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互联网口碑 全国第6

科室介绍

现收录科室医生31名,其中12位正高级专家、6位副高级专家,现已有10位医生开通了在线问诊服务,累计帮助了2797位患者,获得418次患者好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1991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随着科室的不断发展,以及临床业务拓展的需要,2009年科室分化为脾胃病科、肝病科、内镜诊疗科三个独立科室,现脾胃病科共有医务人员7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科室拥有独立专业病房和门诊,开放床位26张,年门诊量4万余人次。  在医疗工作中,形成了脾胃病多个研究方向和特色研究分支。学科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对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胁痛(胆石症)、痞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针对疾病临床的特点和传变规律,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注意辨病辨证相结合,摸索和总结出系列诊疗标准和治疗规范,疗效显著,已进入全国同领域的先进行列。我科自制药胃康舒用于治疗痞满(胃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受到了广大同行和患者的青睐。在教学方面,承担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班,研究生班的课堂教学和临床代敎任务,并接受省内外进修人员。  科研方面,共出版专业学术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针对脾胃病疑难病和临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科研攻关,先后完成科研课题18项。其中,省科技厅课题4项、厅级课题8余项。先后荣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优势病种及中医特色疗法  脾胃病科在医疗工作中,形成了脾胃病多个研究方向和特色研究分支。学科坚持突出中医特色,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对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对尤其是对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胁痛(胆石症)、胃脘痛(消化性溃疡)、痞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针对疾病临床的特点和传变规律,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措施,注意辨病辨证相结合,摸索和总结出系列诊疗标准和治疗规范,疗效显著,已进入全国同领域的先进行列。我科自制药胃康舒用于治疗痞满(胃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受到了广大同行和患者的青睐  对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我们总结认为本病的中医基本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缓解期主要表现为脾虚,活动期则以湿热瘀毒为甚,治疗上,活动期以清热祛湿解毒治标为主,以健脾益气为辅;缓解期以健脾益气治本为主,兼以清解湿热余邪、活血化瘀。  在胁痛(胆石症)的临床治疗中,认为本病的形成绝非一种因素所致,但不论何种病因,最后均导致肝失疏泄,胆腑失畅,气机郁滞,胆汁郁积,日久成石。肝气郁滞,胆失通降是发病之本。结石本身及痰瘀、湿热等有形病理产物为疾病之标。根据《内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经旨必须疏肝理气,以治其本;化坚散结以治其标。故用药时不论何种证型,一般都应配伍疏肝理气药,同时加用软坚散结、利胆通络药。  在胃脘痛(消化性溃疡)治疗过程中,注重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各种证型均可加用具有抗酸作用的如乌贝散、煅瓦楞等,具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如白及、三七粉、乌贼骨,具有抗HP感染作用的如公英、黄连、黄芩,半枝莲等。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为广大患者解除了病痛。
打开App收藏
去收藏

科室公告

官方暂无公告。

本页面信息由好大夫在线负责更新,对真实性负责。

科室医生

31位 查看全部

按疾病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好评墙 3

查看全部
选择疾病
  • 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