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甲亢伴肝损害的131I治疗分析
目的:评价分析131I治疗在老年甲亢伴肝损害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资料和方法:172例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依据甲状腺激素测定、甲状腺吸碘率、甲状腺静态显像等,计划剂量为每克有功能甲状腺组织2.59-4.44MBq,行131I治疗。治疗后3、12个月复查甲功及肝功,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甲亢治愈率为72.67%,多数肝损害在甲亢治愈后恢复正常。结论: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治疗应首选131I治疗。甲亢是老年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与以高代谢症状为主的青壮年甲亢不同,常表现为淡漠型甲亢,症状不明显,发病较为隐匿,易造成误诊、漏诊,常累及肝脏,可以起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黄疸甚至肝硬化、肝昏迷等,统称为肝损害。老年甲亢伴肝损害发生率较高,国外甲亢死亡病例尸检发现,伴有肝损害者占90%,20%伴有黄疸。国内报道其发生率为57.78%[1]。本研究通过应用131I治疗老年甲亢伴肝损害,以分析的其治疗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甲亢伴肝损害的老年患者172例,其中男69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8.5+5.8岁,60-78岁,病程1.0~15个月。临床表现为心悸、乏力,恶心,肝区不适或疼痛,腹泻,黄疸等。1.2 诊断标准:具备以下四点,诊断甲亢肝损害。(1)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甲状腺激素测定确诊的甲亢;(2)肝功能检查至少有下列一项改变: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②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③碱性磷酸酶(AKP)升高;④总胆红素(TB L)和/或直接胆红素(DB L)升高;⑤总蛋白和/或白蛋白下降。⑥γ-谷氨酰转肽酶(γ-GT)。(3)除外其它各种明确病因所致的肝损害及肝肿大。(4)甲亢治愈后,肝功能及肝肿大恢复正常。[2]1.3 治疗方法:确诊后,根据甲状腺吸碘率、有效半衰期、甲状腺静态显像、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激素测定等检查,计划吸收剂量为每克有功能甲状腺组织2.59-4.44MBq,按:计划剂量X甲状腺重量/最高甲状腺吸碘率(%)计算131I治疗剂量。并结合患者的甲亢病史、治疗史、病情、甲状腺重量、肿大程度、质地等因素予以调整,131I治疗剂量为111~555MBq,213.49±36.37MBq。均为空腹一次口服治疗。同时对于重症肝损害患者给予保肝、对症治疗。治疗后3、6、12个月复查,对于3个月复查未见好转的给予第二次131I治疗,复查时出现的甲减患者给予优甲乐及时替代治疗。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各组数据间的比较用t检验。P<0.05(双侧)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 果2.1甲亢伴肝损害131I治疗前后肝功对比见表1,由此可见治疗后3个月,肝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多数肝损害在3个月时可恢复正常或仅个别肝功指标轻度升高。随着甲亢的治愈,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对比肝功治疗无明显差异。表1 172例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131I治疗前后肝功变化对比时 间ALT (u/L)AST(u/L)ALP(u/L)γ-GT(u/L)TBL(μmol/L)治疗前92.7±22.690.6±23.5124.8±50.368.5±19.830.9±19.6治疗后3个月29.2±12.3*30.1±14.6*85.6±30.2*35.2±12.3*15.6±10.2*治疗后12个月24.8±9.3#25.5±16.5#78.1±14.9#30.1±13.6#15.1±14.6#*与治疗前比较 p<0.05,差异显著;#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2.2 131I治疗后甲状腺激素变化对比见表2,3个月后甲状腺激素多数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而12个月后与3个月后的对比五显著性差异。表2 172例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131I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变化对比时 间FT3(pmol/L)FT4(pmol/L)TSH(uIU/ml)治疗前32.6±15.670.8±28.80.024±0.015治疗后3个月6.23±3.03*20.71±4.16*0.078±0.052*治疗后12个月4.80±2.33#17.65±7.85#0.602±0.112#*与治疗前比较 p<0.05,差异显著;#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2.3 131I甲亢治疗的疗效,以甲状腺激素FT3、FT4恢复正常或加减为治愈标准,172例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131I治疗12个月复查,治愈率72.67%(125例),其中包括治疗后甲减患者49例,好转29例,无效18例。3 讨 论甲亢可对肝脏产生不良影响,肝脏受损害时可出现肝功指标异常,本研究发现多以AKP、ALT、AST、γ-GT轻中度升高为主。甲亢伴肝损害原因尚不清楚,其主要病因有:(1)甲亢致使脏器、组织耗氧量增加,肝脏是最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呈相对缺氧及营养不良状态,使肝小叶中央坏死,出现转氨酶升高及胆汁淤积性黄疸。(2)血液中大量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直接刺激和毒性作用,加重肝损害。(3)甲亢严重者,并发心衰、感染、休克时,加重肝损害。(4)甲亢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致自身免疫性肝炎[3-5]。老年甲亢发病隐匿,临床高代谢症状多不典型,轻度肝损害时临床症状常较轻、表现为消化异常,如恶心、便次增加、食欲减退、肝区不适、呕吐等。当出现严重肝损害时,可出现肝肿大、黄疸、皮肤黄染。而且老年甲亢多为淡漠型,有时甲亢症状不明显,而以肝损害症状为主,而被误诊为肝病。老年甲亢伴肝损害的治疗原则,应首先以尽快控制甲亢为主,多数患者随着甲亢的治愈肝功可以恢复正常,对于重症肝损害的患者还应给予保肝、对症治疗。对于甲亢治的疗,我们研究认为应以131I治疗为主,本研究中172例老年甲亢伴肝损害患者治愈率为72.67%,无明显副作用发生[6],治疗后12个月甲减发生率为28.49%。而抗甲状腺药物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部分病例可致药物性肝损害,因此,本研究认为,老年甲亢伴肝损害应首选131碘治疗。4 参考文献1 尹曙明,于晓峰,王一倩等,老年人甲亢性肝损害临床特点分析,实用老年医学,2006,20(4):2322 吴作艳,王炳元.甲亢性肝损害.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2,22 (5 ) 311-3123 白耀.甲状腺病学基础与临床.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894 何瑞瑾,俞茂华,叶红英,等.Graves病合并肝功能异常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医学,2003,10(2):130-132 5 林承赫,迟宝荣.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88-896 Reiners C,Radioiodine therapy for Graves disease:problems and new developments[J].Z Arztl Fortbild Qualitatssich,2004,98suppl(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