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融
主任医师
儿科主任
儿科刘俊举
主任医师
4.2
儿科王琼瑾
主任医师
3.5
儿科陈晓
主任医师
3.4
儿科王伏东
主任医师
3.4
儿科周维克
主任医师
3.4
儿科房伶
主任医师
3.3
儿科符明凤
主任医师
3.3
儿科纪平
主任医师
3.3
儿科吕翔
主任医师
3.3
吴明赴
主任医师
3.3
儿科董改琴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杨艳艳
主任医师
3.3
儿科蒋丽军
主任医师
3.3
儿科魏文凭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宋靖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徐振兴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高景桃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戴春阳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杨勇
副主任医师
3.3
房伟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季松茂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徐玉新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刘开云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张德强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刘凤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孙姜明
副主任医师
3.3
儿科刘扬生
主治医师
3.2
儿科郁春
主治医师
3.2
儿科王新宇
医师
3.2
刘欢
医师
3.2
儿科李清峰
3.2
儿科徐金梅
3.2
婴儿痉挛:又称West综合征,典型的婴儿痉挛通常在婴儿期起病,4~8月龄高发,表现为频繁而短暂(0.5~2秒)的痉挛发作,呈丛集性,以颈部屈曲或伸展伴上肢外展或内收,每天重复发作数次或成串发作,数次发作后伴疲倦、嗜睡。不对称性发作往往提示一侧大脑病损,单侧病损有时也可表现对称性发作。可伴有其他发作类型,70%的患儿在发作前即有发育迟滞,并可进行性减退,脑电图表现为高度失律。
儿童良性枕叶癫痫:为特发性部分性癫痫。早发型,较常见(占儿童癫痫的6%),起病年龄在3~6岁,发作频度少,发作持续时间长(数分钟至数小时),预后较好,大多13岁前停止发作。多在夜间发作,表现为呕吐、双眼向一侧凝视、抽搐等症状(“夜间睡眠中发作、强直性眼偏转、发作性呕吐”三联症),发作起始时神志一般清楚,发作过程中逐渐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发作间期脑电图:单侧或双侧枕叶棘慢波发放,闭眼时易诱发。晚发型是指起病年龄在6~17岁,不常见,发作频繁(大多每日或每周数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主要表现视觉症状,发作后常有头痛,很少与睡眠相关,有眼强直伴头向一侧歪斜、呕吐以及一侧肢体阵挛抽搐(“白天发作、视幻觉症状、发作性头痛”三联症)。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单侧或双侧枕叶棘慢波发放,闭眼时易诱发。
儿童失神癫痫(CAE):儿童失神占儿童癫痫的12%,起病多在5~7岁。发作频繁,每日可上百次发作,持续10秒左右,伴有两半球弥漫对称同步发放3Hz的棘慢波或多棘慢波。90%的儿童失神常于进入成年之前消失(预后较好),可伴其他发作类型。典型失神发作:发作时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意识丧失但不摔倒,两眼凝视,持续数秒钟后意识恢复,发作后可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不能回忆。过度换气往往可以诱导其发作。发作期脑电图全导同步3Hz棘-慢复合波,发作间期背景活动正常。不典型失神发作:与典型失神发作表现类似,但开始及恢复速度均较典型失神发作慢,且伴有肌张力改变,发作期脑电图为1.5~2.5Hz的全导慢-棘慢复合波,发作间期背景活动的异常,多见于伴有广泛性脑损害的患儿。
总访问量 8,291,753次
在线服务患者 26,228位
科普文章 261篇
年度好大夫 1位
领导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