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后遗症

(又称:脑梗死后遗症、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康复科 

+收藏
精选内容 介绍 推荐专家 推荐医院 相关问诊
目录
  • 1介绍
  • 2发病原因
  • 3症状表现
  • 4如何预防
  • 5检查
  • 6治疗方式
  • 7注意事项
  • 8康复锻炼
  • 9预后
  • 10学术/新进展

介绍

一般认为脑梗塞发病 6 个月到 1 年以后还遗留言语不利、偏瘫、口角歪斜、吞咽障碍、肢体麻木、肢体活动障碍等各种后遗症,则称为脑梗塞后遗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脑梗后遗症什么时候能康复?

汪阳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神经外科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脑梗塞的基本病因为:

  • 大动脉粥样硬化,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内、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
  • 心源性卒中
  • 穿支动脉疾病
  • 感染性、免疫性、非免疫血管病、高凝状态、血液病、遗传性血管病以及吸毒等原因。
  • 另有一些病因尚未明确。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脑梗塞,需加以注意:

  • 中老年人
  •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越高,脑梗塞风险越高。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可以将脑梗塞的风险增加 1 倍以上,而大约 20% 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死于脑梗塞。
  • 心脏病患者:单独心房颤动可以增加脑梗塞风险的 4 ~ 5 倍。急性冠脉综合征、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等其他类型的心脏病,也可能增加脑梗塞的危险。
  • 血脂异常者: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
  • 生活习惯不良的人:缺乏身体锻炼、吸烟、酗酒。
  • 其他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呼吸睡眠暂停患者、口服避孕药者、高凝状态患者、偏头痛患者等。
  • 有该病家族史的人群

症状表现

根据责任血管和梗死病灶部位不同,发病时的症状以及遗留的后遗症表现也不同。

主要症状

  •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受损表现,如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构音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共济失调等,亦可出现各种锥体外系症状体征,如不自主运动、震颤等。
  • 认知功能障碍: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甚至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癫痫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缺氧性脑病痉挛患者术前术后步态对比

杜良杰 主任医师 北京博爱医院 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如何预防

脑梗塞的二级预防

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梗塞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针对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达到降低脑梗塞复发危险性的目的。

  •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等。

危险因素控制

  • 高血压: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 3 方面因素。一般认为应将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 以下;既往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 150/90 mmHg 以下。
  • 血脂异常: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复发和死亡。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 糖代谢异常和糖尿病: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和(或)药物干预,能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降糖方案需充分考虑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的安全性,个体化治疗,警惕低血糖发生。
  • 其他危险因素的控制: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治疗呼吸睡眠暂停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检查

  • 本病主要依靠患者既往脑梗塞病史及临床表现、查体体征,即可判断患者是否处于脑梗塞后遗症期。
  • 但应除外其他疾病导致的肢体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功能减退和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例如脑出血、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炎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诊断及治疗

李剑 副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内科

治疗方式

脑梗塞后遗症期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脑梗塞复发,同时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

抗血小板治疗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双嘧达莫复方制剂、噻氯匹定。应用较多的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抗凝治疗

  • 对伴有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林口服抗凝治疗,目标是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 2.0 ~ 3.0,从而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事件。新型口服抗凝剂可作为华法林的替代药物,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以及依度沙班,选择何种药物应考虑个体化因素。
  • 伴有心房颤动的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若不能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推荐应用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也可以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但后者推荐等级较低。

防治并发症

对患者需加强护理,瘫痪或昏迷患者需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整洁、温湿度适宜。
  • 保持患肢功能位,做好跌倒、坠床预防,对躁动者采取保护性措施。
  • 在给患者喂饭时,要保持患侧在上,喂饭后要对口腔进行清洁,饭后 2 小时再变换体位,以免发生呕吐。
  •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经常进行皮肤评估,每 2 小时翻身 1 次。
  • 可使用气垫床保护患者的皮肤,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 做好口腔护理,经常清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以免发生肺部感染。
  • 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以降低尿路感染风险。

还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注意卒中后焦虑与抑郁症状,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生协助诊治。对有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应该行相应干预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脑梗死后遗症4年下肢功能重建手术前与术后一周走路视频

杜良杰 主任医师 北京博爱医院 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注意事项

  • 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治疗。换药、停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更改。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会加重病情,增加脑梗塞复发风险。
  •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 加强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和清洁,预防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褥疮。
  • 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保证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膳食,以食用低脂肪、富含优质蛋白、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为原则。
  • 适当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
  • 接受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乐观生活的信心。
  • 进行定期体检,增加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脑梗死后遗症,如何正确有效降低复发率?

罗树云 主任医师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脑病科

康复锻炼

  • 康复对脑血管病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训练包括康复医院的专业训练和家庭康复指导,除运动康复治疗外,还应注意语言、认知、心理、职业和社会康复等。
  •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对轻到中度神经功能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在发病后 24 小时后进行床边康复、早期离床的康复训练,包括坐、站、走等活动。卧床者病情允许时应保持患肢功能位摆放。
  • 卒中康复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地减轻功能残疾,改善预后。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下肢功能重建手术前后走路视频

杜良杰 主任医师 北京博爱医院 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预后

影响脑梗塞预后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其他还包括发病的年龄和脑梗塞的病因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致残率约为 50%。腔隙性脑梗塞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低,但可反复发作。脑梗塞后遗症期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院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相关科普号

李剑医生的科普号

李剑 副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内科

6粉丝1737阅读

崔文瑶医生的科普号

崔文瑶 主任医师

辽宁省肿瘤医院

疼痛舒缓科

2936粉丝156万阅读

孟闯医生的科普号

孟闯 主管康复师

沛县中医院

康复科

19粉丝2.9万阅读

  • 1 介绍
  • 2 发病原因
  • 3 症状表现
  • 4 如何预防
  • 5 检查
  • 6 治疗方式
  • 7 注意事项
  • 8 康复锻炼
  • 9 预后
  • 10 学术/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