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水灵灵的眼睛也可能是疾病噢
祝丽娜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6月07日 88 1 4 -
从眼睛里能看出身体的疾病吗?
张健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21日 75 0 2 -
OCT检查可以发现眼科哪些疾病?
OCT的中文全称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简称OCT,是采用光波作为成像的眼科检查手段,具有非接触性、非侵入性、高度灵敏及高分辨率特点。是继X-CT和MRI技术之后的又一大技术突破,近年来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检查时我们保持坐位,只需要将眼睛放在指定位置,OCT仪器显示屏上就可清晰地显示出眼内结构,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眼内异常之处。OCT阅片的技巧:★弄清楚正常视网膜层次在OCT影像中的对应关系是OCT阅片的前提。★可以借助视网膜在OCT上显示的三个低反射带(核层)和四个高反射带(外界膜、椭圆体带、交叉区、RPE)作为参照物来帮助定位和判断各层次的位置。★观察各层次及整体的形态、连续性及完整性、厚度、反射性的改变。下面按照病变累及的视网膜反射光带层次一一进行解析。★阅片顺序:可按个人习惯而定,可以从视网膜内层到外层、也可以从外到内,关键是不能遗漏。★描述顺序:注明眼别,描述病变可先主(典型病变)后次,先整体后局部。整体包括视网膜形态、厚度,局部包括病变层次、形态、大小、反射强度、对周边组织的影响。★一定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比较和评估患者的OCT结果,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或评价疗效的目的。
眼科科普2024年03月09日 152 0 0 -
经常流泪是怎么回事?
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及排泄泪液的泪道两部分。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有排泄管10—20条,能分泌泪液,湿润眼球。泪道是排泄泪液的通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组成,鼻泪管下端开口于下鼻道。正常情况下,依靠瞬目和泪小管的虹吸作用,泪液自泪点排泄至鼻腔。眼结膜、泪道和鼻腔任一部位的炎症可以引起泪道的阻塞,产生溢泪;还有一种功能性溢泪,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泪道是通畅的,而是泪小管的虹吸功能减弱引起的。
马瑾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30日 99 0 0 -
为什么眼药水每次只要滴一滴?
徐瓅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1月11日 58 0 1 -
视疲劳是病吗?让眼睛多休息就好了吗?
近距离看东西工作或阅读不能持久,看东西看一会就感觉到眼酸,眼胀,疲劳,出现了视物不清,重影,或者其他的眼部的一些不适,眼痛、眼干、畏光、流泪、眼痒、异物感,眼眶疼痛,严重的会出现头痛,以至于恶心,呕吐都会出现,有患者以为自己是大脑出了问题,去神经内科就诊,查了头颅CT啥问题没有,其实这是视疲劳的症状表现。视疲劳是由于各种病因而引起的眼睛视物时超过其视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而导致用眼之后出现的视觉障碍,出现了眼部不适,或伴有全身症状,以致不能进行视作业的一组症候群。可见,视疲劳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是一组症状,可以是其他疾病的症状,比如干眼的症状。很多人顾名思义,觉得既然视力疲劳了,那么让眼睛多休息休息不就好了吗?这就要说到引起视疲劳的原因,有些是视疲劳是因为长时间看东西造成的,比如视频终端综合征,长时间看手机和电脑屏幕,或者学生学习时间太久,这些情况通过休息可以缓解,但还有一些视疲劳是因为其他原因造成的,需要针对原因进行治疗,比如: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出现视异常的时候,都会引起动用的调节异常增加,而超过负荷而引起的视疲劳。对于轻度或中度远视,他们在长时间作业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够克服不注意休息,反而更容易视疲劳。这种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眼睛调节功能异常:例如做完屈光手术后眼睛不适应了,不能长时间视物。需要通过调节训练提高眼睛的屈光调节能力,例如反转拍训练,但使用不当会加重视疲劳,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也可以使用改善眼部调节的药物,托比卡胺、阿托品。干眼或眼部炎症:需要治疗干眼和炎症。环境因素:在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用眼,尤其是夜间开车,光线刺激会加重眼部的疲劳不适。这种情况需要把环境光的强度和色温调节到合适的状态。例如光强度500-600勒克斯,光色温选择4000k-6000k的中性光。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压力大,睡眠不好,也容易出现视疲劳。学习姿势不对或两只眼屈光度不一致:学习的姿势不好,导致了双眼给予的神经冲动不一致,而导致了双眼形成了屈光参差,出现150度以上的屈光度异常的时候,这样双眼成像的大小就会出现异常,这时往往会用一只眼睛来看东西,这样会导致眼部格外容易疲劳。除了分析视疲劳的原因,针对性治疗,还有一些对所有视疲劳都有缓解作用的小窍门:尽量晚上11点前睡觉每半小时闭目休息1~2分钟经常向6米外的远处眺望经常温热毛巾热敷眼睛15分钟经常揉搓双手放在眼睛上面热敷每天增加有氧运动使用人工泪液,例如思然、新泪然总结:视疲劳的成因复杂,治疗方法需要包括治疗病因在内的综合治疗,例如眼睛调节训练、使用改善眼部调节的药物(托比卡胺、阿托品,维生素B12等),口服药物(包括活血明目的中药),以及物理治疗,生活方式改善等,建议朋友们出现不能长时间视物的情况时,尽量到眼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专业诊治,才能有效地恢复。CN-DEOH-2400008有效期至2026-1-8免责声明:以上分享仅为讲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尔康意见/立场
眼表健康大讲堂: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2023年12月27日 486 1 0 -
往眼球里打针,很疼吗?
王红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21日 35 0 3 -
人类眼睛的奥秘
常枫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12日 21 0 0 -
哪些小朋友的眼睛需要遮盖?
王平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29日 450 0 3 -
眼科特检报告模板
(一)黄斑OCT:(一)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OCT特征(1)玻璃膜疣:硬性玻璃膜疣为多个小的色素上皮隆起,反射增强。软性玻璃膜疣为多个大小不等、驼峰状的色素上皮隆起(小的PED),较大的为融合病灶,脱离的色素上皮下方可见中等反射信号,并且可见纤细的连续的Buch膜。(2)萎缩病灶:视网膜外层结构萎缩,脉络膜毛细血管、色素上皮、IS/OS、外核层等反射光带部分或全部消失,视网膜变薄。(3)脉络膜新生血管:色素上皮层增厚、隆起、连续性破坏,反射增强。纤维血管性PED。周围组织可以出现视网膜下或色素上皮下出血,视网膜层间或视网膜下积液。(4)PCV:分支状血管网OCT表现为色素上皮层反射带结节状,或有双层征;息肉样病灶表现为色素上皮呈陡峭的穹隆状隆起,顶部比较尖,色素上皮高反射,其下方中等反射,病灶旁边有时可见血液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5)RAP(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色素上皮脱离,病灶处色素上皮反射条带中断。(二)中浆OCT特征(1)浆液性色素上皮和(或)神经感觉视网膜的脱离。(2)神经感觉层浆液性脱离的早期,视细胞外节末端表面平滑而平整,浆液性脱离区内清澈而无反射信号:随着病程延长,视细胞外节未端表面反射增强,外节膜盘脱落,浆液性脱离区出现点状或颗粒状的中高反射信号。(3)病程迁延的慢性;患者可出现色素上皮萎缩、Is/os消失等外层视网膜结构的改变。(三)黄斑前膜OCT特征(1)黄斑部视网膜内表面线状的高反射信号条带。(2)同时可以观察到视网膜表面皱褶、视网膜增厚、黄斑水肿、黄斑假孔(看似板层裂孔但光感受器层完整)、黄斑裂孔、玻璃体视网膜牵引等改变。(四)病理性近视OCT特征(1)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变薄,甚至部分结构萎缩、反射信号消失。(2)玻璃体黄斑牵引,黄斑表面膜。(3)后极部视网膜劈裂,可出现在各个层次(内层劈裂、外层劈裂)。(4)视网膜神经感觉层脱离。局部无孔性的黄斑浅脱离、孔源性的视网膜脱离。(5)黄斑裂孔。黄斑假孔(内界膜增厚,黄斑看似裂孔)、黄斑内层孔(内层视网膜组织缺损)、黄斑外层孔(外层视网膜组织缺损)、黄斑全层孔(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全层缺损)。(6)黄斑出血。单纯性出血(视网膜内出现中高反射信号,但色素上皮反射带通常平滑无增厚,连续性不破坏);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出血(视网膜内出现中高反射信号,且色素上皮反射带有增厚隆起,连续性破坏)(五)Stargardt病OCT特征(1)黄斑区病灶表现为黄斑部视网膜变薄,尤其是外层结构(感光细胞层、IS/OS、RPE)反射信号带的萎缩或消失。(2)黄色斑点表现为色素上皮反射带局部不平整,小的高反射突起,其上方外界膜和IS/OS反射带可以中断。(六)Best(卵黄样营养不良)OCT特征(1)不同病变时期不同表现,从正常结构到萎缩改变。(2)可有色素上皮层和(或)神经感觉层的隆起脱离,视网膜下积液。卵黄样物质表现为中高反射信号。(3)萎缩期视网膜变薄、尤其是外层结构组织反射带萎缩消失。(4)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时可出现色素上皮增厚隆起及邻近组织出血、积液等改变。(七)视网膜色素变性OCT特征(1)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外层结构萎缩(如外核层、IS/OS、RPE反射带的萎缩或消失)且病变起于周边向后极部发展。(2)黄斑囊样水肿。(3)视网膜前膜。(八)青少年视网膜劈裂OCT特征(1)视网膜劈裂,视网膜层间分离,出现低反射腔隙,内有柱状连接。(2)黄斑囊性水肿改变。(3)也可出现孔源性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黄斑皱褶,黄斑色素改变以及萎缩。(九)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CT特征,目前OCT已成为监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1)黄斑水肿:视网膜增厚、隆起。视网膜层间积液,视网膜内、视网膜下出现低反射的液性空腔。中心凹消失,出现囊样低反射空腔。(2)视网膜出血:视网膜内高反射信号,下方可有阴影和屏蔽效应。(3)脂质沉着(硬渗):视网膜深层颗粒状的高反射信号,量多时其下方可出现光学阴影。(4)棉绒斑:局部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增厚隆起,结构紊乱,反射增强,对下方的组织可以造成一定的屏蔽效应。(5)视网膜前膜及玻璃体视网膜牵引:视网膜表面线状或增厚的模样结构,中高反射信号,与视网膜粘连、牵引,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十)视网膜动脉阻塞OCT特征(1)发病初期,阻塞区域的视网膜增厚,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反射增强,神经纤维层、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内核层及外丛状层等各层结构分辨不清。视网膜外层结构(如外核层、外界膜、IS/OS、色素上皮等)有时清晰可见,有时因为内层结构反射增强而反射信号减弱。(2)发病1个月后,阻塞部位的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内层结构变薄、组织层次不清,甚至变成一条中高反射条带。视网膜外层结构仍清晰可见。(十一)视网膜静脉阻塞OCT特征(1)阻塞的区域视网膜水肿、增厚、隆起,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积液。黄斑受累者黄斑囊样水肿。(2)出血表现为高反射信号,其下有光学阴影,对下方组织有屏蔽效应。出血可以出现在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内。(3)视网膜内出血表现为团状高反射信号。(4)硬性渗出表现为视网膜深层颗粒状高反射信号。(5)缺血区在病程早期表现为视网膜局部水肿(细胞内水肿)、增厚、隆起,组织结构素乱,反射增强:而在病程晚期有时可见视网膜局部组织萎缩、变薄。(十二)脉络膜疾病OCT特征(1)脉络膜增厚。色素上皮层与巩膜之间的间隙增宽。(2)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增厚,视网膜色素上皮和(或)神经感觉层浆液性和(或)渗出性脱离,视网膜层间可出现低反射液性空腔。(3)黄斑表面膜、黄斑水肿。黄斑中心凹消失,出现囊样低反射空腔,视网膜表面皱褶,膜形成,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牵引。(十三)脉络膜缺损OCT特征(1)局部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向下凹陷。(2)不同程度的组织缺损,轻者仅见局部脉络膜变薄。(3)黄斑受累者在病灶的边缘日后有可能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十四)脉络膜肿瘤OCT特征(1)脉络膜占位隆起,其上方视网膜随之隆起。(2)上方视网膜因受累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从结构正常到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层间或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表面膜等。(3)黄斑受累者可以出现黄斑水肿、黄斑裂孔、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等。1.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可,内层结构反射清,外层光带完整。2.左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下方可见团状高反射,内层结构反射欠清,外层光带欠完整。3.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正常,内层组织有高反射,外层光带欠完整。4.双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正常,内层组织结构反射可,外层光带欠完整5.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可,内层组织结构反射清,外层光带尚完整。6.双眼黄斑OCT:双眼黄斑区神经上皮在位,内侧组织层次反射清晰分明,中心凹陷形态正常,外层组织光带清晰可见完整。7.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失去正常形态,颞侧外核层失去正常形态,外层光点欠完整。8.左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正常,颞侧内核层可见长条形高反射,内层组织结构欠清晰,外层光带完整。9.左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尚可,颞侧内核层可见条形高反射,外层光带欠完整。10.左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平坦变薄,层间可见点状强反射。11.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平坦、变薄,鼻侧神经上皮增厚,层间可见数个小囊样改变,并可见点状强反射。12.左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尚可,中心偏颞侧可见高反射点,颞侧神经上皮可见条状高反射带,外层光带欠完整。13.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可。颞侧可见条状高反射,外层光带完整。14.左眼黄斑OCT:黄斑部水肿增厚,内层结构反射欠清,外层光带欠完整。15.左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丧失,鼻侧拱起呈山峰状,内层结构反射不清,并呈囊样改变,外层光带不完整。16.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变平,内层结构紊乱,神经上皮层可见条状高反射带,外层光点欠完整。17.左眼黄斑OCT:黄斑鼻侧拱起,内层结构紊乱,偏鼻侧可见RPE隆起,其下均在中等反射。18.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变平,内层结构欠清,外从状层可见小囊腔及高反射,外层光带欠完整。19.右眼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可,内层结果尚清,外层光点完整。20.左眼黄斑OCT:左眼黄斑部视网膜表面强反射光带,表面皱褶,视神经上皮层增厚中心凹消失。21.双眼黄斑OCT:双眼屈光间质不清,黄斑部未见明显异常。22.双眼黄斑OCT: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未见明显异常。23.右眼黄斑OCT:右眼黄斑部下方视网膜脉络膜明显隆起,脉络膜反射增强增厚。24.右眼黄斑OCT(黄斑裂孔):右眼黄斑区视网膜部分增厚黄斑,中心凹处的反射中断,网膜前可见带状高反射与之相连,其下可见低反射,视神经上皮层间可见光反射区呈栅栏样,is/os层反射部分缺失。色素上皮层反射不规则,提示黄斑裂孔,请结合临床。25.黄斑OCT(中静阻):双眼黄斑部神经上皮层增厚,层间可见大量囊样暗区,中心凹隆起。26.黄斑OCT:双眼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脱离,旁中心凹处可见局部RPE光带不连续。27.黄斑OCT:黄斑视网膜表面强反射,光带中心凹消失。28.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变平,其下可见液性暗区,鼻侧内核层可见囊样暗区,RPE可见隆起,其下有暗区,外层光带欠完整。29.黄斑OCT:黄斑中心凹形态尚可,神经上皮组织水肿增厚,内层结构组织紊乱并可见液性暗区及高反射,外层光带不完整。30.黄斑OCT(肖超丽糖网)黄斑中心凹呈V字形态,鼻侧高度隆起,内层结构反射不清并可见高反射点,外层光带不完整。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期,请结合临床。31.(二)视盘OCT1.视盘OCT:双眼RNFL各方位大致正常,请结合临床。2.双眼视盘OCT:RNFL各方位基本正常。3.双眼视盘OCT:右眼RNFL平均变薄C/D0.5,左眼RNFL各方位正常。4.右眼视盘OC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正常。5.右眼视盘OCT:右眼视乳头水肿,边界不清,请结合临床。6.视盘OCT:双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明显变薄,右眼C/D0.6,左眼C/D0.2,提示视神经萎缩可能,请结合临床。(三)角膜OCT1.左眼角膜OCT:角膜上皮不完整,角膜基质层高反射层次不清,前房内可见高反射物质。(角膜溃疡)2.左眼角膜OCT:角膜基质层内有高反射,中央及下方厚度偏薄。3.右眼角膜OCT:角膜上皮欠光滑,基质层反射欠规整,中央及下方厚度偏薄。4.角膜OCT:角膜浅基质层有高反射,整个角膜变薄。5.角膜OCT:角膜浅基质层可见缺损。(四)房角OCT1.房角OCT:双眼房角开放,左眼受损眼房角稍大于右眼,请结合临床。2.房角OCT:双眼房角狭窄,提示闭角型青光眼可能,请结合临床。3.房角OCT:双眼房角开放。4.房角OCT:左眼房角后退。(五)角膜地形图1.角膜地形图:双眼角膜散光。(六)角膜内皮检查:1.双眼角膜内皮镜:双眼角膜内皮细胞多形性改变,内皮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2.角膜内皮镜示:角膜内皮细胞欠规整,大小不等。3.角膜内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多形性改变,部分有暗区。4.角膜内皮镜:OD2762/mm2OS2890/mm2,角膜内皮细胞多形性改变。(七)干眼检查报告1.轻度干眼症,请结合临床。2.中度干眼症,请结合临床。3.重度干眼症,请结合临床。(八)眼部B超1.眼部B超:双眼玻璃体腔清晰,未见明显异常回声。2.左眼眼部B超(玻血):左眼玻璃体腔可见大量中强回声光团及光斑后运动(+)提示玻璃体积血(左眼)3.双眼B超:双眼玻璃体可见少量的中低回声光团及光斑,后运动(+)提示玻璃体混浊(双眼)4.左眼B超:左眼玻璃体腔可见凸面朝内的中强回声光带,呈对吻状,其下可见中强回声光团,未见明显与视乳头相连的光带。提示:1.脉络膜脱离(左眼)2.脉络膜上腔出血(左眼)5.左眼眼部B超:左眼玻璃体腔内光滑、规则、连续的强回声光带,光带的下方是无回声区,光带的一端与周边的球壁相连,另一端与视盘边缘相连。提示视网膜脱离(左眼)6.B超双眼玻璃体腔可见少量中低回声光点及光斑,后运动(+),未见明显光带,右眼球后可见一类椭圆形低回声暗区,边界清楚,内回声均匀,大小约15.12mm13.03mm,压缩性(+)。【提示]1.眶内占位性病变(右〉2.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性大(右)3.玻璃体混浊(双)7.双眼B超:双眼玻璃体腔内强回声阴影,双眼视母细胞瘤可8.B超下双眼玻璃体腔可见少量中低回声光点及光斑,后运动(+),未见明显与球壁及视乳头相连的光带。左眼球后偏下方可见一类圆形低回声区,边界清,内回声均匀,压缩性(+),大小13.55-8.65mm[提示]1.眶内占位性病变(左〉2.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性大(左〉
眼科科普2023年11月02日 113 0 1
眼部疾病相关科普号
胡艳医生的科普号
胡艳 副主任医师
南阳市眼科医院
白内障、高度近视ICL矫治病区
15粉丝978阅读
魏欣医生的科普号
魏欣 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眼科
1431粉丝17.7万阅读
潘中婷医生的科普号
潘中婷 副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
1253粉丝5.8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张钦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干眼症 125票
眼部疾病 48票
角膜炎 26票
擅长:角膜病,结膜病,干眼症,骨髓移植后眼排,干燥综合征,角膜神经痛,以及白内障,圆锥角膜,翼状胬肉,角膜移植, 巩膜镜验配, 青少年近视防控 等 -
推荐热度4.8张健 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眼部疾病 45票
玻璃体混浊 23票
干眼症 21票
擅长: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青光眼、视网膜血管病、变性性眼病、重症肌无力等疑难眼病。 -
推荐热度4.4袁一飞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眼科
眼外伤 36票
泪道阻塞 35票
义眼 24票
擅长:能够熟练诊治眼科各类常见疾病,主要从事并擅长泪道疾病、义眼植入、结膜囊再造、眼眶骨折、眼眶异物、视神经外伤、上睑下垂、眼睑退缩、眼睑整形、各类倒睫 、眼睑肿物、霰粒肿、眼眶肿瘤 、甲状腺相关眼病、鼻眶沟通疾病、颅眶沟通疾病、眼睑眼眶以及眼表良恶性肿瘤的切除及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