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海涛 三甲
吴海涛 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咽喉科

下咽癌(喉咽癌)诊断和治疗

25940人已读

下咽癌,又称喉咽癌。下咽癌的病因仍不明,但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烟酒可能与喉咽癌形成有关。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胃食管反流对咽部的慢性刺激等,也可能是发生下咽癌的原因。下咽癌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0.8%~1.5%,虽然比例不高,但因下咽癌部位深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或较轻,间接喉镜检查有一定困难,因而早期不容易被发现,一旦有症状,60%以上病人已是晚期,治疗比较困难,预后也比较差。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喉咽癌临床表现

下咽癌早期仅有轻微咽喉部不适及咽部异物感,轻微咽痛等。因为喉咽部位深又隐蔽,所以喉咽癌不易被早期发现,常常被误诊为慢性咽喉炎。如没有及时就诊或检查未及时发现肿瘤,35月后,可能出现咽喉疼痛、痰血、吞咽不畅、吞咽困难、咳嗽呛咳、呼吸困难及声嘶等症状,部分病人颈部出现肿块(此实为颈淋巴结转移),此时大部分病人已到晚期。


二、下咽癌检查

  1. 喉镜检查:如有上述咽喉部不适及咽部异物感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认真的专科检查,要做电子纤维喉镜或硬管喉镜检查。对于癌前病变及浅表性早期下咽癌,窄带喉镜(NBI)检查看得更清楚,敏感性更高。

  2. 门诊或喉镜检查发现肿瘤后,要切取肿瘤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诊断。如病理切片检查已在外院完成并已确诊下咽癌,要借病理切片来我院会诊。

  3. 增强MRI、CT扫描:喉镜只能看到下咽癌表面,深部看不见,所以要做增强MRI或CT检查,了解下咽癌范围及食道入口是否有肿瘤侵犯(治疗方案不一样)。通过增强MRI或CT扫描,可了解颈淋巴结转移情况。

  4. 食道镜或胃镜检查:喉镜只能看到下咽癌表面,食道镜或胃镜检查可看到肿瘤下极。下咽癌病人,有10-15%病人同时伴有食道癌,这只能采用食道镜或胃镜检查发现。如发现有食道癌,要一起治疗。


三、下咽癌分类

下咽有梨状窝、下咽后壁和环后三个部位,所以下咽癌分为梨状窝癌、下咽后壁癌和环后癌。

  1. 梨状窝癌:早期梨状窝癌,癌下端没有到梨状窝尖(食道入口),手术时有保留喉功能机会,如癌下端到梨状窝尖(食道入口),手术时就没有保留喉功能机会,要全喉切除。

  2. 下咽后壁:早期下咽后壁癌于披裂平面以上,手术时才有保留喉功能机会,否则全喉切除。

  3. 环后癌:手术时很难保留喉功能,一般要全喉切除。


图片6.jpg

左梨状窝癌



左梨状窝癌


右梨状窝癌


下咽后壁癌



下咽后壁癌


四、下咽癌治疗方案



图片1.jpg

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下咽癌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专家共识(2017


下咽癌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较复杂,放疗和化疗周期比较长,治疗效果相对喉癌较差。

早期下咽癌治愈相对较容易,所以治疗要尽量保留喉讲话功能,手术和放疗都可保刘喉功能,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基于肿瘤的大小、位置、手术后可能的功能影响及医生手术经验。如下咽癌位置较高,远离食道入口,手术能切除下咽癌,医生又有把握保留喉功能,应首选手术治疗。如下咽癌位置较低,接近食道入口,手术能切除下咽癌,但不能保留喉功能,要行全喉切除,可病人保留讲话愿望强烈,可首选放疗。

晚期下咽癌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和放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晚期下咽癌常常不能保留喉功能,以治愈肿瘤为主要目的,常常要行全喉切除术。但通过手术和放疗的综合治疗,以及医生的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能有效提高下咽癌的治愈率及喉功能保全率。如肿瘤已侵犯大部分喉体,或肿瘤已侵犯梨状窝尖及食道入口,一般不太可能保留喉功能,在切除下咽癌的同时,要切除全喉、食道入口或食道。如病人不愿切除全喉,可同期放疗、化疗,手术作为复发的补救治疗,但同期放疗、化疗副作用大、并发症多,很多病人难于耐受、难于接受。相对可行的方法可先行诱导化疗3个周期,如诱导化疗效果很好,接下来行根治性放疗;如诱导化疗效果不好,接下来行手术治疗,术后再补充放疗。


五、下咽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

手术要切除下咽肿瘤术后造成喉咽和食道入口粘膜不同程度的缺损,如粘膜缺损不多,可通过拉拢吻合。如下咽粘膜缺损过多,则无法通过拉拢吻合,必须采用其它材料进行修复。下咽和食道入口粘膜缺损修复手术比较复杂、困难,也下咽癌手术中最困难的操作。如果粘膜缺损较少,又无法拉拢缝合,可用胸大肌皮瓣或锁骨上皮瓣修复缺损,如果管状缺损,最好用前臂或股外侧瓣、锁骨上皮瓣或空肠修复。缺损低于胸廓入口时,采用胃咽吻合。临床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及医生所掌握的修复方法,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法来修复下咽缺损。常用的修复方法如下。

  1. 口腔修复膜:是可降解生物材料(牛脱细胞真皮基质),对下咽部小缺损有很好的修复作用,操作简便,方便,无额外创伤。

  2. 胸大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重建下咽颈段食管,操作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颈段食管后局部雍肿,容易发生下咽、食管入口狭窄。

  3. 锁骨上皮瓣、游离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瓣及空肠:游离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瓣及空肠是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缺损的最佳方法,术后不雍肿,吞咽功能好,但游离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瓣及空肠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时要吻合血管,对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手术时间长,对医生的体能也有较高要求,只有极少数医生掌握此类修复方法锁骨上皮瓣修复方法简单,效果以好,值得推广,但掌握该方法的医生也不多。

  4. 胃咽吻合术:又称胃代食管,把下咽肿瘤、全喉切除后,还要切除食管。食管剥脱后将胃管状胃经食道床上拉至颈部,与下咽吻合。其主要缺点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可出现出血(血胸)、胃坏死术、胸腔积液肺炎等并发症;患者的消化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由于胃蠕动运动差,进食后常发生返流、频繁呕吐等症状。进食后胸胃扩张压迫引起胸闷。胸胃对心肺有一定的刺激,年老体弱、心肺功能不佳者不能采用胃咽吻合术。如能采用胸大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股前外侧瓣及空肠等能修复喉咽缺损,尽量不要采用胃咽吻合术。

吴海涛
吴海涛 主任医师
上海市五官科医院 咽喉科