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远源
主任医师 讲师
3.7
泌尿外科沈德炘
主任医师 教授
3.6
泌尿外科向从明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泌尿外科祝黎洁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6
泌尿外科孙健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金保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5
泌尿外科吴升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尤晓明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邵红宝
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彭涛
副主任医师
3.5
邓圆圆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戴枫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丁锡奇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陈友干
副主任医师
3.5
泌尿外科张笑
主治医师
3.5
泌尿外科秦锋
主治医师
3.5
泌尿外科孙承文
主治医师
3.5
泌尿外科黄懿
主治医师
3.5
泌尿外科汪骏
主治医师
3.5
泌尿外科吴玉伟
主治医师
3.5
美国科学家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若干关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错乱和融合现象,可能引发前列腺肿瘤。科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新药,防治男性健康的一个最主要“杀手”——前列腺癌。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教授阿拉尔·钦奈延等人进行的这一研究,发表在28日出版的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说,这种“基因融合”现象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的过度表达,使前列腺组织发生了癌变。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前列腺癌发生率却不尽相同。黑人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白人次之,黄种人最低,因此前列腺癌在北欧的发病率占当地男性泌尿系统肿瘤的第一位,而在亚洲地区则相对低一些。如前列腺癌在美国50岁以上的男性中,每年新增病例约20万人。尽管人们对前列腺癌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前列腺癌的起因问题尚无定论。通过对患者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前列腺癌与多种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如年龄增加和体内雄激素含量增加、泌尿系统的病毒感染、家族遗传史、过多地接触镉等某种有害化学物质、大量饮酒或吸烟等,但究竟是哪种或哪几种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还不明确。以往的研究一直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病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强调某一单独因素的作用是很片面的,这也给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多困难。但美国科学家不久前的一项新发现可能将改变人们对前列腺癌起因的认识,从而改进前列腺癌的检测和治疗。 密歇根大学医学院教授Chinnaiyan等,发现了一组基因可能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在约80%的前列腺癌细胞标本内发现了数个基因重排现象,并找到了两个新的融合基因,科学家认为新融合生成的基因是前列腺癌的重要致癌基因。这项研究还第一次证明,非随机的基因重排可以发生在上皮细胞源的癌症中,而以前这种现象仅见于白血病等恶性肿瘤。 基因能够在染色体上移动位置,也就是说能“转座”或“跳动”的现象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玉米研究中发现的。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许多科学家后来在细菌、真菌乃至其它高等动植物中都发现了一系列基因重排或基因易位,即一个基因片段从一个DNA片段转移到另一个DNA片段。基因易位和与其它基因的融合可显著影响基因的表达,改变生物的性状,近年来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基因的转移、插入和融合很可能是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以前前列腺癌一直被认为是很多因素导致的随机基因突变的结果,但该研究首次提示了特异性的基因融合也许是导致前列腺癌的根本原因。医学界有望因此通过对前列腺癌融合基因的研究,实现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分类,并指导医生用药,以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因为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该研究提示了乳腺癌、肺癌等上皮肿瘤也都可能存在类似的发病机制。 由于饮食中的脂肪是造成前列腺癌的危险之一,为了有效预防前列腺癌,医学专家一直告诫中老年人,应避免摄取过多的动物性脂肪,保持理想的体重,血中硒浓度也应适当维持,适量服用维生素A、C、E,食用大豆类制品如豆浆、豆腐和绿色蔬菜等。
患者:做一次前列腺全面检查需要多少钱?如何才能确诊?医生只凭B超就断定我是慢性,开的淋清颗粒和司帕沙星,这些我能吃吗?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沈德炘:做前列腺炎的检查包括:肛门指检(是否有压痛、是否肿胀、是否有结节、精囊是否肿胀压痛等),同时作前列腺按摩以取得前列腺液(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有无脓细胞、卵磷脂小体数量多少),同时作细菌培养。以上大约需30元左右(不包括细菌培养)。B超不能确诊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治疗包括:抗炎、解痉、排液解压、增加血流循环等原则。
四院泌尿外科 沈德炘本次讲座内容来源于 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材料、医学杂志、文献材料及本人多年来医疗实踐中的经验。特別来源于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前列腺炎会议的材料,中国疾控中心、美国疾控中心治疗规范,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郭应禄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发表的材料。[1]前列腺炎严重危害着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还没有比较满意的治疗方法,所以疾病的预防显得十分重要。尽管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患有前列腺炎,仅在一些特殊人群中,例如酗酒者、汽车司机、外地打工者、大中专学生、部队战士、免疫力低下者等存在着高发现象,说明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良习惯以及其他不利条件是诱发前列腺炎的高危因素治病不如防病深入研究并全面发现这些诱发或加重前列腺炎的各种有害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尽可能避免不利因素,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前列腺炎的发生机会,同时也可以使已经患有前列腺炎的病人治疗效果更佳,并减少前列腺炎的复发机会。由于绝大多数的前列腺炎病人确实存在病原微生物感染,往往是继发于全身各处的感染灶,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血液、淋巴液、甚至经尿道或直肠直接播散等多种方式到达前列腺内。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全身各处的感染灶,有利于保护前列腺免于感染。感染不但常见于前列腺的隐性感染时期,也常发生于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前列腺炎病人或经过治疗后达到无菌的前列腺炎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继发感染前列腺的病原体可以是对曾用抗菌药物治疗耐药的菌株,也可以是对许多抗菌药物均敏感的菌株。[2]导致治疗过程中继发感染的原因:常常与病人进行无阴茎套保护的性交、会阴或阴茎卫生状况较差、过度劳累或患有其他疾病等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关。因此积极地控制或减少这些诱发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合理、科学地自我保护就成为预防前列腺炎发生的重要手段。在无菌的阴茎套保护下性交、性生活后清洁阴茎及会阴部,也可以防止感染的发生。尿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是前列腺感染的前期阶段,男性尿道内的细菌可能来源于自身的肠道或其家庭成员体内。由于包皮过长和包茎病人的包皮腔内潮湿,有利于病原菌生长滞留,尿道口以及尿道也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尿道内感染细菌。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增加,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并因此增加了诊治难度。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及时地彻底治疗, 可能对预防慢性前列腺炎有所帮助。[3]性生活要有规律性把握有节制有规律的性生活或掌握适度的手淫频度,定期排放前列腺液,可以缓解前列腺的涨满感,促进前列腺液的不断更新,有助于前列腺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前列腺功能异常病人的康复。认为性生活或手淫射精会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有“ 采阴补阳、忍精不射”的养生之道,造成一部分人可以有性兴奋,却不排精的现象。婚后长期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人群,以及夫妻长期分居、离异和独身者也难以保证有规律的性生活和排精。一部分前列腺炎病人由于可能存在排精痛、担心性生活会使病原菌传染其配偶、认为性生活和射精会加重前列腺炎等顾虑而严格节制性生活,长期禁欲。通常在性兴奋时可导致前列腺液分泌增加,然而在有频繁性兴奋而未能够排精者,可造成前列腺液滞留于前列腺内或溢于尿道内,是前列腺炎发病的高危因素,并已经为临床研究所证实。滞留的前列腺液为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扩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媒介,使其能够在男性尿道内大量生长繁殖后扩散到前列腺内继续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一些青年人往往有性生活或手淫过度频繁的现象,这也对前列腺十分不利,容易造成前列腺过度充血,本身也是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并可使已经患有前列腺炎的病人治疗 效果大打折扣。人们曾经把度蜜月期间新郎发生的前列腺炎命名为“蜜月前列腺炎”,就是由于频繁过度的性生活造成前列腺明显充血所诱发的前列腺炎。[4]避免酗酒和食用大量辛辣食物辛辣食品不是前列腺炎的直接病因,但是酒类、辣椒等辛辣食品对前列腺和尿道具有刺激作用,食用后可出现短暂的或伴随排尿过程的尿道不适或灼热症状,并能够引起前列腺的血管扩张、水肿或导致前列腺的抵抗力降低。食用这些食品后常可引起前列腺不适的临床症状或有利于前列腺寄居菌群大量生长繁殖而诱发急性前列腺炎或使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加重。[5]不要长时间久坐或骑车前列腺的解剖结构比较特殊,前列腺周围区的腺管细长且弯曲,向后走行,然后弯向侧面,最后向前在前列腺实质内开口到尿道,开口处口径小,与尿道成直角或斜行向上进入尿道,行程长且弯,有利于尿道菌进入腺体,而不利于腺体炎性分泌物排出和引流,是引起前列腺炎的重要解剖因素。骑自行车、摩托车、骑马等骑跨动作,长时间久坐不动等都可以造成前列腺的直接压迫而导致前列腺充血,使前列腺液的排泄更加困难。[6]注意局部保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因此,生活有规律,起居有常,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打太极拳、短跑或饭后散步等,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炎症的吸收,增强机体的内在抵抗力和免疫功能,对于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的。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还要多饮水,多排尿,通过尿液经常冲洗尿道,帮助前列腺分泌物排出,也有利于预防重复感染。[7]α-受体阻滞剂(可多华)可明显改善前列腺血液循环和前列腺周围组织的紧张状态,消除排尿时的前列腺内尿液返流,因而减少前列腺炎的复发和再感染,国外一般主张连续应用不少于6 个月。[8]盆底肌肉的功能性损害可能是诱发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因此减少盆底肌肉痉挛的措施可以改善前列腺的功能,减少前列腺炎的复发和再感染机会。[9]此外,在有效治愈的前列腺炎病人中,经过相当的一段时间后,一部分人仍然可能会再次发生或多次发生前列腺炎。其原因可能是与这类病人全身抵抗力降低、卫生状况较差、不良生活习惯、不洁性行为等因素有关,造成他们患前列腺炎的某些易感因素依然存在,此时可以发生某些病原微生物、条件致病菌或尿道正常菌群的感染或重新感染。
总访问量 879,278次
在线服务患者 421位
科普文章 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