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学习5天前(纪小龙先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每年在病理会诊中解决疑难、关键诊断1000例以上。)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说到病理学,老百姓了解得不多。在国外叫doctor's doctor,就是“医生的医生”。因为我们每天干的活,都是给医院里每一个科的医生回答问题。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而是我们都有一台显微镜,可以放大一千倍,可以看到病人身体里的细胞变成什么样子了,可以从本质上来认识疾病。最好的保健就是顺其自然我认为,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运动的规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大家都吃保健品,保健品毫无作用。男人喜欢补肾,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补肾。男性的强壮和性能力,是由身体里的男性激素决定的,不是用什么药物、吃什么补品能够补充的。化妆品只能用作心理安慰有的人皮肤干燥,抹一点润滑的保持水分,那是可以的。但是想用化妆品变得年轻,今年20明年18,那你就上当了。皮肤的黑和白,决定于皮肤里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色素多和少。我去美国的时候专门考察过,黑人、白人皮肤里的黑色素细胞都差不多,差在细胞产生的色素是多是少。你以为抹了药,就能让细胞产生的色素多一点或少一点,这是做不到的。很多化妆品抹上去之后确实有效果,但它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于刷浆,你的黑色素细胞是永远不变的。每个人的皮肤都有7层细胞。如果你去做美容,磨掉3层,就像原来穿着厚衣服,看不到里面的血管,现在磨薄了,血管的红色就明显,看上去就红润了,像抛光一样。所以你做美容以后,会又红润又光亮,显得年轻了。不过,人的细胞替补是有次数的,假如能替补50次,你早早的就消耗掉了,等你老了,再想替补就没有了。还有运动应该适量咱们可以运动,但是不能透支。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频度和幅度,好比说心跳,正常人1分钟跳70下,你不能让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运动限度。运动的时候,不能超过身体里细胞所能够承受的限度。许多运动员都不长寿,因为他的运动强度超过了应该承受的频度和幅度。就像蜡烛,燃烧得特别旺,生命一定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说,平时大家心跳是70下80下,不过成年累月都是这种状态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个礼拜有一次或两次,让心跳达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过 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动,等于给房间来了一次大清扫。一个礼拜左右彻底清理一两次,把每个角落里的废物都通过血液循环带走,有助于你身体的代谢。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它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人体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每个医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 50%左右。 我们应该正常看待误诊。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复杂,一时说不清,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得了什么病,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有一些不是误诊的问题。比如说脂肪肝,它不是病。在20年前,不管哪本书上,都不会专门有这个词儿,这全是B超惹的祸。有了超声这个仪器,把探头往你的腹部一放:哦!你是脂肪肝!这个词就叫出来了。我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我在解剖之前,先给超声科打电话,让他们推一个超声机到解剖室,在打开腹部之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然后打开来验证。有时候他们说:没有,打开一看:这不是黄的脂肪吗?有的正相反。所以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身体里脂肪多,你的肝脏里脂肪一定多,问题是脂肪多了,给你带来什么疾病没有?我们做了很多解剖,没有发现一个肝脏的硬化、肝脏的损伤,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有人说你现在是轻度脂肪肝、过两年变重度脂肪肝,然后就变肝硬化,最后是肝癌,说这样话的人没有任何证据。还有酒精肝,都以为喝酒对肝损害最大。酒精叫乙醇,乙醇到了肝脏,在那里分解,像剪刀一样,把两个碳的分子剪断,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去,水尿出去。如果你的肝脏里都是这样的剪刀,你害怕喝酒干什么?关键不是对肝的损伤,肝细胞死了可以再生,关键是对神经细胞的伤害。人体里只有神经细胞是生下来多少个,一辈子都不会再增加一个,只会减少。喝酒每喝醉一次,都要牺牲一批神经细胞。癌细胞是杀不死的我对癌症的兴趣,从70年代上学时候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开始的时候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激情。我认为,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鼓捣癌症,总能鼓捣出名堂来吧!1978年第一届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着癌症去了。结果搞了半天,发现原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个新方法一出来,我就去鼓捣一阵,最后一个个都破灭了。我感觉最悲惨的就是:送进来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已经全身转移、扩散了,他还不明白,还想回去上学。我去查房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就问:爷爷,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学啊?我怎么回答?我如实告诉他?面对这么幼小的一个生命,我怎么能说得出来?我如果隐瞒,等这个孩子到了最后阶段,就会知道我是在说假话,我再去看他,他还能信任我吗?中晚期的时候,你去治疗癌细胞,想把癌细胞杀死,这个思路是错的。癌细胞是杀不死的!你不要指望通过医学的办法,来解决你的癌症问题。那么要用什么办法呢?我打个比方:任何癌症,就像一个种子,你的身体就是一片土壤。这个种子冒芽不冒芽,长大不长大,完全取决于土壤,而不是取决于种子。种子再好,土壤不适合,它决不会长出来。怎么改善这个土壤?这是现在研究的课题。我们提倡健康体检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问题是怎么发现。傅彪最后也到我那里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数都经历了乙肝、丙肝,然后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细胞变成癌要5到 10年!肝脏受到攻击,1个变2个、2个变4个,像小芽冒出来一样,然后一点一点长大。你每过半年查一次的话,它决不会长成两三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两三公分以前,肝癌都可以手到病除。像姚贝娜,傅彪这样的案例,如果提前诊治,不是老说工作忙,是完全有办法挽回的。但是他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没办法控制了。他的肝脏切下来我也看到了,太晚了,不可能再活下去。那时别人还骂我说:人家手术以后不是好好的嘛!你怎么说人家活不长?我可以肯定他活不长。他的癌细胞像散芝麻一样,在肝脏里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怎么能活得长?有人说换肝就可以了。癌细胞很聪明,肝癌细胞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是肝脏,肝脏里面长满了,它就跑别的地方去了,等你换了一个好肝,四面八方的肝癌细胞都回来了!没有用的!我们有责任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如果是晚期,我建议针对生存质量去努力,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针对晚期癌症的治疗不需要做,因为没有用。作为医生,我给自己只能打20分为什么?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做医生这么多年,我有一种感慨: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着失败。健康是1,其他的一切都是0,拥有健康,才会拥有未来。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大作风,八项注意,就会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中心是健康;两个基点是糊涂与潇洒;四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天伦之乐;八项注意:健康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休息,积极的心态;保健四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态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不要私存,请放到圈子里,让更多人对健康有理智客观的认知。
很专业的文章,如果你被口呼吸困扰,或者你的家人有口呼吸、打鼾,这篇文章需要仔细阅读,会很有帮助!!!读这篇文章之前,先回答我两个问题。你现在专心致志看手机的这个时刻,嘴是微张着还是闭着?你在放松的时候,舌头放在哪里?如果你的答案不是“闭着”和“紧贴在我的上颚”,那你可能会想继续看下去。我们身边都有这么几个人,他们的表情总像这样或者这样你有没有一个这样睡觉的亲人朋友我们也都熟悉公共交通上这样的一幕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上图中所有人都在用嘴呼吸告诉我,凭直觉,你觉得下图的男生,眼神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吗?你觉得他会不会是聚会上被妹子们争着搭讪的人?我也觉得不会。毕竟,我们的审美都偏向于下图,双唇放松,合拢,面容冷静,而口呼吸者一天到头都看着像你刚从角落里蹿出来吓了他一跳但困扰我们的是,为什么即便所有口呼吸者都闭上嘴拍照,我们还是会觉得他们的脸不够有吸引力听说只要我把嘴闭上你就答应跟我约会了?其实口腔学界早已注意到了异常的口腔姿势对脸部正常发育所造成的影响,史上有几个著名的例子,我在这里列举几个,供你们直观感受图左是这个女孩六岁的照片,此时她已经开始有了很严重的口呼吸,几乎全部呼吸都由嘴完成。九岁时,她的照片出现在图右。我们都能看到显著的不同,很多人会说,这孩子长残了。撇开五官的变化不说,光看那牙就歪了,两颗门牙龅了出来。总体来说,这个孩子看上去不健康。一个国外学术界很受尊敬的口腔学家曾说“如果我看到一个孩子的牙齿长得不齐,我知道这个孩子肯定不健康”再看上图这个孩子,这时十岁的他应该算个蛮帅的小正太,五官正常,下巴有型,眼睛有神,让我想起莫扎特小时候的画像。他当医生的爸爸有一天给他买了一只仓鼠当做生日礼物。他把他的新朋友养在他自己的房间。但连他自己都没注意到的是,他对仓鼠过敏,于是从此他的鼻子因为过敏反应发炎,从而完全阻挡了鼻腔通道,他开始用嘴呼吸。七年后,他的样子变化令人不敢相信。我们看到他的脸变长了,侧面鼻子显得很大,下巴后缩,嘴巴依然微张着,饥渴地呼吸着氧气,总归一个字,丑,让人不敢相信这两组照片是同一个人。在先天与后天的辩论中,同胞总是一个观察实验的好选择。英国有一对姐妹,七岁的妹妹Kelly(左)和八岁半的Samantha(右),因为严重的口呼吸就医,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时他们的脸已经开始有了口呼吸的相关特征几年后,妹妹服从治疗,开始使用正确的口腔姿势和吞咽方式,而姐姐则没能改过来。她们的容貌发展如下图所示,两人拥有相似的基因,但相貌却在她们进入青春期前早已天差地别。左边的女孩我们说有一张好看的脸,她的脸部肌肉非常的放松自然,脸型也很符合一般审美。而右边的姑娘脸显得很长,她的脸部下1/3肌肉显得很紧张,因为她在拍照时很努力地想把嘴巴闭上—她已经习惯开着嘴了。慢慢地,口腔专家们总结出一个规律,口呼吸者几乎都会发育具有相同特征的容貌。他们还做了个实验,堵住猴子的鼻子,使他们必须用嘴呼吸,不出意料,猴子们的脸也开始变长,咽管变窄,牙齿开始不齐,正如有口呼吸习惯的人类。口呼吸使脸部发展异常的原因在口腔界引发了争议,很多专家认为长时间空气在口腔内的流动与流出是导致咽管变窄和牙齿长歪的罪魁祸首,而近段时间,西方正畸学界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提出这种异常发育是由不正确的口腔姿势导致的,就像一个整天必须低头看电脑的上班族会变得驼背并开始患上颈椎问题。正畸界首先将姿势对人脸的影响与矫治方法系统化的是英国正畸医师John Mew他早年矫正病人牙齿时发现,在结束疗程之后,有不良口腔姿势及呼吸习惯的病人的牙齿会在几年之后反弹,而姿势正常的患者治疗完成后却不会再回来。并且他发现口呼吸的病人长大之后的脸都发展得并不理想,上面的两姐妹就曾是他的病人。于是他开始论证一个假设:不正确的口腔姿势会对呼吸模式及吞咽方式产生影响,继而1.使牙齿生长产生异常,引起咬合问题2.长期不自然的姿势和咬合不正影响我们脸部肌肉与骨骼的发展,影响正常容貌,使患者的脸发育得更窄,更长。并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TMJ/TMD),也就是很多人下巴关节会在张嘴时发出声音并带有疼痛,这种紊乱也自然会限制病患们张嘴的幅度(我有,小时候去医院看医生说是正常现象,以后会好。结果七八年了还没好)3.口呼吸姿态自然导致患者平时为了气管顺畅将头部上抬,如下图所示患者的脸开始垂直发育,而非理想的水平发育,并会导致斜额头,和前倾的头部和颈椎,还有畸形的下巴骨(观察左右图下巴骨形状的不同,图左呈90度,而图右角度更大)。头对颈椎的压力会引发含胸驼背体态,在之后导致各种颈椎与背部问题。(出门的时候仔细观察路人的脖子,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倾,或者你可以照照镜子)4.不正确的口腔姿势与呼吸模式也很可能是很多人打鼾的原因,因为口呼吸会导致舌头的功能及姿态紊乱,容易往咽喉陷落,阻挡气管,并最终导致睡眠呼吸暂停(Sleep apnea),引发各种病症如注意力涣散,活力降低(口呼吸会导致体内氧浓度不足)及各种心血管疾病,很多夜间猝死也被证实与该病症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口呼吸本身会引发以上问题,而是口呼吸姿势。也就是说,不管你用不用嘴呼吸,只要你的嘴巴平时不闭上,你就会发展口呼吸面型。Mew医生从那时起也决定把自己的治疗方法从单纯排齐牙齿转变成以纠正不良姿势为中心,试图从根本解决问题。他及他同为正畸医师的儿子Mike Mew开拓了一个正畸学的分支,叫做Orthotropics,这个词我目前找不到中文翻译,毕竟这在西方也是一个新概念,我姑且命名它“矫姿学”。基本上,这种矫正方法试图帮助患者回到自然原始的呼吸方式与身体姿态,通过人体肌肉的适应功能改善面部发展与口腔功能,而非传统的通过牙套的机械牵引。目前该矫正方法已在很多患者身上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尤其是年幼患者(7-9岁)经过多年的观察与实践,很多Mew的假设得到了验证,虽然因为这个理论依然不能像物理理论一样完全通过实验验证(不能用人做实验),但现有的证据与患者案例为矫姿学提供了很多非常有说服力的支持,矫姿学也在西方正畸学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尽管仍有些传统正畸专家持怀疑态度。目前Mew父子的治疗病例大多为7-9岁的儿童,Mike Mew在去年的演讲上说他只接受这个年龄段的病患,原因是这时候是脸部骨骼发展的高峰期,再加上小孩子纠正坏习惯比较容易。而Mew不确定他的方法对停止发育的成年人会有多大影响,因为成年人骨骼可塑性下降,而且很多人难以改变已经持续了一辈子的坏习惯。研究统计显示,97%的现代工业社会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错误口腔姿势。也就是说,虽然你这时在庆幸你没有口呼吸的习惯,但你的口腔姿势很可能仍然存在着问题,而这种姿势的异常,正在影响着你的健康和容貌。Mike Mew说,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插入一根USB接口跟黑客帝国一样允许他对身体功能进行编程的话,他能给每个人一张达到我们基因潜能的好看的脸。我们都愿意为一个目标做短时间的大量努力,我们也可以坚持长时间的少量努力,但是对大多数成人来说,凭自己改变口腔姿势,改变呼吸方式,改变吞咽方式,需要长时间的极大努力,需要充足的自我认识与极强的意志力。但随着Mew理论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随他的指示开始改正自己的姿势。这位女士记录了自己在医师指导下保持正确姿势两年脸部的变化,于2014年9月上传至博客。我目测她年纪大约在40岁上下,照理说一般的医生都会说脸部已经停止发育变化,两年后居然从路人大妈变得像傲骨贤妻主演Julianna Margulies,这是连整容都达不到的效果。我会在未来翻译她的博文,让你们听到她的第一手体验与心得。她的案例间接说明正确口腔姿势能够在长远上改变成人已停止发育的面部骨骼。也就是说,你和我,通过正确的方法,都可以达到这样的变化,长成我们的基因想要我们长成的样子。现在的人似乎已经把外貌除了整容以外无法改变当做了一个事实,所以我们都羡慕长得好看的人,说他们中了基因彩票,但我不能完全同意。借网络上流传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而我想说,“以大多数人的姿势之差,根本轮不到拼基因”。如果你读完文章只记得一句话,我想要你记住,每一个人都有长得好看的潜质,问题是你肯不肯做出改变。口腔姿势与呼吸方式对我们每个人的正常发展和健康生活至关重要,但我们却对之了解甚少。中国的基础教育倾尽大量资源教我们的孩子解没用的竞赛题,但从不重视最基本的教他们怎么正确用眼,正确的坐姿及正确的呼吸,导致我们现在太多的年轻人都是近视驼背长残的口呼吸者。中国父母们看到孩子开始用嘴呼吸,大多也因为相关信息的缺乏,可能也不会多加注意,直到孩子的牙齿长歪,脸长残,他们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其实想想也对,谁想得到呼吸还要别人教呢?我关注国内很多正畸医生的微博,我注意到就连他们也很少重视纠正患者的不好口腔习惯,他们似乎只在乎把牙齿弄整齐,殊不知治标不治本,根据Mew的理论与实践,口腔习惯和呼吸方式若没有正常化,患者的牙齿只会回复原状,而传统牙医除了给他们终生戴保持器外别无他法。笔者在接触与实践矫姿学后,曾试图教授我几个朋友们正确的姿势,但很难被严肃对待,甚至被反感,因为我们不喜欢别人告诉我们怎么做,加上我也不是什么医生。遍览中文互联网,有关信息极度缺乏。一方面我想帮助我身边的人,一方面我觉得我也有责任将这一方面信息带入中国大众的眼界,这就是这个公众号的初衷。
牙龈萎缩是一种常见病,因牙周疾病所引起,在牙龈底部有牙结石,牙结石可以造成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等。牙龈萎缩分为病理性萎缩和生理性萎缩两类,病理性萎缩主要是龈缘部分存在异物(牙石)又长期得不到清理,细菌滋生刺激所致;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会或多或少发生萎缩,使牙根暴露,这种叫生理性萎缩,是不需治疗的,但可以通过保健延缓。牙龈萎缩是什么原因?研究发现,牙龈萎缩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内在因素的影响:牙龈营养不良,这种营养不良,最新发现是由于人成年(25岁后)后,牙龈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尤其是维生素C的功能急剧退化,导致牙龈产生营养不良而开始萎缩。只是这时候萎缩症状通常还不太明显,大家都没意识到而已,由于人体其他部位这时并不一定缺乏维C,只有口腔缺乏维C,所以是即使口服很多维C,也无法通过消化系统输送到口腔令牙龈吸收,时间长了,牙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萎缩了。二、外部环境的影响:最新研究表面,由于现在各种食品里面所含的各种激素影响,以及工作与生活中面临的巨大心理压力等因素,都很容易使口腔环境营养不良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具体表现为,牙龈萎缩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甚至很多人在25岁前就出现了较严重的牙龈萎缩。三、年龄因素引起的牙龈萎缩:生理性的萎缩是因为年龄增大产生的退行性变化。一般老年人都有会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此种牙龈萎缩一般不用治疗,只需减缓牙龈萎缩速度即可。如何有效治疗牙龈萎缩和防止牙龈萎缩?第一: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荐使用刷毛较软,顶端圆钝的牙刷。牙膏以含氟牙膏为佳,其中含的磨擦剂应粗细合适。同时要学会正确的刷牙姿势,大多数人可采用竖刷法或短横颤动法。在必要的情况下使用牙签、牙线以清理牙刷难以到达的位置等。第二:定期的口腔保健。建议每6到12个月洁一次牙,是预防牙龈炎症的有效措施。已有牙周病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接受系统牙周治疗。第三:如有患者觉得自己有个别牙发生异常移动,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