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煜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4
口腔科单莉英
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口腔科侯德强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3
颌面外科季炼
副主任医师
3.7
口腔科居国平
主任医师
3.3
口腔科许海凤
副主任医师
3.3
口腔科马红
副主任医师
3.3
口腔科刘阿贵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余洪强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邹建明
副主任医师
3.2
赵健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周静艳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魏子程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陈小虎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崔菊萍
副主任医师
3.2
口腔科何连清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曾参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盖云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周晨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史舒雅
主治医师
3.2
曹彦南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顾云凯
主治医师
3.2
口腔科朱房勇
医师 讲师
3.2
口腔科陈志飞
医师
3.2
骨科专家从来不做的9种姿势,毁膝、毁腰!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大楼,那么骨骼就像钢架,体格结不结实全看骨骼。都说养好骨头要多喝牛奶,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其实,一个健康的人想保护骨头,避免一些危害、不做危险动作,远比进补来得实在!接下来,一起看看哪些动作是伤骨的。 1、蹲着择菜 研究表明: 平躺时膝盖的负重几乎是零,站起来和平地走路时负重是体重的1~2倍,跑步是4倍,而蹲和跪是8倍。临床上,女性膝关节疾病患者多于男性,就是因为生活中女性下蹲次数相对男性更多,比如蹲着洗衣服、择菜、擦地等。老人和肥胖人群尽量不要深蹲,或应减少深蹲时间,别超过20分钟。老人下蹲最好扶着桌子或椅子,减少膝关节压力。 2、背单肩包 长期背单肩包会让我们的肩膀酸痛,甚至一高一低。因为人们为了防止包带滑下来,一侧肩膀总是习惯向上挺一下,并向内用力。长期如此,脊柱还可能发生侧弯,女性甚至会出现乳房不对称。尤其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更易受影响。学生书包里的课本很沉,最好背双肩包。对成人来说,上下班路上,若路途较短,可以背单肩包,但最好不要总用一侧肩膀。若路途较远,最好背双肩包。 3、窝在沙发里 窝在沙发里或床上看电视、玩手机的确放松,可这对骨头来说却很煎熬。半卧位时,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椎间盘所受重力增大,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肌肉劳损、脊柱侧弯等。专家提醒:正确的坐姿是腰背挺直,含胸收腹,两腿平放,小腿与大腿呈90度角,坐在椅子正中间,也可稍向前倾,但上半身别向左右两边倒。家里最好选择质地偏硬的沙发,坐上去不会一下子就陷进去,休息时腰后最好加个靠枕,让其支撑住后腰,利于腰椎放松。 4、趴着午睡 许多上班族习惯中午趴在桌子上打盹,这不利于颈椎保持生理弧度,可能导致颈椎问题。有背痛或颈痛的人,尤其不能趴着睡,会加重病情。专家提醒:午睡最好平躺,如果条件实在不允许,可以坐在椅子上,在腰后垫个垫子,身体微微往后仰,简单休息一会儿即可。 5、稍息站立 站姿不仅影响形象,还与健康直接相关。很多人喜欢稍息站姿,把身体重心放在一条腿上,短时间可以放松身体,长时间如此,可能会因腰椎两侧受力不均导致骨盆歪曲、脊柱弯曲,出现腰背疼痛。专家提醒:应注意保持正确站姿,做到挺胸、抬头、双臂自然下垂,让全身重量均匀分布在两条腿上,利于骨骼舒展和呼吸通畅。 6、低头玩手机 人们低头使用手机时,颈椎往往承受着更重的头部重量,同时肩颈过度紧绷,腰椎负担加大。成为“低头族”后,仅需短短5年,肩颈肌肉酸痛、腰酸背痛、颈椎病等症状就会找上门来。专家提醒:低头看手机不应超过15分钟,最好保持手机与视线齐平或稍低,头部保持直立,不要含胸驼背。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养成工作1小时左右就起身活动的习惯,双手抱住后脑向后仰头四五下,搭配扩胸、耸肩动作,有很好的放松效果。 7、跷二郎腿 如果总是跷二郎腿,骨盆和髋关节由于长期受压,容易酸痛,还可能出现肌肉劳损,还易造成腰椎与胸椎压力不均,引起脊柱变形,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导致慢性腰背疼痛。专家提醒:保持正确坐姿,尽量不要跷二郎腿。如果一时改不了,每次跷腿别超过10分钟。 8、头和肩夹着手机打电话 有些人工作繁忙时,习惯将电话夹在头和肩膀之间。殊不知,颈椎向一侧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痉挛和过度疲劳,造成脖子酸胀、疼痛,埋下颈椎病的隐患。专家提醒:接电话时最好手持电话,每隔几分钟双手交替,避免一侧肌肉过度紧绷。 9、直膝提重物 很多人都曾有过“闪腰”的经历,临床上叫做急性腰部扭伤。比如当你直着膝盖、弯腰提重物时,不能有效发挥髋、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腰背筋膜、肌肉、韧带往往因负担过重而受伤,也对腰椎不利。专家提醒:提重物时应屈膝下蹲,使物体尽量靠近自己的身体,让脊柱保持垂直状态,用腿部肌肉力量支撑身体缓慢站起来,避免突然用力。一旦闪腰,初期最好仰卧于质地较硬的床上休息,后期可配合按摩、针灸等方法治疗。
许多家庭购买了进口的家庭血糖仪来监测血糖,因为试剂标准和国内的不同,所以结果需要进行一定的换算才能判断血糖水平,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困扰。 现在可以根据下图中的提示来判断血糖水平的意义,不用再换算成国内单位,方便多了。
总访问量 1,479,729次
在线服务患者 1,329位
科普文章 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