留,术后症状无任何改善,门诊收入院后给予完善的便秘相关检查,行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肠镜检查,诊断为混合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直肠前突),肠镜可见第一次手术情况,见下图。 故昨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直肠前突修补术
昨日团队为一例顽固性便秘术后的患者再行手术,该女性患者2018年因顽固性便秘在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行回肠直肠吻合术,术后便秘症状无改善,上周就诊于全应军主任专家门诊,初步评估为顽固性结肠慢传输便秘,此前手术仅行回直肠吻合,并没有起到结肠旷置的效果。 收住院,行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肠镜检查全面评估。结肠传输试验发现经过72小时全部粒子滞留在横结肠和降结肠,慢传输便秘诊断明确。排粪造影提示直肠前突25mm,出口梗阻性便秘亦存在。此患者考虑为混合型便秘。肠镜检查明确上次外院手术为回肠和直肠侧侧吻合,结肠黑病变。肠镜距肛门20cm见结肠回肠吻合口。 全应军主任分析病情认为回肠直肠吻合治疗便秘仅适合年老体弱患者,此患者六十多岁,一般情况良好,首次手术吻合方式并不解决便秘,需要更彻底的手术。 8月14日全麻下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直肠前突经肛修补术,手术切除全部传输慢的结肠,连同原手术的吻合口,彻底解决慢传输和出口梗阻便秘。该患者年轻的时候因血吸虫脾肿大做过开腹脾脏切除术,加之18年的回直肠吻合术,腹腔存在比较严重的粘连,但手术团队仍然娴熟的在腹腔镜下完成整个手术操作。腹腔镜微创手术,仅仅通过肚子上几个小孔就完成,术后患者恢复顺利,今日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总访问量 807,952次
在线服务患者 1,852位
直播义诊 5次
科普文章 10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