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华
主任医师 教授
院长
心血管内科信栓力
主任医师
院长
心血管内科靳文军
主任医师
副院长
心血管内科常超
主任医师
心内科主任
心血管内科邵丽莉
主任医师 教授
3.6
心血管内科李志梅
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王献忠
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赵秀峰
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魏雪梅
主任医师
3.5
心血管内科韩文生
主任医师
3.4
刘素梅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张海军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朱洁莹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郝亚逢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张俊芳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刘俊法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尹义梅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李丽英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韩丽英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王晓丽
副主任医师
3.4
李琴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刘丽军
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李杨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谷世奎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孟利民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刘艳丽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段立萍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李延民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张强
副主任医师
3.4
心血管内科郭金惠
副主任医师
3.3
宁忠卫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卢英霞
副主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李敏
主治医师 讲师
3.3
心血管内科张仁杰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韩继如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李红杰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焦凤辉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申晨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王学智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原涛
主治医师
3.3
高淑贤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高丽华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许振坤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王雅男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谢志江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李宁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苗睿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杨华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张军英
主治医师
3.3
心血管内科柴巧英
主治医师
3.3
1.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HCM)?通俗的讲,就是由于心脏心肌逐渐肥厚而导致心脏射血通路受到阻碍,患者及其容易在剧烈运动时由于心脏射血不足或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晕厥或者是猝死。 然而,许多人没有出现症状,可能不知道自己患有这种疾病。2、肥厚型心肌病很常见吗?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估计在全球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每200-500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HCM患者。然而,许多人仍然未被诊断出来,部分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症状。3. 肥厚型心肌病有哪些危害?由于HCM患者的症状变异较大,容易导致诊断不足(漏诊)或诊断延迟。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有些患者却在早期即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晕厥、心力衰竭,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是青年人及运动员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家族中直系亲属有肥厚型心肌病史或猝死史者,应警惕肥厚型心肌病。平时运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排查。4、肥厚型心肌病有哪些治疗方法?HCM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酒精化学消融、射频消融治疗。 Liwen术式开启了肥厚型心肌病治疗新时代,该术式在超声指导下,经皮经肋间将射频消融穿刺针置入肥厚的心肌进行热消融,进而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创新治疗策略,具备“不开胸、创伤小、疗效好、风险低、恢复快”等特点。
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或体征由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引起,并由利钠肽(BNP)水平升高和/或肺部或全身充血的客观证据所证实。共识对心衰分期进行了修订更新,心衰风险期(A期)、心衰前期(B期)、心衰期(C期)和晚期心力衰竭(D期)。
总访问量 263,106次
在线服务患者 554位
科普文章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