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会
副主任护师
4.0
创伤骨科李增春
主任医师
3.4
骨科孙磊
主任医师 教授
3.4
骨科田敏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3.2
骨科孙其志
主任医师
3.2
骨科赵汉平
副主任医师
3.0
骨科韩晓明
主治医师
3.0
骨科李建华
主治医师
3.0
骨科宁志杰
主任医师
3.0
中医外科李恒山
主任医师
3.2
侯存强
主任医师
3.0
骨科罗永忠
主任医师
3.0
骨科刘奎玉
主治医师
3.0
骨科张伟
副主任医师 讲师
3.0
骨科张锐
副主任医师
3.0
骨科胡宏伟
副主任医师
2.9
骨科翟晓正
副主任医师
2.9
骨科胡波
副主任医师
2.9
骨科唐胜斌
副主任医师
2.9
创伤骨科王林
副主任医师
2.9
赵刚
主治医师
2.9
骨科马青元
医师
2.9
骨科梁晓松
医师
2.9
骨科张开亮
医师
2.9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因为股骨头内血运破坏、中断,股骨头出现囊性变等,发展到晚期出现股骨头塌陷,累及髋关节面软骨,而髋关节骨关节炎是股骨头关节面软骨先发生病变,而后累及股骨头内部,引起股骨头出现囊性变等改变。 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骨关节炎晚期治疗都是一样的,都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但是这两种疾病的诊断需要我们的鉴别,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鉴别: 首先,从病史方面来看,股骨头坏死多见于青壮年,多有激素使用史、大量饮酒时或者外伤史,而髋关节骨关节炎多见于老年患者。 其次,从X线片方面来看,股骨头坏死早期表现为股骨头出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骨密度不均匀,股骨头囊肿、硬化,此期关节间隙是正常的,后期股骨头可变扁平、塌陷等情况,关节间隙可以变窄;髋关节骨关节炎早期关节间隙变窄,髋臼与股骨头关节面同时出现欠平滑或出现波浪状等异常现象,与间隙狭窄相对应的骨面,常有不规则的骨质硬化,股骨头呈蘑菇状,髋臼边缘的骨质增生形成致密的三角形骨块或弧形长条,覆盖于向外扩大的股骨头上方,在股骨头承重区骨面下和髋臼外上方可见有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略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囊性变,可有硬化的骨壁。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太灵活。体格检查显示关节肿胀、有液、肌肉萎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时有吱嘎声,并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和肌痉挛。有些老年人同时伴有远侧指间关节增粗。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原因有:关节的先天性异常;创伤;关节面的后天性不平整;关节外畸形引起的关节对合不良;关节不稳定;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不恰当地使用皮质激素等。 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以下五点: ①疼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钝痛或酸痛不适等,常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臀后侧和膝内侧放射,并有该区麻木感。 ②关节僵硬与活动受限。患髋关节屈伸不利、下蹲困难、不能久站、行走鸭子步。早期症状为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明显。 ③跛行。为进行性短缩性跛行,由于髋痛及股骨头塌陷,或晚期出现髋关节半脱位所致。早期往往出现间歇性跛行,儿童患者则更为明显。 ④体征。局部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llis征阳性试验阳性。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有时轴冲痛阳性。 ⑤X线表现。骨纹理细小或中断,股骨头囊肿、硬化、扁平或塌陷。 股骨头坏死早期和晚期疼痛的表现 股骨头坏死最先出现的自觉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周围、大腿内侧、前侧或膝部。早期 疼痛开始为隐痛、钝痛、间歇痛,活动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以缓解或减轻。但也有呈持续性疼痛的,不管是劳累还是休息,甚至躺在床上也痛。而且,疼痛逐渐加重。此时在X线上虽然没有明显的形态异常改变,但是髋关节已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比如病人患侧髋关节外展、旋转受限,下蹲不到位等等。到了晚期,股骨头塌陷、碎裂、变形,有的可造成髋关节半脱位,此时的疼痛与髋关节活动、负重有 直接关系。活动时关节内因骨性摩擦而疼痛,静止时头臼之间不发生摩擦,疼也就不明显了。所以说,行走、活动疼痛加重,动则即痛,静则痛止或减轻。 总之,早期是以疼痛为主,伴有功能受限;晚期以功能障碍为主,伴有疼痛。 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骨关节炎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缺血坏死,从内往外发展,骨性关节炎多是退行性的,从外向内发展。
医生不应该无条件地为患者提供免费服务,这虽然刻画了医生的“天使形象”,但也滋生了许多无效需求。免费咨询产生的效用十分有限,而医生投入的“机会成本”(时间和精力),本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其中也包括去帮助更有需要的患者解决更严重紧迫的问题。所以这个免费的交易行为导致了社会资源的流失,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是巨大的损失,它从一开始便是低效的。医疗领域的政策也如此,不能给予医护充分价值肯定的任何改革,也更不可能改善当前的严重短缺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